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郁(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對這個問題最權威的最明確的回答是瑞典科學院1922年12月10日致愛因斯坦的信中所說(施郁譯自英文):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授予您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考慮到您對理論物理,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工作,但是沒有考慮您的相對論與引力理論在未來得到證實之後的價值。」

這段引文來自我關於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的文章。此文2017年物理諾獎公布之日,也就是10月3日發表在知識分子公眾微信號。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我的文章,這裡我不想簡單重複裡面的內容,我強調下面幾點。

1. 有趣的是,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包含在他1905年的量子論文章中,但是只是作為他的光量子假說的一個應用,在文章中只是一章!

2. 愛因斯坦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這是愛因斯坦唯一認為自己革命性的工作!

3. 愛因斯坦討論光電效應時引用了勒納德的實驗工作,也提到了勒納德的名字,因為光電效應的實驗就是勒納德做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勒納德後來成為阻礙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個主要人物。

4. 勒納德以及其他人反對愛因斯坦獲得諾獎的主要依據是反對相對論。1922年的時候,理論物理學家奧辛提議以光電效應方面的貢獻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是因為這個工作與實驗的聯繫特別密切。諾貝爾獎委員會還採納了普朗克的建議,將上一年空缺的諾貝爾獎補給愛因斯坦。這也為將1922年當年的獎授予玻爾鋪平了道路,因為在量子論的發展中,愛因斯坦的工作在玻爾的工作之前。


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是指在高於某特定頻率的光束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被光子激發出來而形成電流,即光生電。光電現象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於1887年發現, 愛因斯坦提出了量子化的解釋,讓物理學對光子的量子性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直接導致了德布羅意對物質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 有趣的是,觀點效應並不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發現,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質能方程,宇宙常數等發現任何一個其實都比光電效應來得偉大而深邃,但是愛因斯坦唯一拿到的一次諾貝爾獎確恰恰是光電效應。這其實跟諾貝爾獎的評選原則相關:諾貝爾獎更側重實證和應用,而相對忽略理論的推定和計算,這也就是為什麼霍金名氣那麼大,可是至死都沒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


光電效應。不是相對論,不是相對論,不是相對論喔!

另外說一下,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截止當下2018年1月12日,獲得過兩次的,一共有3人:

1.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榮獲1956年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桑格爾:獲得1958年和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

以上兩人是同一領域的諾貝爾獎。

3.還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

榮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


哪項發現都獲不了獎,是撿的。

1922年補發1921年的,因為1921年的諾獎是空缺的,愛因斯坦1921年的諾獎提名都沒有。

一幫信徒和紈絝子弟通過一系列日蝕觀測等狹隘偽證驗證相對論,給諾獎團隊施加巨大壓力和普郎克一手策劃才補發1921年給他撿的獎!但補頒發的獎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光電效應獲獎,莫名其妙!

而愛因斯坦對於光電效應發現者實驗物理學家密立根的偉大貢獻根本微不足道,理由是理論可以提出上百種,蒙對一種就立即放大行銷以蠱惑無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