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每一次去 香港 ,都是因爲要在這裏轉機,而匆匆而過,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好好的停下來感受一下 香港 的美。而這次,藉着爲剛拿到手的全景相機拍攝素材的機會,終於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香港 這座繁 華城市 的各種美態。

  因爲這次去的目的是爲了拍攝,所以去之前,找了很多關於 香港 的攝影作品,圈了幾個比較想去的,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個便是旺角。

  關於旺角,在很多電影中早已聽過它的名字,好吧,其實 香港 很多地方的名字早已聽過,誰叫港片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是那麼的有影響呢,我們都是看着港片長大的孩紙。

  而對於旺角的印象,大概都是這樣的吧:熱鬧擁擠,狹窄的街道,密密麻麻的招牌,當然還少不了警察和小混混。而這次來到亞皆老街,一出地鐵我便感受到了那種撲面而來的老 香港 氣息。

  這裏有熟悉的老舊招牌,上面早已刻滿歲月的斑駁;這裏的街道果然狹窄,兩旁都是林立且琳琅的店鋪;這裏一如電影中熱鬧,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對於外地人來說,在這裏感受到的皆是新奇,是 香港的老舊時光,而對於很多 香港 人來說,這裏充滿了他們的青春時光。舉着DuxCam M1全景相機,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頭,也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呢。

  香港 作爲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色彩和成就其實已經毋庸多誇,不經細看。看看旺角,想想它的過去,掙扎和奮鬥的艱辛、華人的傳奇和隱痛,甚至人生歲月的雲淡風輕,也許都好過那些浮光掠影高樓大廈的虛幻和輕薄。

  在這裏要用自己的慘痛經歷來做一個愛心的分享:各位出去支着三腳架拍攝的朋友們,請切記,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向上面照片中的我這樣,這樣才能保證你的設備不用遭受到損失。

  在旺角老街拍攝的時候,我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當時我把設備架好在路邊,人站在一米遠處拍攝。 香港 不管什麼地方都人潮如織,這一點相比去過 香港 的朋友都有很深的感受。而當我在專注的拍攝時,兩個路人從機器旁路過,相談甚歡,注意力都被彼此的言語所吸引,完全沒有注意到我駕在旁邊的設備,於是,可以預見的,我的整個設備被撞到。

  ...

  不過還好的,我當時離得不遠,被撞到時反應了過來,在落地之前接住了全景相機,但是三腳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隻腳都被踩得彎曲了。

  當時真的很生氣,但是又無從罵起,更讓我生氣的是,兩位年輕的朋友對此毫無表示,裝作如無其事的樣子走掉了。

  呵呵。

  香港 除了人多,車輛也多,交通工具也是形形色色,樣式不同。除了那些看起來酷炫的雙層大巴,在旺角的一條老街上,我們還遇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巴士。

  香港 地節奏很快,這些流水般停靠和離開的小巴士,爲了趕上這樣的節奏,停靠得都井然有序。或許從下面看,看不出有什麼奇特的地方,但是站在天橋上面往下望,你會發現,這裏存在的秩序美以及色彩美。

  這些車頂都是粉紅色的小巴士,一列列排列整齊停靠在路邊,對於有強伯症的人來說,一定會覺得很舒爽吧。

  再來說一說另一種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港鐵吧,這幾天在 香港 ,基本上把港鐵的幾條線都做了個遍,光光只是乘坐港鐵的費用,都要把我給坐窮啦。

  港鐵目前有11條線路,基本上覆蓋了整個 香港 的心臟地帶,快捷、安全、可靠。初到 香港 之時,看到繁複的路線圖,差點沒暈過去,做了幾次之後慢慢的熟悉了。但是有一點不得不吐槽的是, 香港 的地鐵費用真的貴,而且有一點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有時候坐很多站,價格很低,有時候只坐一兩站,卻很貴。

  後來才知道,港鐵是按站數和距離綜合計算的。

  不過港鐵確實快,基本上是一輛接着一輛,等待的時間很短,另外,很多站點的建設都很有特色。

  不說那每個站臺外面牆壁上寫意的每個站點的名字,站點的色彩和裝飾很多都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 照片中的金鐘站,牆壁就非常有意思,顏色淺淡,一個個格子構成了二維碼,當然,我沒有掃過,不知道掃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內容,有興趣的可以掃一掃哦。

  不過 香港 地鐵真的很擁擠,特別是高峯時期,人山人海也不過分,很多時候,都要等好幾趟車才能擠上去。

  每次去一個地方旅遊,都會去當地的有特色的一些店鋪感受一下當地的文藝氣息和閒暇時光,在旺角拍攝了很久之後,便搜索了一下 香港 哪裏有網紅店鋪,然後“熱心網友”告訴我,歌賦街哪裏都是網紅店,於是我便興沖沖的去了,但是,卻一家網紅店也沒有見到,甚至那種輕慢的店鋪都沒有看到。

  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在這裏邂逅了幾面很有特色的塗鴉牆壁。對於塗鴉,我一向是比較感興趣,因爲其中有很多充滿想象的地方,並且大面積的視覺衝擊也能給我帶來很好的視覺享受。此前在 美國 的 舊金山 和 內華達州 的街頭上,看到過很多這樣的街頭塗鴉,非常的喜歡。

  所以對於這意外之喜,也是覺得非常的幸運,雖然生活在 香港 的人,腳步和節奏普遍的匆忙,大多數都忙碌於生活和工作,但是那些屬於藝術的閃光,在這座城市中,也是從來不曾暗淡。

  如果說前面去的旺角是一個能夠代表 香港 人文氣息的地方,那麼後面的這幾個,便是充滿了建築美學的神奇所在吧。

  香港 地少人多,多高樓大廈,被稱爲石屎森林,形容起摩天大廈層出不窮。

  或許對於這一現象,當地的居民早已習以爲常,但是對外來的旅客來說,大都覺得挺神奇。這些林立的高樓大廈也會造成很多讓人稱讚的建築美學, 比如 怪獸大廈。

  怪獸大廈真正的名聲大噪,是從 好萊塢 電影《變形金剛4》在這裏取景之後。

  怪獸大廈是由五座大樓——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及海景樓5幢大廈拼合而成。這組樓羣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開 始興 建,建築學界一向譽之爲“巨廈”。其最大特色就是人口極度密集,5幢大廈共有2243個單位,可住逾萬人,相當於海外不少國家一個城市的人口。

  站在幾棟樓的中間,擡頭向上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幾座高樓鎖圍城的一個閉合天空,有鳥匆行而過,留下其中的蔚藍天空。其次撲面而來的,便是上方四周密集的房屋所帶來的壓力。

  深層次的去想, 香港 光鮮靚麗的外表之下,壓迫感如此強的大廈背後,有很多本地人爲買樓感到很大壓力,都快透不過氣來。甚至於,曾經有個攝影師想拍一個燈火通明的海山樓畫面,卻發現等到晚上10點多,有的戶主都沒下班回家。

  香港 小市民的生活確實不易。

  去的時候這裏已經聚集了蠻多來此拍攝的遊客和攝影師,不過比較運氣比較好,佔到一個很不錯的機位。拿出DuxCam M1,用一個小型的三腳架固定好,便開始了在這裏的拍攝。

  話題回來,再說一下怪獸大廈吧。怪獸大廈是當年 香港 流行的綜合用途建築,就是樓上是住宅,樓下擁有各式各樣的小商鋪這樣的形式。時至今日, 香港 人的生活方式改變,這種綜合用途型的建築已是越來越少。而像這種能夠追憶老 香港 味道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想, 不僅是爲了這裏神奇的建築造型,僅僅只是爲這裏的氣氛,到了 香港 ,也應該去感受一下的。

  而說到建築的美和壓迫感,勵德邨也是一個好去處。

  這裏有四幢圓柱形的高樓,這可能不算神奇,而讓人感受到視覺衝擊的,卻是那一層層環形陽 臺中 間的天井,蔓延向上,延伸向無限天空的天井。

  站在樓頂向下拍的時候,我的腿都軟了,脊背發麻,手也有點抖,很怕一不小心,手機就掉下去了。很遺憾,這次去因爲偷懶,沒有 帶廣 角,很多東西都沒有拍出該有的感覺,甚是可惜。

  在這裏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去這裏樓裏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擾民,畢竟這是私人住宅地。我們在勵德邨拍攝地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真的很無奈,這個地方拍照真心不錯的,用手機拍完兩張,準備拿出DuxCam M1全景相機來拍攝的,剛架起來三腳架,就被人打偶的保安趕走了。

  當然,我們並沒有大聲的喧譁之類的,只是因爲這裏是居民樓,不允許私自進入而已,在最後的這裏的物業讓我們來之前,我冒死衝到窗戶旁邊,拍下了對面的高樓景象,然後在我們雙方的交鋒下,和我的懇求無果之後,敗退下來,也是囧...

  當然, 香港 除了這些讓人感到壓迫的高樓建築,也是有一些小淸新的地方的, 比如 彩虹邨,就是一個充滿了唯美浪漫氣息的地方。

  彩虹邨真的是一個充滿浪漫氣息和詩情畫意的地方,這裏的建築都是都是各種暖暖的顏色,這裏的路也是按照彩虹的七個顏色排列的:紅梅路,橙花路,黃菊路,綠柳路,青楊路,藍鍾路,紫葳路,充滿詩情畫意。

  這裏的最佳拍攝地點是停車場等最上層,這個位置其實是一個籃球場和公共休閒區域,但也是視線最好的制高點。平時這裏除了不少人在打籃球做運動外,剩下還有不少就是拍照旅遊愛好者了。

  周圍的色彩已經夠斑斕了,在加上籃球場地面的斑斕色彩和四周低矮的圍牆,清新自然的花圃和座椅,怎麼看來都是一個充滿了浪漫氣息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