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推送新闻的知识效果——以今日头条为例

作者:崔迪、吴舫

时间:2019年摘要:作为一款热门的智能推送新闻应用,今日头条受到很多批评和质疑。不少学者认为,演算法推荐系统迎合用户的个人偏好,可能导致信息窄化,甚至个体的信息结构失衡。本研究将今日头条理解为一种「新闻获取工具」,从效果的角度考察其基本的「告知信息(informing)」功能。调查结果显示,今日头条可使用户获取一个相对宽泛的新闻知识结构(公共事务知识与软新闻知识)。尽管极大改变了信息分发机制,今日头条本质上仍是人们频繁、密切接触新闻信息的渠道,发挥著新闻产品的基本功能。

反思新闻专业主义

作者:吴飞、孔祥雯时间:2017年摘要:本文从新闻的客观性理念、媒介技术革新和媒介的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对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大众传媒生态背景下提出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其内涵是否需要被重构以及如何重构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作者提出,在新闻业承担的内容生产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在信息爆炸与众声喧哗中寻找到独立新闻价值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关键之所在。无论未来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业态如何改变,无论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要重构,但一些核心的东西,仍然会存续下去,只是不再仅仅是人的规则,也会成为机器的法则。

2019 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全球访谈

作者:史安斌、王沛楠时间:2019年摘要:2018 年的新闻传媒业逐渐从假新闻带来的全球性震荡中走出来,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积极应对由媒体生态和传播技术所带来的行业与社会变革,致力于形塑顺应智媒时代变局的新型新闻文化和传播模式。本文从「地方新闻与基层社群」、「声控智媒与竖屏风潮」、「人工智慧与区块链」、「隐私保护与信任重建」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创新」等五大热点话题入手,对 2019 年全球新闻传播的发展前景和潜在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镜鉴。

新闻学子的职业伦理观及影响因素

作者:陶建杰、张志安时间:2019年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 8 所高校 1430 名本科新闻学子的问卷调查,以「狗仔队手法」、「暗访手法」等争议性采编手法和「写作失范」为例,考察他们的职业伦理观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闻学子职业伦理是非观念相对清晰,其中对「狗仔队手法」和「写作失范」容忍度低,对「暗访」较能接受。新闻学子在「争议性手法」的某些方面比新闻从业者更为宽容。在影响因素方面,新闻认知和周边环境发挥著显著作用 ;新闻教育产生积极的抑制效应 ;职业取向所代表的个体信念是影响学生职业伦理水平的最主要因素,首份工作想去媒体的意愿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伦理约束。

请大家先关注【新传考研猫】公众号,并在公众号内回复「3月24日」即可获得论文的下载链接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