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華衆車載(06830-HK)召開了媒體午餐會,公司首席財務官張華龍和投資者關係經理呂楊靜怡出席並回答了記者疑問。

  首先,張華龍介紹了2018年企業整體業績情況。華衆車載主要面向中國高端乘用車配件市場,在2018年中國經濟放緩,以及車市出現28年來首次銷量下滑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表現穩定的業績成績單。

  呂楊靜怡在現場表示,中國車市已經告別過去的兩位數年增長率的特殊時代,未來將以預防業績轉負,取得穩定業績表現爲目標。

  根據公司2018年財報,期內公司收益同比增長12.3%至19.79億元(單位: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0.4%至1.39億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至25.4%,張華龍認爲這是受新開設的工廠拖累,未來預期好轉。淨利率相比毛利率表現稍好,下降0.8個百分點至7.0%。

  每股基本盈利約爲7.84分,董事會建議派付年度末期股息0.403元/股。派息率爲10.0%,這與2017一致,

  整體來看,在行業市場表現不佳時,華衆車載能取得穩定業績表現,一方面是因爲與國內合資車企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係,有穩定訂單來源,另一方面是因爲不斷推進的自動化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

  目前,公司與一汽大衆有23年的合作關係,與上海通用合作了21年,北京奔馳合作了14年等等,這些合作關係也延伸到了產品的合作研發中。

  與客戶高度綁定的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

  從華衆車載公佈的業務模式來看,公司打通了從原材料研發,到產品設計以及最終生產的垂直產業鏈佈局。在各個環節上與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以提高效率和減低風險。

  項目確定階段:

  華衆車載與客戶共同完成開發,開發成本由汽車製造商承擔。定價協議中約定原材料成本上升時可向客戶要補償。與客戶簽訂長期採購協議,其中燃油車是5-10年,新能源汽車是3-5年。

  產品設計和開發:

  華衆車載有200人的研發和設計團隊,除了擁有自主設計和製造模具的能力,還可以直接向客戶提供開發解決方案以作爲增值服務。華衆車載對研發的重視加上和強勢企業的研發合作使其有條件開發出高毛利率的產品。

  2017年10月寧波華衆、德國Roekona和Zoeppritex三方合資建立國內首條國產化的遮陽簾面料特殊生產線。該生產線將生產公司設計的高檔新品面料,根據公司材料顯示,預計利潤率超過30%。

  原材料採購:

  原材料方面,華衆車載也與重要原材料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且共同研發新材料配方。同時,自家附屬公司華樂特也承擔了大部分立柱面料的供應需求。

  如此一來,公司在原材料上提高了產品議價能力,自主面料的供應也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貼近客戶建立生產基地

  華衆車載目前有22個生產基地,全部選擇建立在客戶的主機廠附近,此舉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也對客戶的需求有更快的反饋。

  提高自動化水平,製造成本年降8%

  在現場,張華龍確認了公司目標是每年將製造成本降低8%以上,這需要持續的提高自動化水平。他在現場舉例,有的生產線過去是有7個人來操作,現在通過自動化的升級已經降爲2人,未來的目標是1個既可操作。目前公司新開設的天津、青島工廠已經實現了全面自動化。老工廠也將逐步實現自動化改造。

  張華龍說目前公司的資本支出主要是用來提高產能,但仍預留了30%的份額用於自動化改造。

  提升新能源汽車佈局

  儘管2018年國內汽車銷量下降了4.1%,但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卻逆勢增長61.7%。面對國家大力倡導的電動化趨勢,大衆車載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佈局顯得稍爲落後。目前僅與威馬汽車、愛馳億維、奇點汽車等小衆新能源車企展開合作。

  若論其原因,可能一是因爲目前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銷量差距仍然很大,2018年國內汽車總銷量是2808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爲125.6萬輛。

  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自身造價較高,對成本控制十分看重。定位中高端客戶的華衆車載可能並不是最合適的選擇。不過隨着新能源汽車2019年50%的鉅額補貼退坡,以及2020年後的徹底斷補,國能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能迎來新的變化。

  另一方面,過去華衆車載國內大客戶主要是較高端的合資廠商,但隨着這些年國產品牌逐漸嘗試打造中高端車型,華衆車載將會成爲一個好的選項。從公司現場發佈的材料中顯示,目前已在新開發的國內客戶包括了比亞迪(002594-CN)、吉利汽車(00175-HK)、北汽集團、衆泰汽車(000980-CN)和廣汽(02238-HK),這其中比亞迪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其它車企也都在新能源有不同程度的佈局。

  “燃油車的配飾可以直接拿到新能源汽車上去用。”在呂楊靜怡看來,爲新能源汽車做配件並不是一件難事,而華衆車載主推的“以塑代鋼”材料,也是更適應對車重敏感的新能源汽車。

  午宴中, 呂楊靜怡在與記者聊到特斯拉爲降低國產車型成本可能尋找國內供應商時,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展望:

  從自身因素上來講,華衆車載作爲一家老牌的國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生產與管理控制上已做得相當不錯。而從行業因素來看,呂楊靜怡認爲車市振興需要“靠國家政策促進”。不過這畢竟是短期因素,從長期來看,依然是要回歸到經濟和行業的基本面上。

  作者|金博

  編輯|彭尚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