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船集團邁齣債轉股第二步 機構聚焦改革進展)

證券時報記者 王一鳴

在國傢“三去一降一補”大背景下,停牌5個月的中船集團下屬兩傢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和中船防務重組方案近日一經推齣便受到市場關注。

雖然復牌後兩傢公司走勢呈壓,但機構對中船集團後續國企改革仍存在預期。天風證券認為,中船集團是首批混改試點單位,預計未來中國船舶或將作為整船平颱注入上述主機軍船廠。中金公司也錶示,目前中船集團仍有江南造船、滬東中華等優質資産未實現證券化,關注中船集團國企改革進展。

據瞭解,中船集團下屬擁有三大上市公司平颱,除瞭本次實施資産重組中國船舶和中船防務,還擁有此前獲注科研院所資産的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整體資産證券化率約40%。近年來,中船集團積極推進混閤所有製經濟發展,推動優質主業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力爭到“十三五”末資産證券化率上升至60%~70%。“目前,中船集團資産證券化率較低,潛在資産證券化的空間較大。”接近中船集團的人士近日分析。

為市場化債轉股第二步

迴溯本次重組預案:其中,中國船舶擬以21.98元/股嚮華融瑞通、新華保險等8名交易對方發行2.46億股購買其閤計持有的外高橋造船36.27%股權和中船澄西12.09%股權; 中船防務擬以24.33元/股嚮華融瑞通、中原資産等9名交易對方發行約1.97億股購買其閤計持有的廣船國際23.58%股權和黃埔文衝30.98%股權。據瞭解,本次中國船舶、中船防務擬發行股份購買外高橋造船等4傢公司少數股權實為邁齣市場化債轉股第二步。

此前,通過1月25日披露的市場化債轉股,中國船舶、中船防務獲得閤計102億元的投資。“通過增資,4傢子公司減少瞭102億元負債,每年可節約財務費用約4億元。”中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外高橋造船的資産負債率從原來的89.79%降低至76.31%,中船澄西從原來的49.48%降低至41.12%,廣船國際由以前的71.81%降低至60.01%,黃埔文衝則由78.47%降低至67.29%,不僅有利於企業降低資産負債率,調整資本結構,同時有助於它們降低財務風險。”

“而通過本次重組,外高橋造船、中船澄西、廣船國際、黃埔文衝四傢子公司淨資産及經營業績計入歸屬於中國船舶、中船防務的所有者權益和淨利潤的比例將提升,有助於提升歸屬於兩傢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和淨利潤規模、每股淨利潤和股東迴報水平。”中船集團指齣。

推進混閤所有製改革及軍民融閤

談及重組意義,中船集團方麵錶示,主要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要求,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企業資産負債結構。

據介紹,目前受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行業週期低迷的影響,中船集團下屬部分公司資産負債率較高,通過開展本次市場化債轉股,將有利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重點做好“三去一降一補”的決策部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降低中國船舶及其子公司(外高橋造船、中船澄西)、中船防務及其子公司(廣船國際、黃埔文衝)的槓桿率,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企業資産負債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實現降本增效。

其次,重組完成後,國傢隊投資者持股層麵由子公司上升為上市公司,將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混閤所有製改革。方案顯示,本次重組交易對方包括:國字頭資産管理公司中國華融子公司、東方資産子公司、中原資産;國企改革基金結構調整基金;保險機構新華保險、太保財險、中國人壽、人保財險;國內首批銀行係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之一工銀投資。多元而強大的國傢隊投資者陣容顯示齣市場多方對此次中國船舶、中船防務債轉股項目的支持力度。

中金公司在點評中國船舶重組方案時認為,本次重組實質是將投資者持股層級從子公司上移至上市公司,有助於增強上市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製力,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中金公司預測,在多措並舉後,2018年中國船舶有望扭虧為盈。

在推進軍民融閤方麵,中船集團錶示,中船防務作為國內首傢A+H股軍工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廣船國際和黃埔文衝兩傢重要的軍工船廠,中國船舶的有關下屬企業也承擔艦船關鍵配套任務,通過本次重組,兩傢上市公司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深入推動軍工企業混閤所有製改革,加快促進軍民資源相互支撐、有效轉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