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學入學年齡放寬了?

  “指標到校”什麼情況?

  公辦、民辦學校招生有變嗎?

  特長生各學校還招嗎?

  港澳居民隨遷子女怎麼上學?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舉行了

  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氣會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

  就一系列熱點問題進行了迴應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舉行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氣會。

  家長們想知道的問題

  這裏都有答案啦!

  Q

  入學年齡可以放寬至12月31日前?

  A

  謠言!

  最近幾天,有一些自媒體平臺發佈信息,其中提到教育部出臺新政策,對2019年小學入學年齡有新調整,入學年齡可以放寬至當年12月31號前。這是真的嗎?

  在廣東省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氣會上,廣東省教育廳表示,這是一條虛假信息。教育部和廣東省均沒有對小學入學年齡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廣東省仍沿用以往的政策,小學一年級招生的對象爲當年8月31日年滿六週歲的適齡兒童。

  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目前,我省仍然沿用之前的政策。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考慮,設定小學入學年齡界限,即使是設定爲一個時間段,最終體現的還是一個具體的時間點,這個時間點不管是8月31日,還是12月31日,總是會有人在時間點之外。

  “因此,綜合考慮以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我省還不具備放開小學入學年齡的條件,仍然維持現有政策不變。”教育廳表示,今後,廣東將從實際出發並結合我省學位需求和供給的情況,積極穩妥地進行探索,科學合理確定小學入學年齡界限及酌情考慮實施彈性入學的具體辦法。

  Q

  民校不能考試怎麼招生?

  A

  招生至少50%面向審批地,建議“熱門民校”電腦派位。

  “今年我們下大力氣規範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招生行爲,這是重中之重。”教育廳表示,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

  各地要嚴格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爲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必須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等方式選拔學生。

  “民辦學校招生計劃要審批,招生範圍要劃定。”教育廳表示,各地要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明確區域內招生計劃和區域外招生計劃以及錄取方式,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任何形式爲依據選擇生源。

  民辦中小學校應當主要在審批機關管轄的區域範圍內,按照覈定的招生計劃招生,無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區域招生,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原則上面向審批地招生,面向審批地的招生計劃不得少於本校招生計劃的50%,跨區域招生的招生計劃及錄取方式由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支持各地市、縣(市、區)教育局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進行招生。

  Q

  港澳居民的娃在廣東怎麼上學?

  A

  大灣區內“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

  廣東將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各地要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的通知》有關要求,科學制定2019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對港澳居民子女在大灣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政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居民隨遷子女,可按當地制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入讀義務教育學校。

  同時,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實際,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按照“一市一策”原則,儘快制定或完善以居住證爲主要依據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相關政策。

  Q

  我的娃有體育特長,還能不能挑學校?

  A

  2020年全面取消特長生招生。

  “各地要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各類特長生招生規模,縮減特長生招生計劃。”教育廳表示,2020年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圖片來源:南方+

  會議指出,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是中央和國家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是國家既定的工作目標。對此,我省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家的要求,推動各地嚴格按照已制定的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的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實施計劃,確保2020年前取消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科技、外語學科類等各類特長生招生。

  Q

  隨遷子女如何上學?

  A

  以居住證爲主要依據,按規定享受居住地教育服務。

  《廣東省教育廳轉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指出,健全以居住證爲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各地要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意見》精神,按照已編制的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加快規劃學校建設,切實增加中小學校學位供給,滿足隨遷子女的入學需求。

  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根據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實際制訂教育安置方案,通過普通學校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逐一做好入學安置工作。以融合發展爲導向,以普通學校爲特殊教育發展主陣地,優先採用普通學校就讀的方式,就近安排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讀。

  Q

  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怎麼招?

  A

  比例不得超過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

  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過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招生學校須提前主動公開經主管部門備案的自主招生方案(含招生範圍、計劃、標準、辦法和程序等);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束後,按照經備案的招生方案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開展自主招生,並主動公開自主招生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

  認真落實“指標到校”政策要求,每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要安排不低於50%的招生名額,按初中學校在校生數,直接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含民辦),並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指標到校招生採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

  完善並落實本地區進城務工和港澳居民隨遷子女參加中考的相關政策。規範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羣體等加分政策。認真開展普通高中舉辦各類實驗班、試點班登記造冊工作。

  -----

  -----

  滿滿的乾貨,

  趕緊Mark!

  編輯 | 戚樂怡

  責編 | 曉東南、田心君、文森藍、土土兔

  來源 | 廣州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