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指,內地沒有直接治理香港的政治和法律資源

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示威風波已持續2個多月。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香港必須保持高度自治,「一國一制」當前是完全不現實,內地沒有直接治理香港的政治和法律資源,若取消香港高度自治,香港的整個社會運行邏輯都需改寫,意味巨大的治理風險,包括香港很可能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些風險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但底線是不能與國家在政治上對立,籲香港的反對派開展建設性的「反對派政治」探索。

環時社評指,取消香港高度自治不符國家利益。 環時網頁截圖

文章以題為《就維護香港高度自治說些大實話》,指香港的「騷亂」持續了十多周,想回到香港高度自治的原點,為整個局勢注入冷靜 。文章強調香港「高度自治」必須保持,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實事求是,也是唯一可行的原則。「一國一制」在當前是完全不現實的,中國內地沒有直接治理香港的政治和法律資源。如果取消「高度自治」,將意味著巨大的治理風險,包括香港很可能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這些風險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環時社評指,香港保持高度自治是唯一可行原則。 資料圖片

文章強調,香港的高度自治不能導致跟國家政治上的對立,這是「一國兩制」原則的底線,香港不能夠選出一個跟中央政府對抗的人做特首,呼籲香港的反對派理解國家的做法,調整他們的政治活動策略,開展建設性的「反對派政治」探索。

社評又指,由於兩地政治制度不同,香港一些人在政治上不信任內地,導致一些激進表現的出現,而國家就試圖抑制,但香港的反對派為了政治利益致力擴大這種隔閡,加上西方輿論的支持,令一國兩制的「隔離牆」附近越來越敏感,直到變得不可收拾。

社評以推動國民教育為例 ,指這是香港回歸後應該做的,但就變得很敏感,很多類似的摩擦共同構成了嚴峻的現實。

社評指,內地民意基本是希望看到香港保持在資本主義制度上形成的原有社會風貌,與此同時,香港跟內地是高度的利益共同體,最不希望看到香港因為動盪而走向衰落的是內地社會,希望香港廣大市民對內地社會這一真實善意瞭然於胸,不為任何蠱惑和挑撥所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