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晴風


果你的孩子失明,你會怎麼做?

 

近日,11歲盲童女孩高雅的媽媽,一下子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心,讓大家感慨,看哭了。

 

女兒高雅先天性失明,可她依然選擇讓孩子獨自行走去上學。

 

這一路,

有96級臺階,

368米路程,

孩子需要用導盲棍數千次地敲打路面,

15分鐘的路程,一步步摸索前進。

 

可是孩子不知道的是,這一路,有一個人默默跟隨着她,或近或遠,一直不曾離去。


這個人就是深愛着她的媽媽。



父母之愛,計於深遠


其實媽媽本可以直接送孩子去學校,但是她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一直跟着她,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獨立。」


看完視頻,網友紛紛稱讚媽媽的做法真的太棒了!

媽媽是你的眼睛,是你的柺杖,媽媽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


女兒,請理解媽媽!媽媽這麼做事是爲了讓你以後的路走的更長更遠。

父母之愛,計於深遠。

深以爲然。

 

媽媽永遠是你的眼睛,但是有些路需要自己走。

 

前兩天,看到了一條心酸的新聞。

 

一位單親媽媽逼着3歲的偏癱兒子練習平板支撐,被網友吐槽:太狠心了,對孩子太嚴格了。

 

這位媽媽的訴說卻讓人心酸不已,她說:「不讓孩子練習,他以後就完了。」



原來,孩子自從打了一歲半的疫苗後,由於感染,導致腦癱瘓,最終左手肌肉萎縮。爲了防止孩子肌肉繼續萎縮,她便帶孩子去公園進行平板支撐練習。

 

媽媽忍着眼淚說,孩子現在的苦,是爲了將來能正常活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可以,我想沒有一對父母願意狠心對待。

 

爲了孩子未來能夠和正常人一樣,這些媽媽們才強忍着淚水,狠心鍛鍊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我陪你成長,但無法陪你終身

 

成人禮短片《離家》,講述了一個溫馨又殘酷的故事。

 

爸爸爲了鍛鍊孩子,在孩子喫早餐的時候爲孩子準備了一個揹包,孩子在不捨中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

 

離開的那一刻,母親淚如湧泉,捨不得孩子獨自面對外界的一切。

 

在路上行走的孩子,遇見了大風,被刮回家;

遇見大浪,被打回家;

一次次被父親送出家門,卻一次次回來。

 

因爲孩子知道,家中有母親塗好果醬的麪包,有母親倒好的洗腳水,有母親做好的熱飯。

 

直到有一天母親去世後,他才懂得了獨立,他學會了自己在麪包上塗果醬,學會了獨立。這一次父親送他出門後,他再也不像以往,失敗地回到家中。

 


雖然我們能陪伴孩子成長,但是我們卻不能陪伴孩子一生。

 

唯有獨立,纔是孩子行走一生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總是牽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抖音上有一個很棒的視頻。

 

視頻中,一名小學生獨自完成摘菜、切菜、炒菜,他認真地做着每一項,最終獨自做出了一頓飯。



不禁感慨,這樣的孩子就算離開父母,也會生活得很好。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也唯有獨立,才能讓孩子離開父母后,快速適應社會。

 

獨立的背後,是父母深深的愛

 

泰國有一個很戳人心的公益廣告。

 

視頻中的媽媽,不知道可以教給孩子什麼,於是她便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她切菠蘿,孩子在旁邊學習。當她做了菠蘿冰淇淋給孩子喫後,孩子提議應該賣出去,於是孩子開始賣菠蘿冰淇淋。

 

可是孩子賣了很久,也沒賣出去一個。她告訴孩子,可以去菜市場看看別人是如何賣菜的,孩子看到了菜市場的叔叔阿姨賣菜的方法後,很快就學會了。

 

隔天,她給菠蘿冰淇淋做了售價,5元一根,10元三根。在街上邊走邊叫賣,不一會,就有很多人來買。



孩子在實踐中學習,獨立賣菠蘿冰淇淋,這背後隱藏的是媽媽深深的愛。

 

如果有一天,媽媽不在了,她也照樣擁有生存能力。

 

前段時間,在小區看到了暖心的一幕。

 

一名媽媽帶着5歲的孩子,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玩耍的時候,起了爭執。另一名小朋友搶他的玩具。

 

他快速跑過來告訴媽媽,媽媽卻沒有幫他要回來,而是對他說:你想讓他玩你的玩具嗎?

 

孩子搖頭,媽媽繼續說:你可以選擇和他一起玩,也可以和他交換,如果你實在不想讓他玩,你可以要回來。

 

孩子聽完母親的話,轉頭找到了搶玩具的小朋友,對他說:你可以玩我的玩具,但是我們必須交換玩。

 

他們交換了玩具後,一起玩的很開心。

 

特別想稱讚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既沒有委屈孩子也沒有強迫孩子,而是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解決。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放手,而不是永遠將孩子護在襁褓中。

 

培養孩子獨立的背後,都是父母深深的愛。這份愛纔是大愛,是讓孩子擁有獨立生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孩子未來必備的能力。


 

孩子,未來的路,需要自己走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一名男生對媽媽進行吐槽。

 

在讀高一的黃一鳴,走上天台後,對媽媽說:你走後的一個月,爸爸沒有給我做過一頓飯。

 

 

雖然媽媽很意外,但是她也意識到了孩子的問題。於是對兒子說:「你應該學着自己長大了。」

 

 

是啊!孩子要逐漸學會自己長大,而這個過程離不開獨立。

 

雖然我們想呵護孩子一生,可是有些路孩子卻只能獨自行走。

 

前段時間,我看着孩子早起背書很辛苦,卻不得不支持孩子繼續背下去。因爲未來是屬於他自己的,要想未來走的輕鬆,現在就要下功夫。

 

與其把孩子護在襁褓中,倒不如教會孩子獨自行走的力量。

 

這一路,作爲父母的我們可以陪伴孩子。但在陪伴的路上,有些事卻只能孩子自己去做,這纔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愛和獨立》一書中說到,「我們所能給孩子的,只有兩份可以持續長久的遺產:一份是根,另一份是翅膀。」

 

愛孩子,就請放開手,讓孩子自己來。

 

孩子的未來需要自己走,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雙翱翔的翅膀,自由飛翔。


 

-End-


作者:夏晴風,自由撰稿人,研究兒童心理,在育兒中不斷修行,致力與孩子共同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公衆號又改版了,怕你們找不到凱叔

建議大家將「凱叔講故事」設爲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爲「置頂」)

↓↓↓

家有0-3歲寶寶,關注這個號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