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帝都的著名三甲醫院,第一次去看病的時候掛的普通門診,給我看病的是醫生A,後來隔了一段時間回去複查並決定手術,於是掛了專家號,給我看診的是副主任醫師B,之後檢查手術一切正常,但是後來拿到病歷發現給我手術的醫生B簽的是醫生A的名字,連給我開的假條都是醫生A的名字和章,我好奇查了一下發現醫生A一週裏既有普通門診又有專家門診,而且也是副主任醫師。並且發現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裏掛號的話是沒有醫生A的專家號選項的,其他專家號醫生(包括醫生B)都是有單獨的照片點開就是出診時間,還有就是醫生B給我做完手術以後從一週三次專家門診減為了兩次,有沒有專業人士給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情況?


我想除了排班的原因,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考慮:

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專家的診療,專家少一些收費。

我是瞎猜,我不是醫生。

謝邀


1:醫生B的執業資質未註冊在該醫院。

(包含正在註冊、正在轉注、多點執業)

2:首診負責制:第一次診治的醫生負責。

(此條建立在AB同屬同一醫療小組)

3:至於專家門診的增加和減少,屬於院內各科室自主排班安排,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可循。


一般醫院副主任及以上職稱就有資格排專家門診了,但有時候也會排普通門診,尤其是現在大醫院醫生學歷基礎高,沒幾年就升副高了,普通門診還得有人上,這個很多醫院都這樣,不用多想。

至於B用A的處方章並且簽A的名字,這裡面多少有些內情,但不用緊張,基本跟診療無關。可能存在的原因很多,隨便猜測幾個。

有的回答已經說了,B醫生的註冊醫院不是該醫院,這個是可能的,醫師轉註冊說複雜不複雜,說簡單不簡單,尤其跨省的話,七七八八的程序能跑不少趟。這期間已經要開始幹活了怎麼辦?用別人的名字。

還有一種可能性,主管部門規定,三級醫院升職稱前要對口支援一年,下鄉,下社區,乍看也甚合理,但每年派大批量醫生支援基層,人員上真心調配不過來,於是會出現,不定期去所謂支援的單位應個卯,實際還是在自己醫院幹活的情況,但這要隱藏形跡,用別人的工號。

也還有各種可能的可能,總之,診療無差錯,就別擔心其他的了。


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我也知道醫生是輪流坐診的呀,比如一個醫生每週出5次診,週一、週四出專家,其他時間都是出普通門診


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

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能真正解決病人身體健康的纔是好貓。

但不管是是專家醫生還是普通醫生都是去看病去了,沒有一個是解決病人身體健康的。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專家號比普通門診號要少很多很多,相對來說,每個患者要分到的時間會更多。往往普通門診說不上話就給你開單子讓你去各種檢查了,專家門診你可以問的更詳細一些,畢竟時間充裕一點


這難到不是惠民政策嗎?如果可以全部是專家號,誰還不願意

很正常,可能是醫院的排班制度。無須多慮,不要說同職稱的醫生會出不同門診。就是同一個醫生,上午和下午會出不同的門診,掛號費也不一樣,比如上午特需專家門診,下午普通專家門診。都是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安心看病,相信醫生。


還有同一個醫生既出普通門診也出專家門診的呢。沒啥,排班而已。還有上下級制度,同一個職稱的醫師可以互為上下級。


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回答你,其實無所謂,好好看病,儘快恢復就好,醫患之間需要的是信任,不是瞭解,因為你買汽車不需要了解汽車是怎麼做出來的,好開就行,對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