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爲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倫敦第一次以德文單行本發表,共23頁。《共產黨宣言》發表時,馬克思30歲,恩格斯28歲。《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標誌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誕生。170年來,這一偉大著作一直放射着真理的光芒,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共產主義戰士,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在中國共產黨人心中,《共產黨宣言》地位高、味道美。 時值《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之際,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體驗《共產黨宣言》的味道。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

習近平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當他看到安放於陳列櫃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時,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一天,一個小夥子在家裏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着說:‘你吃糉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夥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他當時在浙江義烏的家裏,就是寫這本書。於是由此就說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陳望道是我國翻譯《共產黨宣言》完整版本的第一人。1891年1月18日,陳望道出生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1915年初,24歲的陳望道隻身東渡日本留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陳望道歸國參加鬥爭,受聘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當國文教師,他帶頭搞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成爲“一師風潮”事件的核心人物。“一師風潮”之後,陳望道離職, 出走杭州。他逐漸認識到要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反動文化思想, 必須尋找新的思想武器。正當他苦於沒有去處之時, 恰好受到上海《星期評論》的邀請, 希望他翻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欣然接受邀請, 於1919年底帶着一本日文版《共產黨宣言》回到家鄉,住在一間柴屋裏開始了翻譯工作。條件雖艱苦, 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共產黨宣言》全文譯出。在此期間, 他又找到陳獨秀提供的英文版《共產黨宣言》, 經過1919年冬至1920年春的幾個月時間, 陳望道圓滿完成了任務。此譯稿經陳獨秀和李漢俊校閱後於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這是我國第一次公開正式出版《共產黨宣言》全文。全譯本首印1000冊,封面印有水紅色馬克思微側半身肖像,很快售罄。陳望道譯本曾一再翻印,廣爲流傳,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起到了先驅性的重大作用。

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毛澤東同志一生最愛的書本

毛澤東同志終身酷愛讀書且最愛《共產黨宣言》。在他的一生中,讀的遍數最多、讀的最熟、讀的時間最長的一本書就是《共產黨宣言》。毛澤東於1920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時,首次讀到《共產黨宣言》。從1920年到1976年,從青年到晚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對《共產黨宣言》始終愛不釋手,且多種版本長期放在他的牀上、書架上,以便他隨時翻閱。1939年底,他說《共產黨宣言》讀了不下一百遍,後來的幾十年裏,他說“每年都把《共產黨宣言》讀幾遍”。1976年9月毛澤東同志逝世後,人們在他的書房牀邊發現他經常閱讀的書中,還有兩本戰爭年代出版的《共產黨宣言》。曾作爲毛澤東陪學的英文祕書林克回憶說:“毛主席想學一些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英文本, 第一本選的就是《共產黨宣言》,這本書的文字比較艱深,而且生字比較多,學起來很困難。但是他的毅力非常頑強。我發現他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全部都用蠅頭小字密密麻麻地注得很整齊, 很仔細。”

毛澤東同志一生不斷地閱讀《共產黨宣言》,對他產生了極大影響。1936年,他對斯諾說:“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所發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共產主義文獻的中文本。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 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 認爲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 就一直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考茨基著的《階級鬥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到了1920年夏天,我己經在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從此我也自認爲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和路徑中,經過反覆比較和鑑別,毛澤東同志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爲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崇高理想。在此後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着追求。”

2016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週年座談會。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出席座談會。

朱德同志臨終前仍在學習

朱德同志經歷過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從切身體驗中認識到,舊的道路走不通,只有馬克思主義纔是解決中國問題的真理。在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爲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崇高理想後,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終沒有動搖。

朱德同志十分看重《共產黨宣言》。習近平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週年座談會上說:“在臨終前不到兩個月,他看到《共產黨宣言》新譯本後,不顧年高體弱,驅車到中央黨校,看望參與翻譯的同志,一起交流對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心得。”1975年,成仿吾同志與助手們重新譯校《共產黨宣言》。在譯校過程中,年邁體弱的朱老總對馬列經典著作的譯校工作十分關注。1976年在中央黨校印出試用時,呈報了中央政治局。在收到《共產黨宣言》譯本的第三天,不顧疾病纏身的朱老總就打電話要去看望成仿吾同志。見面後,他就說這譯本很好,他一口氣就讀下去了。他指出,這工作是根本性的工作,因爲這部經典著作講的都是一些根本問題,如階級鬥爭問題、民族與國家問題、家庭與婦女問題等等,都講清楚了。現在許多問題講來講去,總是要請教馬克思與恩格斯,總得看《宣言》是如何講的。他還指示,弄通馬克思主義很重要,爲了弄通,要有好譯本。這個新譯本好,沒有倒裝句,好懂。他還鄭重指出,做好這個工作有世界意義。

2013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鄧小平同志的入門老師

鄧小平同志18歲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讀到了《共產黨宣言》,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90多年前,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趙世炎、周恩來、蔡和森、王若飛、劉伯堅、李富春、鄧小平、陳毅、李立三、聶榮臻、向警予、蔡暢、陳延年、陳喬年等是一羣胸懷廣闊恢宏、氣壯山河的中國青年,遠赴法國,學習新思想、新知識、新理念,研究工人運動、研究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主義。他們研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受到《共產黨宣言》的巨大影響。他們拜馬克思、恩格斯爲革命導師,在《共產黨宣言》的指導下,在法國組建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和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在旅歐華人中高唱《國際歌》,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戰鬥旗幟。習近平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旅歐勤工儉學和留蘇學習的進步青年相繼回國,在火熱的鬥爭中成長爲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建立了不朽功勳,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同志等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信念堅定,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早在蘇聯求學期間,鄧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堅決的把我的身子交給我們的黨,交給本階級”。在此後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個人處境如何艱難,無論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鄧小平同志都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光明前景。他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時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爲大本子多,而是因爲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這表明鄧小平對《共產黨宣言》的尊重和信仰。的確,如果離開了《共產黨宣言》的基本理論,就不可能全面準確地理解鄧小平理論。

《共產黨宣言》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愛的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旗幟,它永遠引領我們向前、向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與《共產黨宣言》的故事,還將更加精彩。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儘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着強大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