華夏上下五千年,神州縱數萬裏,中國歷史上的國寶十分多,遠遠不止四件。近代百年屈辱,西方列強明火執杖到中國來搶掠珍寶;國內軍閥混戰,不少軍閥四處掘墓,也導致許多珍寶流落民間,部分珍寶漂洋過海去了異國他們。

  筆者認四件頂級國寶分別是大禹九鼎、秦皇玉璽、慈禧明珠、北京頭骨;前兩件國寶難以再見天日,後兩件會再現人間。

  大禹九鼎是夏禹治理洪水期間踏勘九州地理人文,最終聚九州之金鑄鎮國九鼎傳世。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爲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象徵九州,並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朝王城。

  大禹九鼎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爲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中原,欲取九鼎而不得;戰國時代,秦武王力扛雍州鼎,力衰而崩。秦昭襄王滅東周,遷九鼎至鹹陽,路過泗水彭城時,九鼎入水,尋之不得。

  秦始皇平定天下後,曾派數千人入水打撈一月有餘,但是一無所獲。最終秦始皇效仿大禹,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鑄成金人十二個,做爲鎮國神器;後來十二金人被後世帝王將相融化了當錢花了。

  秦昭襄王時欲以十五城換趙國和氏璧,最終不了了之;秦始皇攻滅趙國後,取得和氏璧,令能工巧匠將和氏璧製成皇帝玉璽一枚。

  大秦丞相李斯在玉璽上篆刻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皇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作爲"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爲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五代十國之際,後唐皇帝李從珂與皇太后曹氏自焚於玄武樓,傳國玉璽就此失蹤,後世的玉璽皆不是秦皇玉璽。

  隨葬於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塊具有近似球形形態、稱重約787.28克拉的金剛石原石,它在1908年時值1080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8.1億元人民幣現值。

  慈禧明珠是印度莫臥兒王朝沙·賈汗國王命名的"莫臥兒大帝金剛石",阿富汗國王從印度搶了這顆明珠,並將其送給乾隆皇帝,最終成了慈禧太后口中的明珠。孫殿英盜了慈禧墓後,將該珠送給宋美齡女士,而宋美齡將其用來修飾鞋子,後來她直接將這個夜明珠轉給了一個美國籍的大老闆,現收藏於美國國家博物館。

  1929年冬天,考古學家開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北京人遺址及化石的發現,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史上的大事。

  1941年,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結果這支美軍在秦皇島被日本軍隊俘虜,從此北京頭骨不知所蹤。根據目前的線索,北京頭骨很可能在日本民間,不會隨着阿波丸號沉入大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