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潼】

4年前,《屠殺》英文版未斬斷柯文哲的市長路;4年後,《屠殺》中文版能否在年底首都市長攔截柯P,還無法論定,諷刺的是,這本書先成了一面照妖鏡,因2014年曾積極為柯辯護的簡餘晏、姚立明等人,現竟稱柯的作為「令人沉重」、「回答避重就輕」,究竟是之前識人不明?還是如今雙方翻臉,白的就能說成黑的?

2014年選舉前,英文版《屠殺》因內容被發現指涉柯文哲帶病人到大陸進行器官捐贈等情事,當時國民黨以此打擊對手柯文哲選情,最後柯提出作者葛特曼的律師函,證明清白。

現在舊案因吳祥輝捲土重來,妙的是藍、綠陣營皆冷處理,反倒是柯昔日競選夥伴或重要幕僚,如前競選總幹事姚立明、前競選辦公室發言人簡餘晏,相繼跳出來攻擊柯文哲。

簡餘晏在臉書上自稱看完《屠殺》翻譯全文後,對於整個情況感到震驚、沉重,原來4年前僅看過部分譯文是被片斷化,柯文哲當初提到往返大陸,原以為只是為了葉克膜,「今天才知道葉克膜與活摘法輪功器官有關。」

姚立明更公然在政論節目上「揭露」,4年前競選辦公室針對此事開會時,柯文哲對於有沒有做書中所指涉的行為,「沒有針對事實回答」,還批柯「2014年沒有直接回應,現在2018年也還是不願意講」。

不過,誰都可以質疑柯文哲,獨獨這兩人可是當年最佳「助選員」。最令外界費解 ,如果姚立明與簡餘晏現在的指控合乎情理,是否意味4年前2人對事實都未多加探究,一味替柯文哲護航?既然如此,2人要不要對當初錯誤的「背書」道歉?抑或是姚立明與簡餘晏認為,既已與柯文哲分道揚鑣,所謂的事實也可以昨是今非?

葛特曼的《屠殺》,雖再度引發器官移植疑雲,但它也卻讓官場現形記真實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