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紮根理論(Grounded Thoery)是1967年美國學者格拉塞(Barney G. Glaser )和斯特勞斯(Anselm Strauss)在二人專著《紮根理論的發現:質化研究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中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該方法要求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前不進行理論假設,直接通過實際觀察,在收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歸納出經驗概括,上升為具有普適性的理論。

紮根理論是一種在質化主導的研究引入量化研究手段的研究方法。在紮根理論指導的研究中,資料收集方法基本上都是經典的質化研究方法,如參與觀察法與訪談法等等;但在資料分析階段,紮根理論是一種高度「系統化程序」,包括記錄、分析、編碼、摘記和報告撰寫等一系列科學化的步驟,其中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coidng)是其核心環節,也是量化特徵最顯著的環節[1]。

紮根理論的研究過程、核心環節

研究過程

紮根理論的研究過程可以分為四步:產生研究問題、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和理論構建。這四步當然是很多社會研究需要進行的步驟,但是對這四步中的每一步,紮根理論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方法。

1.研究問題中的特點——強調自然湧現

經典紮根理論非常強調研究問題的自然湧現。很多研究都是通過對現有文獻的閱讀和回顧來發現現有研究的不足而提出研究問題,而紮根理論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之初要帶著對某方面問題的籠統、模糊的興趣進入研究情境,在對情境的觀察和情境中不同主體的互動中自然地發現和提出研究問題。這其實體現了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2.數據收集中的特點——強調理論性抽樣和理論性飽和

數據收集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抽樣。一般的研究往往根據理論演繹提出研究假設,再據此進行隨機抽樣。而紮根理論的抽樣方式為理論性抽樣,即由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概念、範疇或理論指導研究者進行下一步研究的抽樣和資料的採集。換言之,,在數據收集的最初階段,研究者往往採取的是目的性抽樣,即選擇具有足夠典型性的樣本進行初步的研究,再根據研究的進展來決定下一步的抽樣對象。

紮根理論認為抽樣和資料搜集的工作要一直持續到範疇里的資料達到「理論性飽和」為止 。當搜集新鮮數據不再能產生新的理論見解時,也不會跳出已經編碼的資料範疇,則可以說明資料搜集已經達到「理論飽和」。

3.數據分析中的特點——三級編碼分析

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是紮根理論中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包括三個級別的編碼: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與選擇式編碼(selective coding)。後文會對這一環節進行專門分析。

4.理論建構中的特點——理論性編碼

紮根理論研究的理論構建工作主要通過理論性編碼來完成,即通過編碼中形成的概念或範疇組織起來以構建理論[2]。

核心環節:三級編碼分析

開放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是經由密集地檢測資料來對現象加以命名與類屬化的過程,不僅要將收集的資料打散,賦予概念,而且要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併予以操作化[3]。

在具體操作中,研究者先設置一個主題,同時將最初的代碼或標籤分配到資料中,從而將大量零散混雜的資料轉變為不同的類別。他要仔細閱讀所得資料,尋找評論的項目、關鍵的事件或主題,然後標上記號,並給它一個初步的概念或標籤。在這一過程中,研究者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創造新的概念主體,也可以在後來的分析中改變原來的編碼。開放式編碼的結果是一張根據豐富零散的資料抽象概括得到的概念名單[4]

軸心式編碼

軸心式編碼是紮根理論逐級編碼過程的中間階段,旨在發現、建立主要概念類屬與次要概念類屬之間的各種有機聯繫,從而將分散的資料以新的方式重新組織起來[3]。

在這一步,研究者更為注重的是在開放式編碼一步完成之後得到的概念名單,而不是原始資料,即研究者的頭腦中帶著初步的編碼主題去看待資料,閱讀資料。在這樣做的過程中,研究者也會產生新的觀點和思想,可能會添加新的編碼,並在分析過程中不斷將各種概念組織起來,同時識別作為軸心的關鍵概念[4]。

選擇式編碼

選擇式編碼指的是在所有已發現的概念類屬中選擇一個核心類屬概念,通過不斷地分析把與之相關的次要類屬概念集中起來,以系統地說明和驗證主要類屬概念與次要類概念之間的關係,並填充未來需要完善或發展的類屬概念的過程[3]。

在這一步中,研究者已經識別出了研究課題中最重要的、可以統領其他一些相關主題的核心主題,並圍繞這個核心來組織研究的總體分析,將所有的研究結果統一在這個核心主題的範圍之內[4]。

舉例:應用紮根理論探求蒙牛公司快速成長模式及其影響因素[5]

在這項研究的資料收集階段中,作者通過參與觀察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收集到了一份關於蒙牛公司的可觀資料。

在資料分析階段,作者通過對蒙牛資料記錄的開放式編碼分析,從資料中抽象出118個概念(下表中的(a1-a118)和12個範疇(A1-A12),其中範疇是對概念的重新分類整合,也是後續分析的重點。挖掘出的12個範疇(A1-A12)分別為時機、成長、追隨、自知、移情、柔道、獨行、融合、架構、造勢、學習和文化。

圖片來源:《蒙牛公司快速成長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運用》

在軸心式編碼階段,作者又抽象概括出三個主範疇,分別為厚積薄發成長(AA1)、柔道運勢發展(AA2)和動態學習完善(AA3)。厚積薄發成長是由成長、時機、自知、移情4個範疇以及厚積薄發、經驗、快速成長、資源吸附、資源集聚、尊重對手、社會責任、速度制勝、整合、感恩、資源外取、快速擴張、創新13個概念構成;柔道運勢發展是由獨行、柔道、造勢、追隨4個範疇以及攀附、捆綁、迂迴、借勢、跟隨、模仿、立異、首創8個概念構成;動態學習完善是由融合、架構、學習、文化4個範疇以及講習、培訓、外派、借鑒、認同、組織設計、架構調整、人力管理、價值觀、理念10個概念構成。

在選擇式編碼階段,通過對時機、成長、追隨、自知、移情、柔道、獨行、融合、架構、造勢、學習和文化這12個範疇的繼續考察,尤其是對厚積薄發成長、柔道運勢發展和動態學習完善這三個主範疇及相應副範疇的深入分析,同時結合原始資料記錄進行互動比較、提問,發現可以用厚積薄發、柔道運勢、學習型高成長(AA)這一核心範疇來分析其他所有範疇。

貢獻

紮根理論在質化研究中吸收了量化研究的優點,以嚴謹的、系統的研究程序,運用演繹歸納法來解決質化研究存在的缺乏推廣性、複製性、準確性、嚴謹性與可驗證性問題,在質化研究中實現研究的「科學性」[6]。

不足

1.難以形成宏觀的理論

理論有「大理論」「小理論」,從適用層次上看有微觀、中觀和宏觀理論之分。紮根理論研究方法通常在普適性上升到微觀層次後就達到了理論飽和狀態,不能繼續吸收材料擴大理論的普適性了,充其量只能到達「中觀」理論層面,不會有較強的普適性。

2.對理論的可信性難以控制

對於將訪談文本數據作為紮根理論的研究資料依據,仍存在著爭議。一些學者認為紮根理論研究的被訪談對象可能會受主觀因素影響,提供失實的數據。同時,紮根理論的資料數據都進行主觀、事後的分析,必然導致可信性的缺乏。因而在對理論的可信程度需要做很嚴密的演繹的情況下不適用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3.對研究者自身素質的依賴過強

在實地工作時,研究者每天須面對大量的新資料,很難立即著手整理,以建構下一階段的理論

在研究情境的壓力下,通常只允許研究者發展概念,很難真正達到一種理論的地步。由於過於依賴研究者概念上的技能,難以在資料的客觀性和研究者的主觀涉入之間得到很好的平衡[7]。

參考文獻

  1. GLASER B G,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Research[M].Chicago: Aldine,1967.
  2. 賈旭東,譚新輝.經典紮根理論及其精神對中國管理研究的現實價值[J].管理學報,2010,7(05):656-665.
  3. 陳向明.紮根理論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9(04):58-63+73.
  4. 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291-292
  5. 李志剛,李興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長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運用[J].管理科學,2006(03):2-7.
  6. 何雨,石德生.社會調查中的「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探討[J].調研世界,2009(05):46-48.
  7. 吳亞偉.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9):20-21+78.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