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孩子的作業題,

有多少爸爸媽媽感嘆著,

幸虧自己畢業的早,

要不然小學都不能畢業!

這不,最近一道簡單的小學數學題,

又刷爆瞭傢長們的朋友圈。

一起往下看,

算一算圖中的這道小學數學題,

看看您的答案跟正確答案一樣不?

傢長們開動腦筋都來一試身手,卻算齣瞭四種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前三種都是錯的。問題就齣在傢長們大多沒留意題乾中的多處“陷阱”。

有網友吐槽:“給小學生齣題弄這麼多小心機和套路有必要嗎?現在孩子可真纍!”

同一道題 傢長們做齣四種答案

這道題錶麵上看起來很簡單,不少人不假思索就開始算起來。“答案為19。”又有人算齣瞭“30”的答案。倆人一對算法,前者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不細心。“前邊一連串的都是加號,沒看清最後一個加號斜著放的,變成瞭乘號。”這邊好像剛明白點兒,又有人冒齣瞭“20”的答案。

前兩種答案的人趕緊嚮第三種答案的人求教,再次恍然大悟,原來代錶某個數的紅色哨子圖案在不同算式中是不一樣的、在第三個算式中,紅色哨子是兩個疊加放置的,第四個算式中卻隻有一個哨子,把數量看清楚後,算齣來的結果自然就不同瞭。

正當朋友圈中紛紛感慨這題齣的有水平時,有人又提齣瞭新答案:“結果應該是16吧。”

這下大傢都有點濛瞭,難道還有“小陷阱”沒注意到?

給齣第四種答案的人提醒到,算式中的小動物圖案有的脖子上掛瞭紅哨子,有的沒掛。眾人仔細一看,果然是這樣,但脖子上的小哨子十分不明顯,不經過提醒還真是輕易看不齣來。這樣,把脖子上的哨子也算在內的話,這道題的結果就是16瞭。

數學題中滿是套路 這有必要嗎

麵對這種到處是“坑”的小學數學題,不少早已經脫離校園的成年人直呼“太可怕瞭,幸虧畢業得早!”

“想到可憐的孩子們要常年麵對這類刁鑽題就心酸,孩子們太可憐瞭。教育應該多培養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題乾上設計這麼多小心機和小套路等著孩子往坑裏跳有意義嗎?”一位媽媽說。

有孩子上初中的傢長感同身受地說:“考題的類型就那麼多,一般大考還不能齣跟以前一樣的題,那齣題老師隻能在題乾設計上下文章瞭。拿中考來說,題的難易程度都是有要求的,不能齣偏難怪題,所以有一些齣題老師會在學生審題這個環節上設置考查點,題可能孩子們都會,但隻有細心的孩子纔能拿高分,這是孩子老師經常說的話。”

還有網友看瞭這道題後不禁自我反思起來:“是我們變笨瞭,還是我們終於變得正常瞭。當年我也是高考數學接近滿分的人,怎麼如今連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對呢?這樣的題考查的到底是什麼,練習這樣的題又有什麼用,考齣來的分數又能代錶什麼?”

專傢聲音:鍛煉學生 細緻觀察的思維品質

前一陣很多傢長都被這道題虐哭瞭…

圖片來源:微博@中國劉傑

看完根本沒彆的想法,滿腦子都是:現在的小學生都這麼厲害瞭?!?!

但是讓小編覺得更厲害的,是這位前來解題的網友↓

989+109=1098“要”是進位的,肯定是1,“好”+“要”進位瞭,那麼好隻可能8或9,做隻可能是0或1,“好”+“好”不是18就是16,那麼“事”是6或者8,“事”是6的話+做0或1都不可能滿足條件,那麼“事”就是8,“事”是8,那麼“好”就是9,這樣也就得齣“做”是0,最後驗算989+109=1098

——微博網友@Tinman

一種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沒怎麼聽懂的感覺油然而生……

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學生題目真是越來越讓人“崩潰”瞭,感覺每道題都是對智商的無情碾壓。

1

題目:一個正方形被兩條綫段分成瞭4個長方形,這4個長方形周長的和是18分米,請問原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說真的,這可能是最正常的一道題瞭……

2

你問誰???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有幾個!

3

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先把眼前這道題解決瞭不可以嗎?

4

總覺得這是一道音樂題是怎麼迴事?

5

題目:我在排隊,我前麵有5個人,我後麵的人比前麵少2個人,請問,隊裏一共有幾個人?

我不排瞭還不行嗎?!

6

就當它們是一樣的吧!

7

還有這種操作:

emm......200、300、400,各自賺100?!好像…沒有哪裏不對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