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2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於同年4月2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會議的議題就是要討論朝鮮和當時法屬印度支那的停戰問題。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時任我國第一任總理兼外交部部長的周恩來接到邀請函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參加這次國際大會對建國不滿5年的新中國,無疑是提高國際地位的大好機會。但就當時的國際形勢而言,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實施“封鎖”政策,中國代表團就算去了也勢必會遭到美國的強勢打壓。可朝鮮和印支與中國緊緊相鄰,爲它們爭取和平的希望更是新中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在找到毛主席連夜商議後,周總理和毛主席達成了共識:去!不僅去,還要積極主動的去參與,爭取最好的結果!很快,周總理就擬定了這次中國代表團的成員。然而,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進入國際外交舞臺,加上代表團的大部分成員都沒有經驗,周總理馬上組織大家開始了緊張的會前籌備工作。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去參加日內瓦會議首先要做的準備就是要對相關的政策、對策、將要討論的問題有一個基本的看法、觀點,也就是中國代表團的底牌。光是正式的會議材料,前前後後就準備了一百多份。

其次,參加國際會議大家都是“大姑娘出嫁頭一回”——對於外交禮儀都是一頭霧水,爲此周總理不僅數次飛往莫斯科,向蘇聯方面請教,還多次舉行了記者招待會的彩排,連參加會議的服裝都特意準備了一番。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這是當時是周總理和代表團成員們的一張合影,中間那位就是周總理。可以看到合照中有的人穿着西裝,有的人穿着中山裝。一套西裝,一套有中國特色的中山裝就是當時代表團的每一位成員的服裝標配。

因爲代表團很多成員都穿不慣西服,有些團員甚至是第一次擁一套西服,加上大家覺得中山裝顯得更莊重儒雅。所以在第一次抵達日內瓦時,代表團的成員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中山裝。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1954年4月24日下午,周總理攜中國代表團成員乘飛機抵達了日內瓦昆士蘭機場,從停機坪到出口這段路兩側全都用鐵架搭起了三層高臺,高臺上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記者。

他們都屏息等待着搭乘蘇制伊爾——14式飛機上的乘客亮相。當舷梯放好飛機的艙門緩緩打開那刻,身穿黑色大衣風度翩翩的周總理從容不迫的走下舷梯,高臺上的記者們一下就沸騰了。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所有記者興奮不已,所有人都在用不標準的中文大聲呼喊道:“周恩來!周恩來!”大家拼命呼喊他的名字,希望能夠吸引他的注意。中國代表團亮相後,各國記者們拼命按下快門,爭相記錄下來自遙遠東方大國外交團隊在世界舞臺的第一次亮相。

周總理首次亮相國際會議,記者紛紛用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在日內瓦會議上,首次亮相國際的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無疑是全世界的焦點,這些人的目光中有好奇、疑惑、輕慢也有不屑,那麼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是如何直面世界,爲新中國立足世界打下基石的呢?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明天的大揭祕頭條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