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妯娌矛盾系列 首發

  有時候,一個人站的立場不同,利益出發點就不一樣。比如,爲人父母,都希望子女的小日子越來越紅火,他們最怕的是,子女喫苦頭。如果有子女的日子過得特別差,他們會自覺地幫襯條件差的,這或許是爲人父母的本能,也是大家庭的魅力。只是有些子女不這麼想,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條件好,是自己努力拼來的,不能說“誰窮誰有理”,父母的區別對待,會讓他們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只會偏袒條件差的。陶然和夏輝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尤其是陶然這個兒媳婦,對婆婆的做法很有意見,如果你是條件不錯的陶然或是夏輝,你會對長輩的偏袒,耿耿於懷?還是覺得人之常情?

  01

  陶然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認識了夏輝,兩個人從大學本科就開始談戀愛了,一直到夏輝研究生畢業,有了穩定工作以後才結婚。夏輝在家裏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覺得這樣的家庭挺幸福的,可是結婚以後,陶然發現自己的婆婆有點偏心。

  陶然和老公的工作都挺不錯的,工作以後白天都在單位喫飯,只有晚上的時候纔回家和公婆一起喫飯。之所以回公婆家一起喫飯,也是因爲小兩口工作比較忙,自己沒時間做飯,和公婆一塊喫飯也比較方便。當然,陶然也不是白喫公婆的,他們每個月交給婆婆三千塊錢,算是他們的生活費。

  陶然的大哥在外地工作,大嫂跟着公婆一起生活。原本每個月交三千的生活費陶然覺得沒什麼,可是她發現大嫂在公婆家生活這麼多年,卻一分錢的生活費也不需要出,這就讓陶然覺得婆婆的做法有點不公平了。雖然她和老公工資挺高的,但是每個月也得還房貸,自己和老公在家喫就得給生活費,爲什麼大嫂卻不需要給呢?

  02

  想到這些陶然更是覺得不公平,她是個直性子,有什麼想法也不會藏着掖着,她就直接問了婆婆:“媽,大嫂怎麼不交生活費?” 沒想到婆婆卻對陶然說:“你大嫂喫得少,就免了吧!” 聽到婆婆這樣解釋,陶然根本不能理解,她對婆婆反問到:“媽,按照你的意思,我和老公只是晚上回家喫一頓,比大嫂和孩子喫一天還多了是吧?媽,你不能偏心啊,大哥大嫂是您的親人,我和夏輝也是您的親人啊,您這樣做我心裏面不太舒服。”

  媳婦的不解讓婆婆覺得有些爲難,但她還是對陶然解釋道:“媳婦,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感情的地方,輝輝考上研究生了,剛工作年薪就三十萬,你自己也有工作,工資也還不錯,你們小兩口的生活是不用愁的。可是你大哥只是個打工仔,年薪4萬都不到,大嫂嫁給他,又沒房子,還要帶孩子,大嫂還得跟大哥分居兩地,不容易啊,我真的不忍心收你嫂子的錢,她都瘦成82斤了,我看着心疼。你就體諒體諒他們吧,我收你們3000塊生活費,不光是生活費,也去給你們小家打掃衛生啊!”

  03

  婆婆的這番話還是沒有讓陶然理解,她繼續對婆婆說:“你幫我們家打掃衛生,可是大嫂跟你們住一塊,你還給她洗衣服呢!媽,我覺得你應該一碗水端平,而不是像這樣區別對待,這樣我和夏輝會寒心的!”聽到媳婦的這番話,婆婆語重心長地說:“作爲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怎麼會偏心呢?只是你大哥條件實在太差,我多幫襯着一點照顧下條件差的,這也是說得過去的,要是你大哥大嫂和你們一樣,一年都能賺個幾十萬,我肯定叫他們也拿生活費。只是大哥家的情況確實很差,我一個月要他拿三千塊錢生活費,老大一個月工資也就三千多,拿什麼給啊!孩子,你不能老想着公平不公平的事情,一家人條件好的幫襯着條件差的,這樣一個大家庭纔會越來越好啊!”

  聽了婆婆的話,陶然沒有繼續反駁,她有些臉紅,是啊,自己有些只考慮自己的小家庭了,婆婆想的卻是一整個大家庭啊。一家人,真的不應該計較那麼多的,大家都好纔是真的好吧,可能自己之前太鑽牛角尖了。

  結語:一個家庭有多個孩子,難免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不公平的地方。作爲父母,也確實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大多數的父母,都會選擇幫襯條件差一點的,因爲在父母的心裏,他們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子女都過得好的。可是在孩子眼裏,父母的區別對待就成了偏心,就成了不公平。也正因爲如此,導致了很多的家庭矛盾。可是,家有時候確實是不能講理的地方,我們得理解自己的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幫襯條件差一點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要不是特別過分,那都是可以理解的。家人,有時候得互相理解,如果追求絕對的公平,那還算什麼家人呢?條件好的幫襯條件差的,一個大家庭才能真正興旺發達,如果都去計較,那麼這個家庭又怎麼能都好呢?心胸放寬廣一些,大家都好纔是真的好啊。(溫馨提醒,圖文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