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基層羣衆說真話、辦實事""走到哪記到哪,百姓反映的問題和情況都記""多到羣衆中走走看看聽聽,寫出來的議案、建議才更接地氣"……今年全國兩會,一些人大代表暢談履職心得,責任意識令人感佩,人民情懷感染人心。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體現着我們的政治優勢。把時針回撥到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一位作家拿到紅色選票,激動地寫下"我的心差不多要跳了出來";有代表用"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來形容"工人也管起國家大事來了"。在新聞記者的見證下,從車間、田野、礦井、海岸等各方走來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60多年過去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日趨完善,以更民主的選舉、更廣泛的代表、更健全的法治,推動中國政治文明不斷抵達新的境界。

" 名非天造,必從其實。"民主的形式豐富多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固定模式。如果一味照搬照抄,只會拘泥於刻板,甚至水土不服、名不副實。民主的真諦,在於保障人民當其家、作其主,就是要如實反映民生民情,讓羣衆說了算、得實惠,解決他們關心的現實問題、治理難題。說到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爲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築牢了根基,讓羣衆享有了持續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讓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成爲政治運行的基本邏輯。

一家外國媒體曾如此反思:以往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西式民主,到現在已經只剩下選舉這個外在形式,其有效運轉正面臨缺少制度保障的困境。好的政治沒有捷徑,形式與實質、當家與作主,不應是"兩張皮""平行線"。既充分保障政治權利,又有效增進民生福祉,纔可謂符合時代精神的制度設計。在全國兩會的現場,人民當家作主絕非抽象、玄妙的概念,更沒有停留在口頭、止步于思考,正生動體現在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各個環節,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 爲人民幹事是天職、不幹是失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閃耀着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理念。提高個稅起徵點、降低流量資費、降低景區票價……現實中,羣衆的關切、代表的熱議,都得到了真誠而務實的迴應。今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日俱增,民意在哪裏生長,代表就應在哪裏活躍。激揚人民情懷,反映人民心聲,就能凝聚衆智、破解難題,不斷增強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毛澤東同志曾在《湘江評論》中疾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主人翁"。多一些"主人翁精神"、多一分參與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能在共同歸屬與集體認同中,不斷完善、日臻成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