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柯俊走了。網上只見到一句「英雄枯骨無人問」的網友留言。除此之外,大師去世的新聞熱度竟幾近為零。柯俊是我國國寶級科學巨擘,是「鋼鐵科學與技術的集大成者」「中國電子顯微鏡事業的先驅者」「中國冶金史研究的開拓者」「我國金屬物理專業的奠基人」「新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的去世,也引發了網路對於「這個時代,我們該向誰致敬」的大討論。

我們該向誰致敬?答案其實有很多:為保家衛國流血犧牲的戰士、為實現祖國騰飛而默默奉獻一生的科學工作者、在天災人禍時犧牲自己綻放人性光輝的「小人物」、不惜與主流觀念相悖卻努力弘揚正確價值觀的人等等,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去致敬。

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今天又如何能夠舒服的窩在沙發裏,瀟灑的在網上討論「這個時代,我們該向誰致敬」這個話題呢?

然而,在很多年輕人的心裡,致敬的卻都是一些娛樂明星、韓國歐巴、網路主播吧...這儼然已成為了當今中國年輕人中最「主流」的思想。

在年少時,我崇拜的對象是黃繼光、邱少雲等民族英雄;我的夢想是成為像錢學森、鄧稼先一樣偉大的科學家,被無數人景仰,使中國科技水平站在世界之巔。

而現在,整天環繞在我們耳邊的卻是天王出軌、天后劈腿的花邊新聞,當年的想法在現在看來被覺得幼稚。多少年輕人牀頭貼著所謂「偶像」的海報才能安然入睡,但對為我們現在安逸生活做出卓越貢獻的英雄們卻一無所知,甚至談論他們都被說成是與社會脫節的表現!

2016年8月,當量子衛星這一關係國家安全的利器發射成功的新聞,碰到王寶強離婚的八卦新聞時,就被毫無懸唸的湮沒了。

2017年8月8日,科學家與世長辭,本應舉國哀悼的事件,卻無奈撞上了郭敬明花邊新聞大爆炸的時候,又被淹沒在網路上的無數八卦新聞之中。

天差地別的待遇,確實讓人感嘆: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實在是經不起推敲。

要知道,中國舊社會時的恥辱,是被無數英烈的鮮血洗刷乾淨的,而不是靠抗日神劇中的手撕鬼子和褲襠藏雷玩沒的。

要知道,現在的和平盛世,是靠一大批像軍人一樣的擔當者換來的。而不是靠炒作上位的小鮮肉們的無病呻吟和惺惺作態營造出來的。

誠然,社會也需要娛樂,娛樂產業的發展也體現了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巨大進步。但娛樂需要共享,娛樂之時不要忘了,有人在替我們擔當!

如果「英雄冢前無人祭,戲子家事天下知」,不是作死,也是必將樂極生悲嗎!?

想讓中國能有更長遠的發展,我們需要正確的價值導向,需要高尚的精神支柱,急需要一種有共識、一種有凝聚力的文化力量,來喚醒人們,來引領文化方向。

近期,戰鬥英雄史光柱發表的一篇「英雄後文化」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史光柱「英雄後文化」思想,是以大眾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基礎,以傳遞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為核心,以擔當進取、放下榮耀再奉獻為準則,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英雄後文化一定能成為人文走向的指路明燈,引領社會生活健康發展。

我們生活在崛起之後的中國,我們享受著中華盛世給我們帶來的物質生活,但我們應當知曉,這樣的生活是誰給予我們的。從古至今,從軍事到科技,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不缺英雄,我們卻一直缺少對英雄的敬畏。

在「英雄後文化」的引導下,我希望我們能學習更多英雄的事蹟;我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誰是真正的英雄,誰纔是值得我們追的「星」;我希望我們中華民族不再發生「英雄枯骨無人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知曉「在這個時代,我們究竟應該向誰致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