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是一個需要再學習的角色,但是很多家長卻常常有一些‘反教育’的行爲。很多悲劇都源於父母,是他們親手把孩子毀了。”3月30日,在家庭心理健康師專題培訓班啓動儀式上,北京教育科學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如是說。原生家庭的痛,是時下被衆多年輕人熱議的話題。

  隨着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有網友表示:“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最大影響,是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不是物質上的好,是別人對自己的好。稍微一點善意,就會讓我手足無措。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這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這條微博評論獲得了1萬多個點贊。

  常年從事教育工作的謝春風對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有着更深刻的認知,經過數年磨合,終於在北京市周口店中心小學開班講課了。此次培訓班共有5節課,主題分別是“關注兒童心理健康(概述)”“瞭解兒童的認知發展和情緒行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如何有效培育孩子的好習慣”“如何幫助孩子成爲健康網絡生活的主人”“如何積極做好家校溝通合作”。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黨委副書記、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劉靖當天爲現場150位家長開講第一課。她告訴家長,小學生的身體發育發展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也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髮展極爲有利,因此,小學生的心理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是因爲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入學適應問題、學習方面的問題、厭學與逃學的問題、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意志障礙、依賴心理、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等。

  每種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表現以及家長該如何幹預,當天家長們所領到的《家庭健康師培訓手冊》都有明確的講解。《手冊》寫道:“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許多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潛在的,往往容易被忽視。如果家長和教師沒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積極的態度,往往會使問題堆積,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輕問題變成中問題,甚至出現不良事件。”

  爲人父母前先當家庭心理健康師

  家庭心理健康師是指在兒童青少年生理、心理、養護、教育等方面經過規範培訓,符合特定專業標準,滿足相應家庭教育需求,自身心理健康的家長,特指孩子父親、母親或法定監護人。

  目前,家庭心理健康師尚不具備法定意義的職業認證資質,此項培訓是具有教育實驗性質的教育專業認證,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和北大醫療腦健康共同發起。

  謝春風說,參與培訓的150位家長是家庭心理健康師的種子。“我們希望這件事可以走得更遠,成爲一個專業標準,像孕前檢查一樣,在夫妻打算生孩子之前,進行這樣一個培訓和認證,如果不合格,就不建議養育孩子”。

  據瞭解,家庭心理健康師項目組將完善詳細的培訓方案,計劃在未來兩年間,分別在北京市西城區、東城區、豐臺區、海淀區、朝陽區等地區開展針對區域內的教師、家長的培訓和認證工作。

  根據教育素養、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不同,家庭心理健康師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水平。謝春風介紹,拿到家庭心理健康師證書的家長,後期根據孩子和學校的反饋還會進行再評價,如果出現明顯違反專業標準和評價要求的行爲,且改進不力者,證書將被收回。

  帶領家長正確認識孩子心理問題

  北京市周口店中心小學校長武新穎剛聽到這個培訓項目時,就積極爭取,讓它在自己的學校落地實施。周口店中心小學曾請北京市房山區精神衛生保健醫院的專家來學校上課。上課過程中,醫院的專家發現一些孩子需要進行專門的干預治療。學校通知孩子家長以後,家長的反應是拒絕。武新穎說,家長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孩子的問題,就不能帶孩子邁過這個心理的坎兒。

  武新穎表示,家庭心理健康師培訓班可以讓家長們瞭解6~12歲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是什麼樣的,在瞭解的基礎上,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長,還可以敏銳地發現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培訓班現場採訪了一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這位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很頑皮的男孩,老師經常反映他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前沒太在意,聽完專家的課以後,考慮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多動症,要對孩子再觀察觀察。

  “怎樣幫助做事、做作業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是《家庭心理健康師培訓手冊》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武新穎表示,這其實是家長和老師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訓完了以後,學校會成立專門的團隊進一步跟進家長行爲的落實,瞭解家長的執行情況和獲益情況,“這樣才能讓這個項目在我們學校率先開花結果,未來纔有望輻射到周圍的學校、整個房山區,甚至是整個北京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