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一直是教育發展所關注的重點方向。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下,成熟完善的技術背景和嶄新的信息化教育形式,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授課方式與手段,在輔助傳統課堂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創造能力。

創新教育

那麼信息時代下,新的信息技術手段究竟給現有教育帶來哪些改變呢?以下分為四點來闡述。

一、一次性教育到終身學習,多元化教育環境的形成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其中指出:在教學方面,新型技術將與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深度融合,資源、平台、應用和服務的整合與聯通,將極大地降低教與學活動的創新難度,助力於多元創新人才的培養。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背景下,「數字化學習」觀念逐漸加速普及。

所謂「數字化學習」,是指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台,學生通過網路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又稱為網路化學習或E-learning。

數字化學習

以數字化學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同於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1、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

2、學習是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的;

3、學習過程是進行通訊交流的,學習者之間是協商的、合作的;

4、學習是具有創造性和再生性的;

5、學習是可以隨時隨地終身的。

數字化信息技術手段的興起,為同學們提供了多平台、更簡便的多元化學習環境。用百度搜索知識、用電子詞典來翻譯單詞、用識題軟體來搜索答案……這些情景已屢見不鮮。

通過平板電腦搜索答案

同時,網路中的音頻、視頻、電子圖書館,甚至學習管理系統,都為學習者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學習觀念將從傳統的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

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利用手機學習英語單詞

在線教育中,全球最著名的在線教育網站——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擁有者絕對話語權。

它通過在線圖書館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師的教學視頻,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免費的高品質教育,僅用24 個月的時間就擁有了1000萬名學員。

該項目由薩爾曼·可汗給親戚的孩子講授的在線視頻課程開始,迅速向周圍蔓延,並從家庭走進了學校,甚至正在「翻轉課堂」,被認為正打開「未來教育」的曙光。

可汗學院官網

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多元化的學習目標……在重構學習觀念的同時,對信息傳播環境有著極大的衝擊和改變,最終藉助複雜的信息網路,構建出一個龐大、多元化的教育環境。

多元化教育環境

二、師者與學生的共同蛻變:信息素養的倍道而進

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教師從單一的紙質書本教學過渡到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工具(網路、電腦)對資源進行有效地收集、組織、管理和運用,以實現數字化信息手段輔助下的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同時,學生也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通過主動思考、自主操作、討論交流來學習並應用信息技術。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

學生利用電腦實現科技創意

以合肥市玫瑰園學校為例,宮順天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利用電腦來獲取、處理信息,結合真實情境中老人常常忘記吃藥的問題,用ABC3D軟體設計出「一種提醒老人吃藥的智能藥盒」,並在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大賽中榮獲國家三等獎,在實踐過程中極大提高了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宮順天利用ABC3D軟體設計的一種提醒老人吃藥的智能藥盒

一種提醒老人吃藥的智能藥盒榮獲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三等獎

在廣泛提倡創新的時代,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了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科技+教育」正在逐漸改變著祖國的下一代。

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3D列印和電子編程的能力之後,學以致用,用於實現自己的科技創意,完成科技發明。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更新迭代,進一步提高了傳播者(教師)受傳者(學生)雙方的信息素養

三、網課直播——一塊屏幕後的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可以在教育改革中為教育公平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有利於促進教育的公平發展。

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各種教育信息、優秀師資、教育資源可以跨區域共享,通過信息化手段的助力,能有效延伸優秀師資和教學資源的作用範圍,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有一台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能發現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

信息化手段擴大了教育資源的輻射範圍

去年,成都七中「課程直播」突然爆火,一塊小小的屏幕,讓貧困地區學生與資源豐富的重點中學學生這兩條看似遙遠的「平行線」有了相交的可能。

16年來,全國200多所位於貧困地區的高中、7.2萬名「遠端」學生全天候跟隨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在這塊改變眾多學生未來的直播屏幕背後,是信息化技術帶來的教育資源分配的改變。優秀的老師資源總是有限的,但是直播極大地擴大了優秀師資和教學資源的輻射範圍,給予了「教育公平」更多可能性。

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公益班合影

信息化同樣也是制度監督的重要手段,在網路信息社會中,制度的建立、完善、實施等都在群眾廣泛參與和監督下完成,相較傳統信息傳播過程而言,「草根」群眾有了更多的輿論表達渠道與信息反饋渠道,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決策科學性公平性

信息化是制度監督的重要手段

四、創新課堂的崛起,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課堂中,黑板+粉筆+書本的組合佔據了教學手段的「半壁江山」,而書本作為平面紙媒,對知識的表現方式過於單一,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常常無法及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課堂授課方式較為單一

相較於「黑板+粉筆+書本」,多媒體感官刺激有著天然的優勢,通過交互性、超文本等特徵,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透明度,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豐富、生動的,學生可以通過數字工具來整合知識,構建自己的自己的知識網路,能最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信息技術手段激發了學習積極性

這一結論同樣也被Schoology發布的《2017年全球數字化學習 K-12教育白皮書》(The Global State of Digital Learning in K-12 Education)所證實。

這是一份通過調查和訪談來自89個國家2846個教師而得出的報告。這項調查覆蓋了所有學生和管理者面臨的挑戰,而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大部分人都認為在線教育對學生和教師都有積極的影響,在利用LMS(學習管理系統)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也更高。

《2017年全球數字化學習 K-12教育白皮書》

近年來,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衝擊下,科技正逐漸顛覆著傳統教育的發展方向。

教育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融合,不僅符合孩子進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更符合新時代下國家對創新人才的需要。

相信隨著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更新迭代,勢必會以破竹之勢變革著教育的發展方向,對未來的教育發展有著更多的思考與創新。

——總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