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聞媒體的報道主要都是噱頭和斷章取義,沒有觸及事件的真相和本質,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日產說本次無資格檢查事件只侷限在日本,不影響中國以及其他地區。

日本的新車登錄法律上需要國家國土交通部也就是車管所的車檢證明纔可以給上牌。出於對汽車生產廠家的信任和節省人力物力,政府對此政策法規進行了緩和,參與檢查的人員經過培訓和考覈之後,由廠家自主將有資格檢查人員名單申報給國土交通部備案,記錄在冊人員檢查的車等同於通過了國家或者國家認可的第三方車檢機構的檢查。

日本很多行業業都有類似的政策,譬如石化企業關聯的高壓氣體保安法。先由國家制定大的法律框架,然後再基於法律出臺各種緩和的具體細則通達或者實施辦法。本意是要保證質量和安全,但是增加的各種反覆檢查又會提高成本,於是日本人就想了個折衷法,就是讓廠家相關從業者學習法律法規並頒發給培訓或者考試合格的人相應的資格認證,啟發這些廠家的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實施檢查,這些人的檢查結果國家認可。當然由於是記錄在冊的人員,一旦出了問題也方便國家追溯調查。國家會定期抽查這套體繫有沒有很好地運轉執行。

據我瞭解中國目前是沒有這樣的法規的。中國的新車上牌流程是這樣的:上保險、交購置稅、辦理工商驗證、驗車上牌四步。完成登記手續之後,車管所將對申牌車輛的發動機號碼、車輛型號、尾氣等以及車主進行檢測、驗證,並將檢驗結果與車輛登記信息及車主進行逐一對比確認。在確認無誤後,對車輛進行拍照存檔。完成上述流程,準車主就可以在電腦上隨機選取自己的車牌號碼,並在繳納五橋一路費、工本費和製作費後,領取車輛行駛證、車輛登記證、合格標誌、環保標誌等。到這一步,整個辦證過程基本完成,準車主也變成了車主。

重點來了,所以在中國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內製造的車輛上牌前都會在車管所進行新車檢查。(最近的新車主要是轎車好像也開始免檢上牌了,具體規則如果有熟悉的可以補充。百度了一下沒找到比較好的說明,尤其是免檢的前提條件和安全保證手段。)

但對於本次話題對象的進口車來說上牌前肯定是要在車管所上一遍檢測線的。

我的理解是國內汽車製造廠整車品質檢查員由於並沒有被國家賦予車管所檢查員同等的權利,所以國內的檢查員可以理解為都是不具備國家認證資格的,但是具備廠家自己的檢查資質。

日本由於國家通過立法把一部分車管所的職能下放給了廠家,而這次日產還有斯巴魯因為部分法定檢測工序的檢查員只具有廠家內部資格,不具備國家認可資格,所以說違法了法規。由於國家認可資格也是廠家對自己檢查員培訓和考覈決定的,所以更進一步講無資格檢查就是廠家檢查員去執行了部分法定車檢工序的工作但是並沒有將檢查員名單報備給國家備案。

於是乎這些車在日本需要召回,而在中國由於經過了車管所的檢查認證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不在召回範圍內。

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客觀全面的理解。


日本《朝日新聞》26日報道稱,政府向日產汽車下達無限期監視令實屬罕見。去年油耗造假醜聞曝光的三菱汽車也受到國土交通省嚴格監視,不過期限為3年。

今年9月,國土交通省對日本國內的日產汽車製造工廠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其使用無資質人員進行汽車出廠安全檢查。問題曝光後,日產汽車沒有進行徹底整改,部分工廠無資質檢驗員依然在崗。隨後的調查還顯示,日產汽車在幾乎所有國內工廠常年使用無資質檢驗員「糊弄」出廠安全檢驗。

「日產汽車正在為此召回在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國內工廠生產和銷售的116萬汽車,預計這一召回事件將花費日產汽車2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6億)。」

日產汽車此前曾預計,集團營業利潤將達到6850億日元。野村分析師認為日產醜聞影響的規模約佔上述數字的1%,儘管只是冰山一角,但經銷商擔心失去客戶的信任會給日產帶來難以預期的影響

事件一出,國內消費者最關心的莫過於中國地區是否牽扯其中。

針對此次日產造假事件,日產中國方面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如下回復:該事件只出現於日產汽車日本地區工廠,所涉及的車輛僅在日本國內市場銷售,不影響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其他區域市場。

西川廣人也對外表示,日產在出口上並不會受到影響,包括目前最受歡迎的奇駿SUV,聆風電動車都會按時交付,因為證書終檢程序並不適用於這些出口車型上。

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毫無真憑實據的辯解在「歷經世事」的國人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剛才我翻閱資料得知,日產在中國的進口汽車包括奇駿、途樂、GT-R、貴士等眾多車型,涉及了轎跑、SUV、MPV等多個領域。根據日產中國給出的證詞,日產在中國地區銷售的車型均未受到影響,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日產在日本本土生產的汽車存在兩套檢測機構,本土銷售和對外銷售的車型個有一套檢測機構且互不幹擾,但事實恐怕絕非如此,對於如此注重成本管理的日系企業而言,豐田尚且不能做到如此細緻入微,日產有何來的底氣如此。

目前尚無證據說明日產的國產車型是否存在造假嫌疑,但日產在中國存在的真實現狀恐怕無法讓其置身事外。在東風日產車型的售後調查中,消費者對於東風日產大多車型的內飾用料、做工等方面頗有詬病,用戶體驗很不理想。

日產危機還沒有畫上句號,東窗事發後的每一天,日產已知的損失和未知的恐懼都將使西川廣人感到長夜難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