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導讀】:昨天我們進行了曾鳴「智能商業二十講」的第一講,效果很好,今天我們繼續第二講:數據智能。每一個核心概念背後都有技術和商業實踐支撐,數據智能,是現在,亦是未來。

文 | 劉成軍,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創始人兼主編,智能產業深度觀察,價值閱讀倡導者

曾鳴老師「智能商業二十講」之二,講的是「數據智能:未來商業的核心」。大家可能是第一次或剛開始接觸數據智能,有人也會猜想與大數據、機器智能有什麼關係,ok,如果你能這樣進行延伸和關聯思考,說明你是一個懂得概念理解和知識遷移的小夥伴。

據百度百科消息,「數據智能」是百度公司在第四屆「百度技術開放日」活動上提出的概念。2014年4月24日,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在第四屆「百度技術開放日」上正式宣佈推出「大數據引擎」,數據智能概念由此產生。

那既然是由百度首次提出,主要還是基於百度產品、場景等因素考量的。數據智能是指基於大數據引擎,通過大規模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數據中所包含的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使數據具有「智能」,並通過建立模型尋求現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實際預測。

那機器智能又是什麼鬼?大家聽到最多的可能是智能機器人,這兩者確實有明顯的差別——本質上不是一個層面的比較。機器智能是泛指,德勤在《2017技術趨勢》把「機器智能」作為新增技術之手,還特別提到人工智慧是「機器智能」的一部分,機器智能是更廣泛而且更重要的領域;而智能機器人是款實用的產品,內嵌了機器智能的功能。

今年的5月26日,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博會)「機器智能」高峯對話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筆者精選了其中嘉賓的觀點:

傑瑞·卡普蘭(企業家,創辦的兩個公司已上市,同時在斯坦福大學教人工智慧經濟和影響方面課程):我們不應當把機器想像成有智慧的,我們應當把機器智能看成是新一代的自動化,自動化的新浪潮,它改變人類社會,就好比今天的計算機革命改變人類社會;

史蒂夫·霍夫曼(FoundersSpace公司創始人和CEO):商業智能、機器智能和人工智慧有什麼不同?就是說演算法要能夠改變自身,演算法能夠自己改變自己,從而不斷的變化得更加聰明,越來越有智慧,這個纔算是人工智慧或者是機器智能,如果需要用人工去調整演算法的話,那個絕對不是機器智能或者人工智慧,僅僅是BI商業智能。

王堅(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委員長,阿里雲創始人):我覺得一個最重要的區別,大家意識到在叫MI或者AI以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智能,一種是關於人類的智能,另外一種是關於動物的智能。如給城市裝一個城市大腦,那是一個人也不具備的智能,我覺得那是更適合機器智能,也就是新產生的第三種智能。

(機器智能高峯對話視頻回放:video.sina.com.cn/zhibo

好,說到這裡,大家已經能夠瞭解「數據智能」與大數據的關係了,大數據是基礎原料,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是手段,讓數據具有「智能」並解決現實問題是目的。當然,市面上還有人使用「智能數據」的概念,內涵和外延基本一致,在此略過。

Ok,我們把基本概念梳理清楚,再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在看為何要實現「數據智能」,以及如何實現「數據智能」就有的放矢了。

曾鳴老師從透漏一個阿里雙11小祕密開始講起:2016年雙11創歷史交易記錄的1200億人民幣,曾經作為活動檔期內壓力最大的客服部門,卻破天荒的第一次不用加班!

原因是什麼呢?

到了交易峯值阿里同學卻無事可做,看上去很神祕,其實背後最核心的是一個巨大的搜索和推薦引擎,讓每一個人上來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服務。當交易量和數據達到一定規模,精準分析和處理個性化服務僅依賴人員的增加,已經無濟於事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場景需要由機器進行決策、分發和服務了。

百度推出百度預測 ,基於大數據引擎進行預測,實現數據智能。比如,百度預測可以進行城市旅遊情況預測,瞭解不同城市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旅遊熱度情況;也可以預測不同景區在未來幾天內的擁擠度情況,實現智慧旅遊。

這背後其實是大數據場景下的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在BAT互聯網公司,由於人們每天登陸和使用,彙集成龐大的數據存量和數據流生成,當你輸入一個辭彙進行搜索的時候,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會出現數百萬條的搜索記錄,這樣的計算處理能力和推薦的合理性,亟需機器演算法的海量數據處理,更讓人驚奇的時,演算法在接收和處理信息時,還不斷「深度學習」和進化,日益精進。

趨勢:未來商業會全面智能化

以下,我們以問題為牽引,以互動為形式,同時輔以筆者的第三方觀察和思考,讓你快速把握知識的內核。這就相當於劃重點啦~~~

問題1:什麼叫智能化?為何說未來商業會全面走向智能化?

曾鳴觀點:智能化,就是未來商業的決策會越來越多地依賴於機器學習,依賴於人工智慧。機器取代人,在越來越多的商業決策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取得的效果遠遠超過今天人工運作帶來的效果。

今天人工智慧的技術核心,其實就是機器用笨辦法去算,它的所謂學習是通過概率論的方法,不斷地去通過正反饋來優化結果,而不是像人一樣去思考和學習。這種機器學習的方法必須基於海量數據的校驗,必須基於演算法的一個不斷反饋過程。所以,我把這個階段人工智慧帶來的商業價值,它所實現的路徑叫「數據智能」。

【軍觀察】(由劉成軍點評):在筆者看來,智能化對不同的主體具有不同的意義,其背後的驅動力和基礎力量也並不一致。如果我們稍加區分,可以將智能化按照垂直大行業劃分為商業智能(聚焦商業領域,也是談的最多的)、工業智能、農業智能……

對於商業走向智能化,背後的動因是消費者(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定製化導向使然,而大數據場景提供了實現基礎,人工智慧(機器智能)提供了實現手段。之前為何沒有實現商業智能,就是在以上三個層面沒有達到成熟階段,同時也沒有達到疊加的效果。

對於工業智能,可以再具體分為工業產品智能、工業生產過程智能以及產品使用和服務的智能,由於工業門類眾多,行業特點異樣,所以展開談的時候要依據行業特性,而不能盲目照搬。

問題2:作為企業,如何才能通向和使用數據智能創造價值?

曾鳴觀點:通向數據智能的三個步驟:數據化、演算法化和產品化。所謂數據化,就是由於互聯網的存在,由於廣泛的連接,拿淘寶來說,就是能夠準確地記錄下來所有用戶全部的在線行為的,而這些數據本身可以用於優化用戶下一次來淘寶的體驗。所以,沒有數據化的積累就沒有後面一切。

第二個步驟是演算法化。在人們看來,計算機要有機器智能,要有三個階段,一是建立模型;二是這個模型要用某種數學方法解決,能夠得到一個可以收斂的結果;三是計算機的程序,也就是演算法。(曾老師用PageRank演算法來舉例,這個演算法支撐了谷歌5000億美金公司的起步)

演算法要真正發生作用,離不開的第三步是「產品化」——也就說,你一定要建立產品跟客戶的直接連接。基於產品,通過數據演算法和反饋閉環,機器就能學習,機器就能進步,機器就能擁有智能,而商業就能夠實現智能化升維。

你要做些什麼才能趕上這個智能化浪潮呢?其實最核心在於你能不能夠創新地實現產品化,把你的核心業務流程在線化,這樣的話數據才能被記錄下來。然後可以在雲計算這樣的基礎設施裏挑一個合適的演算法工具包,你的業務就能變成一個智能業務。這樣,你就能比你的競爭對手都越跑越快,這是未來競爭能夠脫穎而出最重要的一個祕籍。

【軍觀察】(由劉成軍點評):上面提到的數據化,與市面上大家經常聽到的「互聯網化」、「互聯網+」、「數字化」的內涵相近,關於「互聯網化/+」,談的概念挺多,但實際路徑並不清晰,結果企業不知如何行動和實踐,倒頭來不了了之了。國外使用「數字化」多一些(我們對應的詞叫「信息化」,當然也有差別),要認真研究數字化進程的步驟和演進規律,變為可執行的策略,沒有數字化就沒有智能,沒有智能就沒有未來。

——————————

【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國內第一家正式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能製造產業新媒體機構,聚焦工業4.0與智能製造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能製造進程,守望智能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提供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