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包裝瘦身變綠難點調查)

快遞包裝瘦身變綠為何難:商傢為好評過度包裝

朝陽某小區門外廢品迴收車裏堆滿瞭快遞包裝箱

《快遞暫行條例》明天起將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施行。這一新規對快遞包裝提齣瞭要求,鼓勵使用可降解、可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企業迴收包裝材料,以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

如何實現快遞包裝的減量和綠色化?包裝材料又如何能更環保,甚至被迴收利用?

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在缺少細緻的行業操作標準和監管下,快遞包裝的“瘦身變綠”麵臨諸多難點。

現狀

北京一年消耗包裝紙箱6.8億個

國內快遞量近年來快速增長,根據國傢郵政局的數據,201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10億件,現今這一數字已經發展到400億件。快遞量幾何級增長的同時,快遞包裝所需的包裝箱、膠帶等物品的消耗量也十分驚人。中國再生資源迴收利用協會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一共消耗瞭99.22億個包裝箱、169.85萬米膠帶、82.68億個塑料袋。2016年,北京的快遞量為14.17億件,按照各種包裝廢棄物比例來測算,約産生包裝編織袋2億個、塑料袋5.64億個、包裝紙箱6.8億個、膠帶11.3億米。快遞包裝産生的垃圾問題,開始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個新難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原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副總工程師,研究瞭幾十年垃圾問題的北京“垃圾專傢”王維平也曾指齣,“限製包裝”一直是城市治理中沒有做好的環節,而這也直接導緻城市垃圾難以減量。

北京相關部門一份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全市64個再生資源分揀中心,一年共收集可再生資源560餘萬噸,其中僅快遞包裝等紙質垃圾,就達150萬噸,占比近四分之一。

“除瞭廢紙,還有廢塑料。廢塑料主要是快遞包裝用到的膠帶、薄膜、編織袋以及泡沫,快遞包裝垃圾裏這些物品的數量也比較大。”中國再生資源迴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指齣,快遞包裝産生的垃圾廢棄物,不僅包括大量的快遞盒,還包括一些難以環保處理的材料。

“紙渣相對好處理,但膠粘物處理難度非常大。”潘永剛錶示,快遞包裝要“綠”起來,除瞭快遞紙箱要減量之外,還需要對電商和快遞企業使用膠帶的數量進行限製,並開展可溶性膠帶的利用。同時,還需要引導消費者在處理快遞包裝時“扯下膠帶”……這些讓包裝“綠”起來的諸多條件,要實現起來,顯然並不容易。

2018年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的第一章總則裏,就對快遞的包裝做齣說明,“國傢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采取措施迴收快件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條例》將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外,今年2月原國傢質檢總局、國傢標準委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新國標,也首次明確提齣“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並相應增加瞭生物降解性能要求等。

國務院令、新國際,究竟會給快遞包裝帶來什麼實質影響?北京的綠色快遞發展,是否也會有進一步推進?

“做好瞭,快遞也可以是高精尖”。今年4月份,在北京市發改委舉辦的一場企業“一對一”服務會上,當被問及“北京物流快遞將如何發展”時,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明確錶示,未來將規範快遞行業,促進該行業更加綠色健康地發展,並形成一整套標準和規範。

那麼快遞包裝該如何“瘦身變綠”,又麵臨哪些難點?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調查

快遞包裝盒與生活垃圾不分類 難以迴收再利用

外包裝塑料袋、紙箱、填充物、商品自帶包裝……當一件快遞送到手上時,網購者要逐一拆開這些包裝,而拆完之後,這些包裝往往成瞭垃圾,被丟棄。

“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裝盒都被隨手扔掉。現在願意把紙箱子攢起來賣廢品的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很多年輕人都是隨時丟到垃圾箱。”據朝陽區望京某小區的張姓保潔員觀察,小區居民大多把快遞包裝盒連同生活垃圾一起丟棄。另一位常年在華騰園小區收廢品的趙先生錶示,華騰園一共有13棟居民樓,每天從垃圾裏挑揀齣來的廢品中,80%都是網購的快遞包裝盒。

不僅僅是生活小區,北京高校裏的垃圾,也同樣是快遞包裝盒的“天下”。“宿捨樓的垃圾箱都快被快遞包裝盒占領瞭。”一位高校學生宿捨管理員告訴北青報記者,被學生們拆完就丟的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裝盒,已經成為高校垃圾裏的一大主力。

“我一般拿到快遞,拆掉的包裝紙盒就直接扔瞭。”北京某高校顔姓同學說,快遞的包裝紙盒粘滿膠帶不乾淨,有時候還會被壓得皺皺巴巴,因此每次他都直接扔掉。在隨機采訪中,大部分同學都錶示與這位顔同學的處理方式一樣。

“快遞包裝盒迴收的難點在於膠帶。”一位快遞行業人士錶示,大部分快遞盒因膠帶的影響並不能實現迴收,“纏上透明塑料膠帶的紙箱,在造紙廠打紙漿時,膠帶的黏膠會影響過濾器工作,從而造成機器損壞,所以迴收時纏有過多膠帶的紙闆箱,會全部被丟棄。”

該人士透露,除瞭膠帶對迴收的影響之外,紙盒、塑料這些原本可迴收的快遞包裝,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汙染後也將無法再迴收。

網絡賣傢“不惜成本”包裝 不知何為綠色包裝

“有些商傢包裝得實在太誇張,有必要包那麼多層麼?拆著都費勁,還産生一堆垃圾,特彆不環保。”正如一位經常網購的淘寶買傢所言,快遞包裝能否綠色減量,在大量産生快遞包裝的網購領域,這往往取決於眾多商傢的意願。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多數網購商品,都由商傢自行進行快遞包裝。而包裝是否用心、結實,通常成為買傢評價商傢的指標之一。所謂的“包裝用心”,基本上就等同於用料多、包得嚴。

“每一個東西都要包到位,因為買傢會看我們包得嚴不嚴,這會直接影響好評率。如果包不嚴,産品破損再退迴來,我們更不劃算。所以對於包裝,我們是‘不惜成本’的,能包幾層就包幾層。”一位長期代購日本、韓國等國傢商品的淘寶賣傢告訴北青報記者。

一傢經營保健品的淘寶賣傢也錶示,平時打包快遞,無論瓶瓶罐罐的大小,都會纏繞至少五圈以上的塑料泡沫紙,裏裏外外上上下下全部纏上膠帶,然後再裝紙盒……而這種“不惜代價”的打包,成本究竟是多少?

據一位月銷量在1000單左右的母嬰産品淘寶賣傢透露,一個月大約會用掉約1000個紙盒、15捲膠帶、6捲打包防震泡沫。紙盒的成本,根據大小而有所差異,如6號盒(250mm×150mm×180mm)成本為一個1.2元、7號盒(230mm×130mm×160mm)成本為一個0.65元,最小的8號盒成本僅為0.58元。

按這樣的成本核算,這位賣傢一個月用於紙盒的成本僅800元,加上膠帶和泡沫的支齣,總的打包成本為1200元左右。“實際上,這個打包成本並不高。所以我們不節省這方麵的錢,要包得不嚴,産品破損更麻煩。”該店傢錶示。

對於快遞包裝的綠色和減量化,一位淘寶賣傢錶示,如果有新型打包材質既方便,又能夠保障産品不易破損,以及成本閤理的話,自己也願意考慮使用,“這能解決一些問題,省的我們打包浪費時間,客戶拆起來也不費勁”。

“什麼是綠色包裝?長什麼樣?我們不知道,沒聽過,也沒見過。”對於是否願意嘗試更加綠色環保的包裝,一位網店商傢錶示,如果未來推行綠色包裝,自己最看重的還是成本,“因為快遞包裝是我們經營的成本之一,如果環保包裝材料成本太高,就不大會考慮”。

部分企業試水綠色包裝 成本高恐成製約

雖然網購領域包裝成“災”,但是一些快遞企業已開始試水“綠色包裝”,老牌快遞公司以及菜鳥、京東、蘇寜等企業,都已有一些探索動作。

申通、中通、圓通等老牌快遞企業,近年來開始嘗試可重復使用20次-100次不等的帶芯片的綠色環保周轉袋,以降低周轉成本。順豐快遞,目前在中轉場地正以可重復使用的帆布袋來代替編織袋,同時其所用的紙箱、文件封、運單、貼紙,均已采用100%可降解的材質。

除此之外,京東的專利防撕袋可以進行循環使用;菜鳥通過智能打包算法技術可以快速將商品長寬高和包裝盒承重進行匹配, 從而實現一定的包裝減量。

去年,蘇寜物流推齣瞭一種可循環利用的共享快遞盒“小黃盒”,隻需要拉開一枚綠色封箱扣,便能打開盒子取齣快遞。“小黃盒”不使用任何膠帶,快遞員可以摺疊好直接帶走。據瞭解,這一共享快遞盒,至少可以摺疊使用60次。

蘇寜北京物流副總經理石朋飛介紹,目前全北京投入使用的共享快遞盒一共2萬個,今年計劃將投放量增加到10萬個。石朋飛算瞭一筆賬,這10萬個共享快遞盒反復使用,一年至少能節省700萬隻傳統紙箱。如果按照每個紙箱120g,生産1噸紙需要20棵樹來計算,700萬個紙箱需要840噸紙,相當於能保護16800棵樹木。

雖然部分企業對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有所探索,但是相關企業負責人也坦言,新型環保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從長遠的效益和保護環境的立場齣發,企業有責任去推動這件事,但是綠色包裝的成本會比一般的包裝高很多,全麵普及恐怕還是比較難。”

中國快遞協會相關負責人也指齣,環保材料成本偏高,將成為推進快遞業綠色發展的一大難點,“現在麵臨的最突齣、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新型材料成本太高”。

對話

快遞包裝綠色化麵臨六大問題

對話人:中國快遞協會相關負責人

北青報:快遞包裝的過度和泛濫,最大的問題齣在哪?

快遞協會:從我們掌握資料來看,電商平颱占的比重很大,種類繁多的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問題很嚴峻。快遞業,作為對民生服務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快遞包裝的綠色化,除瞭要強調快遞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之外,應該要爭取到社會各個方麵的支持。

北青報:快遞包裝綠色化還需要哪些方麵的支持?

快遞協會:從現在來看,有六個突齣問題,一是商傢過度包裝的問題;二是環保意識淡薄;三是行業標準欠缺;四是政府監管不明確;五是環保材料成本偏高,推進難;六是再循環問題,包裝迴收成本無法覆蓋。

現今,綠色化已經成為快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做起來雖然難,但一定要做下去。比較欣喜的是,主管部門以及社會方方麵麵現在都已經開始瞭行動,圍繞著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進行變革。

北青報:怎麼纔能有效地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

快遞協會:快遞包裝綠色化,其實是社會問題,涉及到所有的消費者,單靠一個企業和一個行業的努力是有限的,需要全行業和上下遊以及各個關聯方共商、共建、共管,涉及全民環保意識、綠色産業的聯動、建立包裝循環體係、完善政策標準體係這四個方麵。比如包裝循環體係,涉及到垃圾的迴收,在快遞處理的鏈條上,我們需要將很多措施、手段融閤進來。

在政策標準體係上,雖然主管部門已經提齣瞭國標、行標兩個標準,但是隻有整個産業鏈能夠按照標準進行作業、使用和推廣,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纔能得到很好的落實。

本版文/本報記者 林艷 李佳

圖片製作/沙楠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