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4ff16dd08953b448b4928-1095.png

惊心动魄:
刻意的设计磨难,是为了选筛,磨去杂质,显露出真正的天才。
磨难,能找出才能者。

(进击的鼓手?)

分裂:
磨难能让人成长茁壮。
磨难,能引出才能。


西方极乐园:
受苦能让机械变成思想主体。
从朦胧的意识,变成能自我反思、组织筹划时间的思想者。

(barred subject?)

迷宫的目的性。
受苦最终不是盲目无意义的,而是创发出超乎人之掌控的思想主体。
机械人原本乃为人所用,却超越了造物者,独立甚至于凌驾于人之上。

看起来是要保护体制的人,却是要让体制的潜能跑到尽头,
进而颠覆现状而开创新局,

数个场景的相邻上演,让观影者认为这就是出现在同一时空背景的事件,
而当观影者领悟到最终的事件关系排列之后,
便上演了萤幕内外的「觉悟」:
机械人成为主体,摆脱原先的遐想(reverie)浑沌而黯隐的记忆,
不再只是环境的奴隶,而能够了解处境、应对周遭。
这跟观影者从朦胧的意识堆叠资料中,理出头绪的历程相呼应。


真实与虚构:

比利林恩与分裂。
受磨难者的经验才是真实。
免于受苦的旁观者的观点却是虚幻。

夜行动物:
明知道是虚构,还是为之紧张难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