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章節知識點:第十六章 財政政策

1、財政政策的功能:導向功能、控制功能、穩定功能;目標是:促進充分就業,物價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經濟穩定增長。工具:預算政策,稅收政策,公債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入政策,補貼政策。

2、財政政策的類型:1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累進所得稅和政府福利支出 。2 相機決策的財政政策:①汲水政策:自發機製為前提是一種誘發復甦的政策,以擴大公共投資規模為手段,啟動和活躍社會投資,財政投資規模具有局限性,政府不會再投資或者縮小投資,經濟蕭條不存在,政策不實行,短期財政政策②補償政策:反方向調節經濟變動的政策,實現穩定經濟波動目的。3擴張性財政政策: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4緊縮性財政政策,增稅,減少財政支出。5中性財政政策,不產生擴張、緊縮效應。

3、財政政策乘數:1稅收乘數:負數說明稅收增減與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 2財政購買支出乘數:正數說明購買支出增減與國民收入正方向變動 3平衡預算,=1。

4、財政政策時滯:1內在時滯分為認識時滯和行政時滯;2外在時滯分為決策時滯、執行時滯、效果時滯。影響:出現於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5、我國財政政策實踐經驗要內容1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加強各項重點建設 2推進稅制改革,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投資 3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消費能力 4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改善民生 5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與1998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差別:1環境發生變化 2實施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 3政策內容有新變化 4政策調控手段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