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01.JPG  

『飯香不怕巷弄深、情濃依然暖人心』這是我對鐵碳魂的印象,幾個年輕人齊心協力一起發展起來,都是很用心地做,做出顧客喜歡吃的飯菜來。當天氣漸漸轉涼,是全民追捧火鍋的季節,圍著熱呼呼的溫度,告別身體的寒氣,吃一頓豐富的山珍海味,不枉這場暖心的豐收,鐵碳魂也在此時展新店,要帶著熟門熟路的饕客們一起泡湯。

 

ty02.JPG  

中壢客運總站旁的老舊街道,早期這裡是中壢著名的西服街,因為物美價廉讓不少上班族與學生都來此訂製衣服,如今隨著成衣的蓬勃讓街道逐漸蕭瑟,新的商機卻也讓此地生生不息,《鐵炭魂湯屋創意鍋物》就位於此處。

滿大街都是火鍋店,這家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好吃的秘訣就在於不使用人工調味料,保留食物自身的原味,經過反覆翻炒熬煮的提鮮,或許看起來沒什麼不同,吃進嘴裡就能感受到鐵炭魂湯屋的與眾不同。

鐵炭魂湯屋創意鍋物/中壢區永樂路312

 

ty03.JPG  

從玉米潮流旁的階梯上樓,樓梯的布置彷彿來到山城湯屋情調的感覺,牆面上有一篇落落長的入湯規則,除非是特別龜毛的顧客,否則那些規定其實也沒什麼。

 

ty04.JPG ty05.JPG  

入口風格像極了桑拿房,就連店員都戴起羊角帽,那金三順到底在哪呀?

空間不算大,老闆說20個人就擠爆了,鐵碳魂的常客肯定明白,拉進與顧客間的距離,人與人互動的和諧溫度,不油條,不僵化,適時給予顧客們親切的微笑與詢問,這些就是在鐵碳魂吃的人情記憶。

話說回來湯屋的廁所就藏在其中,看出來了嗎?

 

01.jpg  

吃火鍋得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想要品嘗好的食材,就必須找到適合的鍋底來搭配,當然如果只是想吃的開心,那就隨心所欲吧!這次想嚐嚐和牛的風味,所以點了原味鍋,另外加點一個藥膳辣鍋試試湯頭,正好組了鴛鴦鍋。

 

02.jpg  

點牛肉不要只會看中文名稱,還要懂得肉的品質,在此簡單分享自己的小小經驗談。日本和牛等級分為A1~A5(A5最高級,細分當然還有看產地),澳洲和牛等級分為M1~M9(數字越大油花越豐富),美國牛肉市面上則分為Choice/Prime,選牛肉除了看等級還要看部位,並非貴就好吃,依個人喜好找到自己喜愛的部位,才能成為真正的鍋宴高手。這次選了黑毛和牛時裝(去骨肩小排)

 

03.jpg  

豬肉幾乎天天吃,所以一般的豬肉片實在吸引不了我,不過松坂豚富有口感,伊比利豚則是豬界的天蓬元帥,另外店家推薦紅櫻豚,對於無法吃牛肉的食客可以嚐嚐這幾款豬肉。

這次選了開勞斯萊斯的伊比利、西班牙松坂豚、環肥不瘦紅櫻豚。

 

04.jpg 05.jpg  

如果你有選擇困難症,老闆也設計了幾款套餐,看是想要大口吃肉還是大啖海鮮,或者將山野田間水裏的美味全部都放進這一鍋,一鍋通吃就是滿足!

 

06.jpg  

如果你點了鍋,又對某些食材情有獨鍾,可以參考單點項目。

這次點了純手工花枝漿、藍鑽蝦、日本生食干貝。

 

ty06.JPG  

在湯屋吃鍋,每份套餐都還有前菜與餐後點心,當天是烤生蠔&青梅冰沙。

 

ty07.JPG ty08.JPG  

通常飲料、醬料區我都是簡單帶過,但這次我倒想多說兩句。湯屋除了有收費飲品or酒,也提供免費的飲品(決明子茶/綠茶/開水),決明子茶順喉去膩,綠茶像極了茶裏王的綠茶風味,都不錯喝。

湯屋的醬油帶有甘甜的果香,沙茶醬更有著XO醬的風味,就連平時不愛醬料的我都忍不住蘸了幾回,老闆在細節上真的相當用心。另外有人可能好奇火鍋店為何要準備玫瑰鹽?是擔心湯頭味道太淡嗎?其實品嘗好的肉片就像吃牛排一樣,涮過的肉片蘸點鹽提味最能嚐出肉質原味。

 

心情前菜

ty09.JPG  

肥美的牡蠣呈現水滴狀,在爐台上略為烤過再佐上紫蘇梅醬,連同殼裡的湯汁將整顆送入口中,嚐一口甜喝一口鮮,在嘴裡爆開的鮮美,就連胃口都爆開了。

 

ty10.JPG  

菜盤可以更換蛤蜊or鮮蝦or牛板腱肉,但火鍋本身已經是高熱量的食物,吃點蔬菜多少可以平衡一些熱量,所以兩份菜盤保留一份,另一份換成蛤蜊。

 

湯頭

ty11.JPG  

一個成功的火鍋,鍋底功不可沒,鐵炭魂湯屋的湯頭基底是用純海鹽與蔬果,熬製出一份寡淡的清香,成就食客味蕾的滿足,蘊含的味道真的可以把人的心都暖和了。另一款藥膳辣鍋,有著濃郁的當歸香,淺嚐湯頭感覺辣喉嚨而不辣嘴,食材在鍋中吸取湯汁精華,吃起來卻又是甘甜醇香的滋味,反倒不覺得辣,湯好,涮什麼都口齒留香。

 

ty12.JPG  

單點的干貝、藍鑽蝦以及菜盤換的蛤蜊,整盤看起來也是挺豐盛的。干貝是生食級的,肉質肥厚的干貝只要稍微燙過,不須熟透就可即食。蛤蜊肉質飽滿,藍鑽蝦緊緻Q彈,吃得底朝天就為這一口鮮,吃的好又不必擔心吃完會痛風,多好~
不過把海鮮丟入鍋中會讓湯頭變得鮮甜,如果想品嚐湯頭或是肉的原味,建議海鮮最後再下鍋。

 

黑毛和牛時裝

ty13.JPG  

澳洲牛肉與美國牛肉的差異性就是在於草飼與穀飼,據說會讓肉質的口感與風味有很大的不同,沒想到在和牛上也適用。多數的食客會將和牛形容成入口即化般的口感,不過湯屋的黑毛和牛時裝則是帶有嚼勁,油花分布均勻涮過後肉質不柴,在口中咀嚼更多了豐富的牛肉餘韻,神秘又內斂。

 

開勞斯萊斯的伊比利豚

ty14.JPG  

猶如大理石般的油花,很難想像這是印象中豬肉的模樣,上回在大魔吃過的伊比利豚猶如無骨牛小排般的軟嫩,油脂就像奶油般在口中化開。這次在湯屋吃的伊比利豚則有不同的風味,肉質細緻多了些嚼勁,不變的是依然能嚐到豬肉的醇鮮香甜,別輕易嘗試怕你迷上。

 

拉麵

ty15.JPG  

店家會先將拉麵燙過後再端上桌,所以只需要入鍋稍微吸一些湯汁的味道就可以撈起來,頗貼心的。不愛吃湯麵可以淋上醬油,感覺就像吃日本沾麵,或者是拌入一些沙茶醬就像乾麵,香氣飄三里,吃完想三天。

 

純手工花枝漿
ty16.JPG  

當日臉書打卡就送花枝漿,兩支手機正好送兩管^^

黏呼呼的花枝漿送入鍋中泡湯,吸飽湯汁的花枝丸口感綿密彈牙,鮮味滿溢口中,只需一口就讓人忘不了!

 

松坂豚&紅櫻豚

ty17.JPG  

松坂豚比較耳熟能詳,就是每頭豬只有兩片的豬頸肉,又稱黃金六兩,因口感彈脆不油膩,廣受到食客們的喜愛。

紅櫻豚倒是第一次見面,據說是美國培育出來的優質豬種,吃穀物天然飼養,因油花豐富均勻襯印著豬肉漂亮的粉紅櫻花色澤,深受日本人喜愛,所以取名SAKURA。紅櫻豚有著馥郁的肉香以及細緻的口感,其風味絕對可以征服老饕的胃。

 

食話食說
ty18.JPG  

鐵炭魂的料理工作室與湯屋我都品嘗過,兩家雖是不相同的呈現,共同的特色就是尊重原材料,而這樣的堅持需要時間去尋找懂它的人。

這陣子吃過不少鍋物,印象比較深刻的大魔,肉的品質真的沒話說(當然也反映在消費上),但充其量也只是肉的單打獨鬥;湯屋的肉質整體來說沒有大魔厲害,但與湯頭還有周邊的相輔相成,反而更能留下好印象,而且消費大概只要大魔的70%,滿足了肚皮還能省荷包。

最後的這杯青梅醋冰沙,暢快過癮,不過可別喝得太著急,否則大腦前動脈可是會抗議的
鐵炭魂湯屋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TH.syu.shabu/

 


喜歡我的分享嗎?粉絲團按讚有更多即時分享喔!。

犬屋11號 |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