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顯示輸液時長2649小時。

近日,貴州凱裏患者文光英在凱裏市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住院23天后出院,結賬清單總計9萬餘元,當中還顯示住院輸液時長達2649小時,家屬對此提出了質疑,雙方協商一直未果。

住院花費9萬餘元

2018年1月29日,文光英家屬蔣先生向記者反映,患者文光英是自己的母親,已經80多歲。她身患慢性腎衰竭於2017年12月6日住進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腎內科。

2017年12月29日,經過23天住院治療後,患者文光英出院。但拿到結賬單上顯示,患者住院費用總計94372元,經醫保報銷後仍需向醫院繳納4萬餘元。

雖然繳了費,但蔣先生認爲其中幾個數據不符常理。

23天輸液2649小時

蔣先生對一項長達2649小時靜脈輸液的收費項目感到很疑惑。

該欄收費項目名爲"靜脈輸液(使用微量泵每小時+1元)",單子顯示:病人用泵輸液時長2649小時,收費2649元。

"住院總時長都沒這麼久",蔣先生說,母親住院共計23天,如24小時都在輸液的話,總時長也僅爲552小時。蔣家人認爲清單上這莫名多出的2000多小時存在"貓膩"。

同時,記者還在這份清單上看到病人住院期間,規格爲100毫升0.9%氯化鈉注射液使用了349袋;輸血139袋,輸血費37530元。

蔣先生表示,對於上述這些救治措施、用藥劑量和產生的費用難以理解。

屬多泵輸液累計時長

2月13日,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院方回覆:患者所有用藥均有醫囑可查,當中並無不當之處。

"院方很重視病人家屬反映的問題",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紀委書記徐勇介紹,自收到病人家屬的投訴後,醫院紀委專門成立了調查小組對此一一覈查。調查結果顯示,患者文光英整個救治過程不存在家屬所描述的"貓膩"問題。

腎內科副主任黃社全告訴記者,病人是一名尿毒症患者,長期在該院接受透析。2017年12月6日因病情加重急診收入腎內科住院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的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科室對症治療。

關於微量泵、氯化鈉注射液和輸血的使用均根據病人實際情況而進行,其中微量泵的使用時綜合病人的實際情況、體質以及藥物種類而採用,其目的是準確控制輸液速度,使藥物勻速、用量準確並安全地進入患者體內。因患者在液體輸入時採用了多個微量泵同時輸液,2000多個小時屬累計輸液時長。至於氯化鈉注射液和輸血都是按照病人的實際情況而實施的救治措施,當時醫院系統就已如實記載。

雙方協商未達成一致

據記者瞭解,雙方已多次就病人用藥劑量、醫療費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溝通和協商,均未達成一致意見。

院方表示,病人家屬提出的質疑可以理解,但蔣先生在協商過程中的異常舉動是導致雙方難以達成一致,幾次的談話中蔣先生都有對醫務人員語言粗暴,肢體接觸和臆想的胡言亂語狀況。

"還拿着刀到醫院來了",醫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2月5日蔣先生再次來到醫院時還亮出刀具,因此蔣先生還被凱裏市城西派出所帶走。

採訪中醫院工作人員表示,蔣先生作出的質疑均可理解,希望患者的其他家屬前往醫院對相關問題一一協商覈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