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地產策劃能力提升的肺腑之言,這篇文章裏沒有大道理與雞湯,就是本人多年策劃經驗的所思所想。如果你剛好從事策劃工作,希望你能沉下心來從頭到尾細細讀完。

如何提什自己的專業水平?所有人都迫切想獲知知識。工作中,很多人都會詢問有沒有專業性的營銷書籍推薦,面對這樣的問題通常我只能苦笑一聲。一是地產營銷書籍存量實在太少,二來太多內容晦澀難懂,不但不能給讀者解惑反而會給讀者造成心理負擔。

專業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工作是能力提升的最好途徑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工作中,才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短板。每一項工作都是對人們能力的考量,工作也是檢驗一個人能力高低的試金石。(只不過工作中的人與人是有天壤之別的,有的人是在用心工作獲取能力上的成長,而有的人是焦頭爛額工作只為賺取工資)

工作是最能夠快速提供養分的地方,在問題討論中學習,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與思考角度;在執行中學習,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策略修正,就是最好的成長。工作讓人能夠明白差距,也能彌補差距。但你必須保證在工作中,你不是一而再再而三重複著工作,而是在做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停不斷的觀察著身邊的同事

策劃高手,一定不是來自精深理論的研究,而是在實踐中悟道,在實踐中貼近事物的真相

對於專業的成長,切忌盲目追求速度、囫圇吞棗。許多新人都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成長要求,希望自己能夠在一夜之間成長為專業人士,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任何專業能力的成長,都是以理論和實踐為基礎的,雖然理論可以快速獲取,但大量的實踐是一定需要較長週期排布和消化的。所以,對於一心想快速成長的策劃人,最佳的方式,就是好好工作、用心觀察、多多思考、努力總結

帶著問題學習,記憶會非常深刻

最好的學習是帶著問題去學習。當我們在工作中面臨具體難題,可以利用各種資源,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只有在「無果」和「結果」之間進行對比,才能強化學習的功效,而有些成長印記一生難忘

因此,合理給自己制定成長計劃,帶著「問題」上路,「問題」是成長過程中的「明燈」,遭遇的問題越多,知識的邊界才會被照亮得越寬廣

學習需要循序漸進,不建議「跳級式」獲取知識。如果是助理策劃師,就從最基礎的知識積累開始,從撰寫文案、小型活動方案開始,別太「貪心」去鑽研諸如「營銷總綱」、「項目年度營銷策略案」等大型報告。因為過度學習挑戰,不僅不利於學習,而且還可能挫傷學習的興趣。

廣泛收集報告,學會剖析和揣摩

有人說,策劃是經驗的比拼,更是優秀報告佔有量的比拼,這話絕對是有道理的。許多策劃人的電腦裏儲存著成千上萬個報告。策劃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自己思考或者經歷的盲區。因此,一個優秀的同行報告,完全可能給你全新的啟發,甚至是全套的解決思路。

對於新人而言,首先要建立起自己搜索優秀報告與案例的渠道。報告的來源,無非有幾個途徑:

1.公司平臺。如果你是在廣告公司或者代理公司,那你進入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搞清楚怎麼「解鎖」公司的資料庫。現在的公司平臺上,基本都保留了公司曾經做過的項目案例,而且不乏經典項目案例,對於這樣的資料自然要先睹為快。一開始看不懂沒有關係,先給自己在腦海中留下個印象,等以後遇到某個棘手問題或者某個點「觸動」了記憶開關,那就再去閱讀,自然你就能夠看得懂、悟得透了

如果你在甲方,那就多多添加公司策劃人員的微信,多多向其討教方案,一個區域公司策劃人員不下幾百號,如果一個人能夠給你一個好的報告,那麼幾百個人給你,這個資料庫迅速就能夠建立起來。

建立起了資料庫就要將資料庫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整理,營銷策略的歸營銷策略、活動方案的歸活動方案、渠道拓展的歸渠道拓展......分門別類的好處就在於你後期調取資料時能夠最快速度檢索。

2.微信公號。其實研究官微可以從兩方面展開,一是研究同行對手,二是盤點回顧項目

同一個區域、差不多的地段與配套,競品差異化是怎麼做的?競品營銷推廣動作是最能看出來的。通過分析競品項目官微,反向推導出競品項目的營銷策略,這對於策劃水平與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現在所有項目都有自己的官微,官微的好處就在於一年到頭之後,你可以從頭到尾回顧一下自己項目這一年的營銷推廣都做了哪些工作,看看哪些文章閱讀量高,哪個互動小遊戲參與人數多,哪個事件營銷活動點贊數最多......盤點與回顧可以讓你對自己所做的營銷推廣工作有更加清醒的認知,這樣可以讓你在來年營銷推廣工作中能夠有所偏重,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而這也是策劃高手通常會做,但絕口不提的一項。

3.知識付費分享。有時候策劃人員有困惑與不解,而身邊又無人可以給出答案;有時候策劃人員需要一個地鐵包裝案例或者示範區活動案例,又或是小鎮項目研究報告等等,這些資料如果自己動手去找,可能要花去你非常多的時間。

策劃的日常工作本就又多又雜,如果你還在找資料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這就是典型的得不償失。你找來找去心急如焚都找不到的資料,可能就正躺在某個知識星球上睡大覺。時間是用來學習案例的,而不是浪費在尋找的過程中!!!!!

在本人所搭建的<房地產營銷訓練營>當中,就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策劃新人困惑不解的問題,星球上會有前輩高手給予解答;他們因為積累不足找來找去都找不到的資料,只要在星球上喊一聲,就會有人給予回應,並且為他們指導其中的關鍵步驟。同時在<房地產營銷訓練營的微信羣>中,還會應小夥伴的要求,邀請嘉賓做專題分享講解。

從一名小白到被公司人人認可並稱讚的策劃,我深知策劃人所走之路經歷的困惑、迷茫與無助。一個小小的難題就會難倒入行不久的小白,不是他不行而是他沒有看過、見過缺乏積累;能力上的欠缺所造成自信心的不足,就會讓一個策劃深深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了;領導分配下要看的案例,你花了幾個晚上時間去研究而無果,你夜夜失眠不知所措......

畢竟每一個策劃人都有自己擅長與精通的,也有盲區與不懂的。廣告公司出身的策劃,自然對廣告創意與營銷策略見長;代理公司出身的策劃,自然對市場分析、項目定位等有自己見解;而一開始就入職甲方的策劃,自然對營銷費用預算編算、費效比等知識非常精通。

每一個策劃都有自己的長項與短板,策劃的成長之路本來就是打怪升級的過程,讓自己擅長的達到精通,把自己不懂的弄懂,是每一個策劃人員從小白走向大神的必經之路。

資料佔有量多了,甄別優劣的能力才會提升。正如一個人只有觀看影片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分辨出什麼是經典影片,什麼是爛片,道理很簡單,因為見多,所以識廣。

當量變達到質變之後,策劃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當然,僅僅將資料據為己有是不行的,本人就很反感那種動不動就送你幾十個G資料的公眾號,這樣的公眾號擺明是為了吸粉的,這幾十個G的資料中真正是好資料,經典資料的又有多少呢?而很多人「貪多」,覺得只要擁有了這些資料自己就很「膩害」了,於是趕緊把這些資料全都下載了,但你也就是僅僅擁有了它們而已。

資料放在電腦裏不去閱讀等於什麼都沒有收穫,看了資料不去剖析等於沒看!!!

學習任何一個報告或者案例,絕對不能貪多,不是說報告看得多能力就起來了!而是要將報告從邏輯線索、切入視角、表現方式、佐證案例......甚至是報告上所用的文案全部進行剖析,看一個報告就要把一個報告或者案例榨乾,把所有養分全部汲取。

多方式學習,學習多領域知識

策劃,需要懂得東西其實是非常多的,雖然很多知識不需要你特別精通,但是絕對需要你瞭解。所以,策劃就必須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養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的狀態。

比如工作累了,就可以去看看視頻,比如上頂尖文案、廣告門一類的網站,去看看汽車的、珠寶的、奢侈品的視頻,讓自己在放鬆中去學習,當然也可以在專業羣裏主動與人探討些問題。這些放鬆學習、互動性非常好,能夠快速將知識汲取,形成記憶。

策劃,是一個雜家,這就需要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因為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愛好就能被運用到工作當中了。比如剪輯個視頻,給經典影視片配個音、手繪創作等等,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多多嘗試一下。技多不壓身,指不定在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

今天是2019年5月12日,我在圖書館寫下這篇有關策劃能力提升的文章,算起來我已經在知乎上寫了102篇地產營銷乾貨知識,我所創建的知識星球——<房地產營銷訓練營>在今天也迎來了第128名成員。128名成員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數字,與那些動輒上千上萬的知識星球相比,我所創建的——<房地產營銷訓練營>就好比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有人說你為什麼要挑選資料,而不是一股腦把你的資料全部上傳到星球呢?我說我排斥「垃圾資料」,我所上傳的都必須是經典的,能夠給人以啟發,能夠讓人看完之後有所收穫的。

有人說在知乎分享乾貨類的知識沒有人看,你寫了那麼多文章,又有幾個粉絲喲!每篇文章又有幾個贊喲!我說我堅持寫營銷乾貨,一是梳理自己的知識,二來讓那些真正需要的小夥伴們看到,讓他們也能找到「組織」,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我將一如既往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與方法來分享營銷乾貨,也希望遇到更多的小夥伴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討論分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