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

有人說,這個時代,漂亮的面孔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什麼樣的靈魂算作是有趣的靈魂呢?我想,懂得逆向思維的靈魂一定是其中一種。因為它敢於打破常人的思維模式,從反面立意,讓人耳目一新。

有這樣一首小詩——打開鳥籠,放飛鳥兒,把自由還給( )。正常的邏輯會帶領我們填寫「鳥兒」。但那不夠新奇和動人。事實上,詩人的原文是「把自由還給鳥籠」——因為囚禁別人的行為本身就是在囚禁自己。如此逆向的思維方式,最是令人拍案叫絕。

《奇葩說》第一季中,馬薇薇面對「虛偽是一件好事」這個辯題的時候,組織出的觀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虛偽是邪惡之於善良最後的致敬。……一個壞人,他依然願意花時間花精力花體力,去偽裝成一個好人,是不是因為他內心默默地認為,善這件事是不是本身就比惡更可取呢?所以一個懂得偽善的人,他多少總會裝著做兩件好事、造福一兩個人,對不對?一個懂得偽善的人,當他為惡的時候,午夜夢回總會有幾分懺悔,對不對?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虛偽是一件壞事,我們要認為它是一件好事。虛偽實際上是給那些在善惡兩難選擇中的人留一條路。你可以走錯,你可以慢慢學著向善致敬!

與之類似的還有,姜思達在面對辯題「結婚要不要差不多得了」時說,差不多=有選擇。咆哮的警察歐陽超面對辯題「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的時候說,人工智慧「像」人,「像」的意思就包含「不是」!

在我們的議論文寫作中,逆向思維有時候表現為「另闢蹊徑」——選擇一個少有人選擇的角度,將自己的觀點寫出新意。

如,2015年浙江卷作文題目如下: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人品」與「文品」應該是一致的,因此論「文品即人品」的同學更多。而如果此時,有同學反彈琵琶,選擇少有人寫的立意,便會迅速吸引讀者的注意。

且以作品論英雄

浙江一考生

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方式、欣賞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並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論點即標題,乾脆利落,值得大家學習。】

  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謂「鬱結乎心而發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著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勛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我認為不是詩歌上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又何來發自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影在文學上,依然是偉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先談「容易理解」的「言為心聲」,以退為進。先舉例,後總結論述,以「試想」領起假設論證。】

  然而這並不是說高尚作品背後一定是脫俗之人。我們從小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讀猶太人斤斤計較、視財如命的險噁心腸,末了明白人不能為金錢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與良善——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成名後的歲月一直為錢財奔波。他斂錢如命,甚至發放高利貸斂資,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財物而氣急敗壞、對簿公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寧復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並不能看出寫就它的筆桿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樣操琴無數、推演其人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其人、論其世」呢?【舉例論證,莎士比亞的人與文的對比,論點不證自明。】

  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鉤,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作品之「道」,為其根本。我們不妨說,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人品的真、善、美,讀之令人動容、發人深省,那它就已經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於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並不在對作品的考慮範圍之內。作者或許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本段界定了「作品」與「文人」的區別,是文章的核心段落。】

所以我認為,面對作品時,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並願意將其內化為修養,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忠誠的不竭力量。作者終將逝去,其人品也會銷蝕不見;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應以作品論英雄!【結尾句式整散結合,文采飛揚。】

還有的時候,逆向思維表現為對材料的冷靜看待、逆向分析——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如下: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得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借有字之書品人生

浙江一考生

人生必讀書目中有三本大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而我卻言人生只需「有字之書」。【 觀點新穎。語言簡潔,開門見山。】

歌德曾有言:「有讀書經驗的人用兩隻眼睛看書,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東西,一隻眼睛看到紙背後的東西。」對待讀書問題,先賢早有預見。「無字之書」「心靈之書」早已刻在「有字之書」的背後,只待有經驗有智慧之人前去尋覓。【引用論證,增強文章底蘊和說服力。再次強調觀點。】

在我的理解之中,讀三本大書的觀點似乎顯得刻意與褊狹。其餘兩本書早已融入「有字之書」的骨血,又為何要生生將其剝離以顯示專業與高深。「因為我讀過書,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風骨。」一身才氣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飾。這些雋永之句早已闡釋了「有字之書」對人的風骨的涵養和薰陶,又何須那看似高深實則無用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過分強調了「無字之書」與「心靈之書」,而忽略了「有字之書」背後的深刻意蘊。進一步討論,則更是民族性格與社會環境「作祟」。中國人骨子裡的精明讓我們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強迫症」般地一定要將概念完全釐清。掩藏在各種「定義」「概念」之下的其實是一種謬誤。而社會環境更是其有力幫兇。各類「心靈雞湯」「成功的十大祕訣」「一百個生活智慧」等層出不窮。盲目地屈從人們的喜愛而不加以辨證的社會環境會將我們的國家帶領到何處?【先破後立。先談「三本大書」的提法有失偏頗,進而指出這種錯誤背後的根本原因。原因分析尤其深刻動人,可以想見作者是個博覽羣書、人文底蘊豐厚的人。】

韓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寫道:我們的觀光旅遊不過是將電視媒體和他人口中的場景來一次現場的印證與殘渣式的咀嚼。書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有鐫刻於「有字」的經典之中,何以要捨棄有價值的「有字之書」而去追求無形的荒謬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當然我並非否認「無字之書」「心靈之書」的重要性,只是他們早已融入在「有字之書」中。那麼何以要捨棄我們易於親近的文化母體,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殘渣。【辯證思考,以免觀點過於絕對化。其實是進一步點名自己的論點。】

範雨素的命運的確將她裝訂得其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時的讀「有字之書」的經歷,她也許早已淪為平庸中的一員,一生平庸。反觀周有光先生,他對學問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假設論證和舉例論證結合,舉例時只著墨於與觀點緊密結合的事實,絕不旁逸斜出。例證鮮活,兼顧古今。語言簡潔有力。】

《烏合之眾》中有言「羣眾的意識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卻被愚蠢的洪流淹沒了」。當眾人一味沉浸「三本大書論」,我們更應該擦亮雙眼,借有字之書品味人生百態。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有字之書」絕非放在玻璃櫥窗裏供人觀賞的文物,而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命脈。【從作者的引用可見其讀書廣博、胸中丘壑。正是有了這些積澱,作者才寫出了這等有見地的文章。此乃真正的言為心聲、知行合一。】

且慢虛無之術成生活,藉以有字之書品人生。 【對仗句結尾,乾脆有力。】

【注意】

這篇文章是一篇駁論文,他沒有一味從眾地解讀「三本大書」,而是提出自己的見解——後兩本書已經融入第一本大書中。文章觀點讀到、有深度,文氣貫通,一氣呵成,非常難得。相信從作者的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學到了逆向思維的妙處,更收穫了讀書成文的榜樣。

熊培雲的《自由在高處》中有一篇文章——《集中營是用來幹什麼的?》當他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時,大部分留言說「用來上政治課的」「用來關押人的思想、扼殺人的幻想」之類,這些留言都站在了施暴者的角度。作者在結尾時說——

不瞞諸位,我早先有個答案,集中營是用來逃跑的,當然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說「集中營是用來摧毀的」……其實這些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談到集中營有什麼用處時,要和那些渴望自由積極生活的人站在一起。

希望大家轉換思路,逆向寫出自己的精彩!

【小練習】

下面成語多用作貶義,你能從反面做出不一樣的解讀嗎?

1.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東施效顰

3.班門弄斧

4.吹毛求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