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

〔記者洪友芳/臺北報導〕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表示,半導體將持續發展和創新,透過政府扶植與投資的國家有中國與阿布達比,但目前這兩國的半導體業者,「到底誰獲利或有沒有獲利都不知道」。

張看好半導體產業 將持續發展創新

半導體業一年一度的盛會「國際半導體展 (SEMICON Taiwan)」昨隆重登場,逢今年積體電路(IC)發明六十週年,科技部籌畫一系列「IC60─ I See the Future」活動,其中「IC60大師論壇」邀請張忠謀開講,他以「從半導體業的重要創新看半導體公司盛衰」為題,回顧半導體重要創新與哪些企業得利與失利。

張忠謀說,IC發明者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是他當年在德儀(TI)工作時的同事,他可說是臺灣唯一與IC發明者喝咖啡、聊天的人,很適合來演講。

他說,半導體業第一個創新是電晶體,早年成功的有德儀與快捷半導體(Fairchild);第二個創新是德儀發明矽電晶體,僅德儀得利;第三個創新就是IC,得利者是德儀與快捷。

第四個創新是摩爾定律,張忠謀說,摩爾定律可說是全世界半導體公司的監督者;第五個創新是MOS(金屬氧化半導體)技術,讓摩爾定律得以延續;第六個創新是記憶體,讓日本公司、英特爾與三星得利,德儀因投資不足而沒落。

第七個創新是封裝與測試委外;第八個創新是英特爾發明微處理器;第九個創新是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系統設計與矽智財(IP)及設計工具。

第十個創新就是臺積電在一九八五年提出的晶圓代工營運模式;張忠謀說,晶圓代工創新模式得利者是臺積電與IC設計,但最大得利者是臺積電的客戶,甚至是整個社會都得利。

全球產值成長率 將超過世界GDP

張忠謀指出,半導體還有很大創新空間,預期未來十到二十年內,全球半導體業產值成長率將超過世界GDP的二.五至三%,可達五到六%。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在國際半導體展大師論壇中發表演說,他看好半導體成長,將超過世界GDP。(記者廖振輝攝)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在國際半導體展大師論壇中發表演說,他看好半導體成長,將超過世界GDP。(記者廖振輝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