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將軍莫過於楊再興、嶽雲,這兩個人都很有本領。熟悉嶽飛傳的人物,都知道楊再興乃是楊令公的後人,嶽雲乃是嶽飛的兒子,皇上喝號“金錘小太保”。嶽雲曾經錘死金彈子、銀彈子,在評書中非常厲害。

一、楊再興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楊再興本是盜匪曹成的手下,那時因爲兵荒馬亂,各地盜賊蜂起,曹成是湖東路那一段比較大的一個盜賊之一。紹興二年,嶽飛率軍前去平匪,在戰鬥中,“岳家軍”泰山壓頂,一路高奏凱歌。誰知道,這個曹成雖然很好打,曹成手下的楊再興卻很不好打。他首先在戰鬥中就砍死了“岳家軍”手下第五正將韓順夫。嶽飛大怒,責令韓順夫的副將去收服楊再興,誰知道楊再興反而馬踏嶽營,不僅衝破了嶽營,居然又砍死了嶽飛的胞弟嶽翻。但是楊再興一個人的驍勇無法挽回戰役的不利,他知道自己要利用有用之軀報效國家,最後他被岳家軍士兵追得走投無路,跳入深澗。因爲他殺死了嶽翻,所以軍士們都認識他,都痛恨他。大家就張弓搭箭,準備把他射成刺蝟,這個時候,楊再興忽然大喊:“我是好漢,當執我見嶽飛。”意思就是別殺我,綁着我去見嶽飛。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那個時候, 嶽飛正在招募有本領的人,畢竟國家的事是大事。因此嶽飛見到楊再興,不僅不記前仇,還親手解其縛,跟他說,咱們可都是同鄉,現在國家有難,我們要共赴國難,精忠報國。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麼嶽飛在這個時候能夠對於殺弟之仇不放在心上,饒楊再興一命呢?這就是嶽飛作爲一個大將的胸懷,在他的面前,家仇和國恨比,哪一個大哪一個小,他心裏很清楚。楊再興既然如此驍勇,他就需要楊再興跟他一起走上戰場,爲國家捐軀,那不是更有意義的一種死法嘛。而且當時,他們確實是兩軍對壘,各爲其主,楊再興能夠如此驍勇作戰,正證明他確實是對於戰鬥有幫助的一員幹將。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楊再興也是一條好漢,得到嶽飛這樣的寬容,從此忠心耿耿。他跟着嶽飛東徵西討八年之後,就到了嶽飛第四次北伐的郾城之戰,這是嶽飛跟金兀朮最後一場生死大戰,也是嶽飛的最後一仗,因爲嶽飛就是在第二年,紹興十一年遇害的。

在郾城之戰中,楊再興向嶽飛立下軍令狀,要提金兀朮之頭來見,所以他數次衝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金軍如砍瓜切菜,當時以悍勇著稱的女真騎兵,聞風喪膽,最後不得不退兵。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五天後,張憲率領“岳家軍”進入金兀朮所率部隊的臨潁縣,命令楊再興率領三百騎兵前哨小商河,結果與金兀朮的十二萬大軍劈面相迎。一般的人碰到十二萬大軍早就落荒而逃了,悍將楊再興再次單騎闖營,誓要活捉金兀朮。金軍箭飛如蝗,楊再興每中一箭,都折斷箭桿繼續衝殺,最後不幸馬陷小商河,被金軍射成“刺蝟”,但是他和他的馬依然在河中站立不倒。這一戰楊再興率軍斬金軍萬夫長以下上千,楊再興的三百精騎全數戰死,堪比斯巴達三百壯士力阻波斯皇帝薛西斯十幾萬大軍。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金軍逃逸之後,張憲在殘陽如血的戰場上找到了楊再興的遺體,火化之後,從中撿出鐵箭頭兩升有餘。

這就是著名的“血戰小商河”,這段真實的歷史,和評書、小說是一模一樣的。

二、“贏官人”嶽雲: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提到“岳家將”,首先得說嶽雲。評書當中那出“八大錘錘鎮金禪子”的第一大錘那就是嶽雲。小說中 嶽雲人小鬼大,面對前來抄家的哈密赤等人嶽雲果斷出擊,雖然年齡小,卻連傷金兀朮手下大將,後來更是牛頭山救駕,然後錘震金彈子銀彈子,成爲嶽飛手下八大錘的第一位。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不過歷史上嶽雲使的兵器不是錘,而是大槍,叫鐵錐槍,這鐵錐槍是一種長形的又能刺又能砸的重兵器,有80斤重,可見嶽雲的臂力確實驚人,有點像小說當中的雙槍陸文龍。在隨後攻打鄧州的戰鬥中,嶽雲又是第一個登城,但是嶽飛覺得給自己的孩子報功太多不好,所以隱匿不報,後來宋朝朝廷查清楚了,又給他補了功。從此江湖百姓就稱嶽雲爲“贏官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差不多就相當於“常勝先生”。嶽雲後來成爲嶽飛“背嵬軍”最重要的將領之一,而嶽雲有功不報,後來也基本上成了嶽飛的慣例。“背嵬軍”是當時“岳家軍”當中最精銳的部隊,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特種部隊,也被後世評爲中國戰爭史上五大精銳部隊(青州兵、白耳兵、白桿兵、玄甲軍)之首,最具有戰鬥力。“背嵬軍”名稱的理解頗多:一說嵬本指酒瓶,將帥的酒瓶必親信拿,故喻爲親信。一說是皮牌。還有一說是大將帳前的驍勇人。又說這是番語,嶽飛只是借用了這個詞。

正史上嶽飛手下最厲害的名將

嶽雲一直都跟隨着父親,作爲嶽飛的兒子,他得到的最特殊的照顧就是在嶽飛冤獄定讞之後,被迫跟隨嶽飛同赴刑場。那一年嶽飛39歲,嶽雲23歲。

可見,歷史從來都是那麼精彩,正因爲歷史本身精彩,所以塑造的英雄故事也讓人驚心動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