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加食品再拋“蛇吞象式”重組 欲48億收購金槍魚釣)

時隔一年後,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加食品”,002650.SZ)再現重組跡象。

近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擬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槍魚釣”)100%股權,這項交易作價48億元。

如此高額的對外收購,投資者自然會關注這項交易是否值得。那麼,此次擬被加加食品收購的金槍魚釣前三年盈利情況如何?在做齣高額的未來盈利承諾之下,如果完不成業績承諾,有什麼補償措施?這筆收購的價格相比於該公司目前的淨資産有多大比例的溢價?

就以上問題,《投資者報》記者分彆通過電話和郵箱聯係加加食品相關人士,盡管公司相關人士告知會給予迴復,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任何答復。

是重組還是藉殼

加加食品公告稱,公司已和金槍魚釣實際控製人勵振羽簽訂瞭《關於購買資産事項的意嚮書》,各方就交易方式、交易作價等事項達成初步意見,但尚未就重組事項簽訂任何形式的正式協議。公司預計在不超過1個月的時間內披露本次重組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金槍魚釣成立於2000年,經營一支由31艘超低溫延繩釣漁船組成的船隊。主要從事金槍魚的遠洋捕撈和銷售,是較早進入中國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漁業的企業之一,主要産品為超低溫金槍魚。按金槍魚釣官網的說法,該公司為日本最大的中國高端金槍魚供貨商。

倘若這次重組完成,金槍魚釣將成為加加食品子公司,並承諾2018年至2020年,實現的閤計淨利潤不低於12億元。這意味著平均每年的淨利潤最少要達到4億元。

如此高的業績盈利承諾,對比金槍魚釣現有業績水平是一個什麼樣的比例?如果完不成業績承諾,有什麼補償措施?而此前三年金槍魚釣的業績情況如何?加加食品並未對此進行披露,也未就此迴復《投資者報》記者的提問。

此外,引人注意的是,加加食品這次重組看似收購,但也像是金槍魚釣“麯綫上市”。而在此之前,金槍魚釣曾多次想進入資本市場都以失敗而告終。

2014年下半年,金槍魚釣曾以中國金槍魚産業集團名義申請在港交所上市,但其招股書遭到數傢環保組織的抗議和舉報,從而撤銷瞭上市申請;2016年上半年,金槍魚釣試圖“藉殼”深市主闆公司東方鉭業,但沒過幾個月便終止瞭此次重大資産重組。由此,金槍魚釣首次“藉殼”上市夢破滅。

此次加加食品擬收購金槍魚釣到底是哪一種情況,可能要等到詳細的重組方案齣來纔能看齣端倪。

多元化屢屢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自加加食品上市以來,一直就想通過多元化來尋求突破,但卻屢次受阻。

加加食品再拋蛇吞象式重組 欲48億收購金槍魚釣

2015年,加加食品斥資5000萬元收購雲廚電商51%的股權,後者的主營業務為在互聯網從事銷售及配送業務。然而,2016年及2017年前10個月,雲廚電商都齣現瞭虧損,虧損額分彆為1886.54萬元和748.98萬元。截至2017年10月底,雲廚電商所有者權益為-3249.32萬元。為瞭止損,2017年12月底,加加食品以0元的價格將雲廚電商的這部分股權“送”瞭齣去。

2016年年底,加加食品宣布以1億元受讓創新科存儲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股權,後者主要從事企業級存儲、雲存儲等軟、硬産品研發及銷售。不過,該項投資在2017年7月卻又被宣告終止。

去年4月,加加食品還曾籌劃收購湖南辣妹子100%股權。期間因加加食品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傢族與辣妹子關聯密切,市場一度質疑其“左手倒右手”。停牌半年後,加加食品宣布終止重組,原因是交易對方未就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緻。

上市後業績平平

多次重組失敗除瞭外在因素,或許與加加食品的“內在功夫”不無關係。

加加食品自2012年上市以來,其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16.57億元增長至18.9億元,增長率僅為14%;淨利潤卻一直未能超過上市之初的1.76億元。根據2017年業績預告的數據,加加食品的淨利潤為1.61億元,反而比2012年下滑8.5%。

對比同為調味品上市公司的海天味業,加加食品則遠遠不如“後來者”。海天味業年度淨利潤從2012年的12.08億元攀升至2016年的28.43億元,5年上漲1.35倍。海天味業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08.46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25.39億元,同比增長24.49%。

毛利率方麵,在同類醬油上市企業中,2016年海天味業毛利率為47.54%,韆禾味業2016年醬油産品毛利率為48.76%,加加食品僅為35.55%。

在市場占有率方麵,中國産業信息網發布的《2016年中國醬油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顯示,醬油行業內,海天占據龍頭地位,2015年,海天醬油産量占全國醬油産量的13.63%,渠道上占據廣東20%~25%的市場份額,覆蓋全國市場2000多個縣市,尤其華東地區市場占有率較高;廚邦醬油占據廣東20%的市場份額,省外競爭力偏弱;加加食品強勢區域集中在華中的湖南地區。

如此看來,正所謂“打鐵還得靠自身硬”,加加食品想要收購成功,最關鍵的還是做好主營業務,改善公司業績纔是“正道”。■

聲明:投資者網登載此文齣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