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聯:天雨大,不潤無根草;

  下聯:道法寬,要度有心人。

  相比於其他宗教,道教非常“高冷”,很少主動傳教。因爲,道教崇尚“自然而然”,崇尚“無爲”。

  所以道教認爲,天上的雨再大,沒有根的草也吸收不了雨露的恩澤;道法再廣大,也只能等人有了念頭才能度化。

  也正因爲這種強調“有心、機緣”的傳教觀念,所以古人才有了“道化賢良”的說法。

  而這個有心,其實並非難事,機緣也並非難得,您點進了這篇文章,便是一種有心,一種機緣。

  貳

  上聯:天地無私,爲善自然獲福;

  下聯:聖賢有教,修身可以齊家。

  道教堅決反對將“道”人格化,認爲“天、地、道”都是沒有任何感情的。道教入門經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就說: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所以,只要你勤懇努力,遵從自然規律,必然獲得福報。

  而且,道教提倡“人道不修,天道遠矣”,反對拋棄妻子的盲目出家,強調人在修行的同時,不能忘掉自己應該擔當的家庭和社會責任。

  而且,個人的修行和家庭擔當很多時候並不矛盾,修好了自己的德行,還怕自己的家庭不夠和睦?

  叄

  上聯:利鎖名繮,籠絡許多好漢;

  下聯:晨鐘暮鼓,驚醒無限癡人。

  遍觀歷史,審查當下,多少英雄好漢,癡男怨女,都敗在了過分的追名逐利上。

  在古代,多少帝王急於求成,結果落了個過猶不及?更有不少英雄沽名釣譽,最後身敗名裂。

  在當下,更有不少好男好女,爲了博名利炒作自己,到最後又得到了什麼?

  肆

  上聯:福地名山,無點真心難到此;

  下聯:蓬萊勝蹟,有些誠意自可遊。

  名山大川,必然路途遙遠,山路險峻。如果不是真心想去看看風光,你怎麼會來這樣的地方?但是,你的誠心和努力,會讓你看到人間仙境,會讓你得到回報。

  人生亦然,時光無法倒流,你除了前進別無他法。既然如此,何不懷着真心誠意,去飽覽人生的絢麗?

  伍

  上聯:舉步艱危,便把腳跟立穩;

  下聯: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

  在山上行走,到了舉步維艱的險要地方,要腳踏實地,不能隨意跑跳;到了山的高處,置身萬丈之上,更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現如今,很多人遇到困難手忙腳亂,往往欲速不達;更有人取得成就便張揚膨脹,到最後跌的更慘。

  這些智慧,值得當代人學習。

  陸

  上聯:小憩自然涼,何幸今生來福地;

  下聯:登臨勿謂苦,會當絕頂看朝陽。

  人活在世上,本就是一種福氣,譬如在山間行路,只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自然覺得涼風習習,樂趣無窮。

  人世的辛勞又有何苦?譬如登山,只要堅持不懈的登臨,你就能登上山巔看到光耀奪目的朝陽。

  柒

  上聯: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下聯:扶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

  如果你心存惡念,無論怎麼燒香磕頭,也沒有用,如果做了壞事,早晚還是要遭到報應;

  只要你的心境和言行光明正大,見到神仙,不去參拜又有何妨?

  很多宗教都有“信仰救贖”的說法,認爲只要信教,或者禮遇神靈、尊敬宗教人士,可以得到救贖,洗刷罪孽,得到善報。

  道教教義強調嚴於律己,寬以律人。不僅沒有信仰可以洗刷罪孽的說法,反而認爲入道之後,要更加爲自己的惡念、惡行負責,因爲身爲信徒,理應要有更加嚴格的道德自律。

  對待普通人,道教並不把信教與否當成評判善惡的標準,無論你信教與否,信什麼教,與你本人的善惡都沒有關係,與你要承擔什麼樣的結果更沒有關係。

  因爲“道”只遵循自然規律,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不會因爲你的尊敬和信奉就會對你有所偏愛,也不會因爲你的不瞭解和不認同就對你產生憎恨。只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遵循自然規律,自然能夠得到福報。

  捌

  上聯:事在人爲,休言萬般都是命:

  下聯: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

  當今很多人迷信“易學”,動輒看看手相,看看面相,看看生辰八字。這些東西是否靈驗,咱們另當別論,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能體會“易學”的真諦,算命之後,彷彿大勢已定,或者高枕無憂,或者唉聲嘆氣。

  其實,“易”原本就有“變化”之意,漢代人更是將“易”理解爲上日下月,寓意日月變換,所以表示“變化”。“江山易主”、“移風易俗”,這裏的“易”都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易學”是一門變化的學問,事在人爲,無論占卜的結果如何,任何事情都有變數。

  下聯是老生常談的內容,境由心造,知足常樂。

  玖

  上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下聯: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幅對聯闡述了道教的世界觀,可以說是道教的終極智慧,流傳度也十分之廣泛。上聯下聯,都出於老子的《道德經》,即使你沒有接觸過道教,也一定聽過這兩句話。

  道教認爲,宇宙誕生,出於“無極”,也就是“一”。“一生二”,就是“無極”生出了“陰陽兩極”,陰、陽開始接觸,綜合之後,又出現了中間形態,於是,宇宙萬物就這麼誕生了。值得一提的是,銀河系的俯視圖,正是一個“太極”。

  下聯則說:地遵循天,天遵循道,而道遵循着自然。歸根結底,時間萬物的起源、變換,都是自然而已。

  這不僅僅是一個世界觀,更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智慧。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必然是先產生一個念頭,隨後進行正反兩面的糾結,最後有了中間路線才得以更好的付諸實施。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是如此,這邊是“道”,便是“道法自然。”

  如果剛有念頭就去做,那叫魯莽;反覆糾結得不出結果,那叫優柔寡斷。這兩種做法,都不合乎“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其實道無處不在,存乎萬物之間,既簡單易懂,又“玄之又玄”。

  人生百態,世間萬物,莫過於此。領悟這四個字,定能成就非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