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訊 大吉大利,今晚喫雞。不管玩不玩遊戲,大家對這句網絡用語絕不陌生,隨着《絕對求生》《王者榮耀》等競技遊戲的火爆,幫助菜鳥玩家逆襲的外掛也鋪天蓋地,催生出一條潛藏的產業鏈。通過近期調查,記者瞭解到,傳統的外掛銷售已經從線上搬到線下,通過製作、銷售分離,外掛產業日趨成熟,有代理甚至揚言月入三萬不是夢。

家住重慶沙坪壩區的楊嘉是"喫雞"遊戲的忠實玩家,不管是PC端的《絕地求生》,還是騰訊、網易公司推出的手遊,他都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楊嘉發現這些遊戲的外掛異常猖獗。"從加速到透視、自動瞄準爆頭,外掛玩家可以說無所不能。雖然有封號的風險,但是有不少人趨之若鶩。"

根據近日《絕地求生》反作弊系統的BattlEye官方的數據,僅在今年1月份就封禁使用外掛賬號104萬人,而2017年全年這一人數僅有150萬。

" 從遊戲外掛的開發、分銷,目前已經形成非常成熟的並且有一定規模黑產業鏈。"騰訊遊戲安全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外掛使用者來說,使用外掛可以在遊戲中(特別是競技類遊戲)中獲取極大的遊戲收益。對於外掛製售者來說,只要有使用外掛的用戶,則即有利益可圖,特別對於熱門遊戲,在有着龐大的用戶基礎上,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蛋糕。

爲何遊戲外掛屢禁不止?記者調查發現,製售外掛成本低,獲得利益之大,是外掛日漸猖獗的主要原因。2015年成都市公安局破獲的一起非法入侵騰訊研發的《逆戰》和《穿越火線》兩款遊戲的團夥,這些外掛程序銷售一百到數百元不等,兩年時間已經獲利近百萬元。重慶謙浩律師事務所主任周毅向記者表示,國內處理外掛案件,主要有非法經營罪、侵犯著作權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但外掛目前在法律上還缺少一個明確的定性,使一些涉外掛的案件的法律性質認定無法可依,存在着法律難以認定的障礙。

" 反外掛的工作是一個漫長的、很難看到終結的工作,只要遊戲持續火下去,就一定會有黑產對遊戲不斷進行攻擊嘗試製作各種外掛功能牟利。"騰訊遊戲安全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對於反外掛團隊來講,首要任務是要保障技術上和運營上具備和外掛黑產快速對抗的能力,同時對於作弊玩家有能力進行有效的處置。

記者調查發現,爲了規避打擊,外掛銷售已從永久使用,到分期付費,使得遊戲剛一升級,新的外掛便重出江湖。同時,開發、分銷相互獨立,也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難度。業內人士表示,一方代表着遊戲運營方的利益,一方代表着外掛製售的暴力,這場"貓鼠遊戲"可能還將持續很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