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移民潮?

(網上圖片)

本港生活指數持續高企及近半年發生社會事件,港人離開香港移居珠三角大灣區及新加坡、臺灣和日本增幅不小,同時亦購買當地住屋,成為主力買家。

近一年多,環球貿易戰波及全球,香港無可避免遭到衝擊,部份港人已無心戀戰,有意移民離開;再加上近半年有社會事件發生,部份港人覺得香港前途更困難,加快移民速度。恰似1997年之前,港人移民之風又起。

(網上圖片)

自從貿易戰造成香港謀生困難,工作崗位不及以往穩定,早已引起部份港人移民之心。本港社會事件發生半年以來,打算移民離開的港人明顯增多,購買移民目的地樓盤的投資移民個案大幅增長。

熱門地點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及新西蘭等移民門檻比較高,部份移民家庭退而求其次,將移民目標指向亞洲臺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不少港人都是以投資移民方式購買當地物業作為移民途徑之一,移民顧問公司生意興隆,購買海外樓盤的個案大增。

(網上圖片)

亞洲地區的樓價不高,港人比較容易負擔,財力可以應付得來。其中臺灣是本港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人數比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香港生活指數太高,部份港人亦感覺難以承受,所以,亦有一些人移居至珠三角的大灣區,人數增長亦不少。他們亦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大灣區置業,地產代理的生意及查詢亦大為增多。

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的港人數目不少,只佔本港750萬人口一個很小數字,應不會動搖香港經濟基礎。

(網上圖片)

移民家庭不少要賣掉港樓纔有資金移民,個別業主要主動減價方能賣掉單位套現,間歇性地會見到有業主減價以至劈價出貨,以求迅速取回資金作日後之用。

儘管有人賣樓,但本港樓價在低位持續有承接,未至於全無買盤支撐而市場失控。本港樓市交投依然十分有秩序,加上不久前政府放寬1,000萬元以下私樓住宅按揭保險。形成有更多買家支持樓市,樓市交投並非買賣兩閒,運作相當順暢,加強了樓市的承接能力。賣樓之後的移民人士,亦得以套現買入移民目標地點的樓盤,作為將來居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