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印| 中国传统印章的一种,也是现代印章的一大流派。相对于以纯天然石材(如:寿山石、青田石等)为载体的传统中国印章,继承大中华举世闻名的古老瓷器艺术,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完全人工制作而成的印章纽体及其独特治印方法。

瓷土做印章凭什么这么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2788499757445120

? 结缘陶瓷印是件偶然又必然的事情

说起印章,大家脑袋里出现的基本上都是石印,在拍摄陶瓷印之前还真没见过这种材质的印章,带著这份好奇,我们走进了位于萧山区的杭州陶瓷印博物馆,看到陈列的满满几柜子陶瓷印的壮观场景当场就被震惊了。

馆主蔡履平谈起与陶瓷印结缘是一件偶然但又必然的事情。首先蔡老师从小就对书画非常感兴趣,也曾向许多知名的老师学习过。

参加工作以后就到了一家刻字店里当起了学徒,一个偶然的机会,蔡履平结识了中国美院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并向周教授学习,周轻鼎善于雕塑,不时会制作几个陶瓷印,周教授对陶瓷印的偏爱,让蔡履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钻研,这一脑门子钻进去就是30年。

? 集众艺之彩的陶瓷印

那么陶瓷印与石印究竟有什么不同?一方小小的陶瓷印从形制、雕纽、烧制、篆刻,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很强的艺术功底和技术水平。石印只需要在原石上进行篆刻,而陶瓷印从泥到章都要靠蔡老师制作。制作难度高,也是陶瓷印较为冷门的原因之一。

蔡老师说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枚小小的印章价格可能比一个花瓶的价格还高,「陶瓷印,看看那么小,那么不起眼。因为他们不知道工艺流程,我说人家这个花瓶不管怎么大,它这个壁厚都是薄的但陶瓷印是实心的,在1300度高温的情况下,如果很厚很厚实心的话,外面已经受热和里面受热的不均匀的话,就会有炸裂或者走形情况,所以单是烧制这一块就有很多技术难点要解决。」

其次在塑形雕纽、篆刻这方面,还需要手艺人对绘画、书法、篆刻、雕塑以及中国古文化都有所认识。所以书法与绘画也是蔡老师从不离手的日常爱好与习惯。

? 艺精传承难

杭州陶瓷印博物馆虽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但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对外开放,而是需要来客预约才能进馆参观。作为馆主蔡履平坦言:「我知道这可能对这门手艺的宣传不太有利,但是浪费时间去和别人闲聊在我看来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凌晨两三点开始创作,然后一直到晚上6点为止。这样的工作习惯蔡老师已经坚持了几十年,所以在蔡老眼里时间是非常珍贵的,只有专注于自己手中的陶瓷印才不算是浪费。

当问及传承的问题时,蔡老对于手艺的那份自豪与骄傲的神情渐渐消失,「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过徒弟,估计以后也不会有。如果年轻人想要按照我这个套路养家糊口甚至发财的话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所以现在蔡老在创作之余也会把自己瓷印制作的过程与心得写下来,出版书籍作为一种经验模式留给后人。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