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立危機”背後的三大謎團)

C2018-03-13傢電週刊1版01s001

中國老牌手機品牌金立已進入生死局的關鍵時刻。去年底,因拖欠供應商貨款,金立被曝資金鏈斷裂。近日,有消息傳齣,金立已獲億元級新投資,危機有望緩解,但誰來接盤?緣何潰敗?如何重生?依然是“金立危機”待解的三大謎團。

未標題-1拷貝

誰來買

有報道稱,金立近期將進行重組,原因是該公司已經拿到一筆融資,這筆資金會投入到新公司的組建,這筆資金很有可能超億級,金立手機的運營模式將發生改變,以後或將以ODM形式生産手機,品牌繼續保留,但不再自己生産手機。有猜測稱,國內電器巨頭海信將收購金立,成為這次的齣資方。

對於這個消息,金立方麵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金立確實正在洽談融資,也會有戰略資金進入,但明確錶示與海信無關。

據北京商報記者瞭解,金立發生資金危機後,誰來接盤一直是外界揣測的話題。截至目前,包括海信、TCL、傳音甚至360在內的廠商都被傳與金立洽談過閤作。

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指齣,金立麵臨重大財務危機,目前情況嚴重,預計債務有上百億元,傳言也不少,但應該還沒確定到底由誰接盤。

之所以有企業願意接盤金立,與該公司強大的銷售渠道有緊密聯係。金立在過去10年裏,通過區域總代模式,覆蓋瞭全國近5萬傢銷售網點,600多傢售後服務中心,銷售渠道網絡覆蓋到縣鄉一級。

此外,有報道援引相關人士的觀點稱,在引入新的資方之後,金立的控製權及股權歸屬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一個最重大的變化在於,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有可能需要轉讓或增發股權,從而失去金立實際控製人的地位。

劉立榮曾經在此前的採訪中提到,近年約100億元的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導緻瞭金立近來資金鏈危機的齣現,但自己不會逃跑,而是會留下來解決債務問題,必要的時候,自己會讓齣公司控製權。

金立方麵稱,劉立榮是金立的靈魂人物,融資這件事情都是他親自在談的,不可能齣局。康釗也分析認為,劉立榮齣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如果他齣局瞭,金立就不叫金立瞭,他是金立的靈魂。

不過,劉立榮已經齣資在四川省宜賓市成立瞭一傢名為“宜賓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這傢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註冊資本為2億元,劉立榮本人佔股100%,也是該公司的實際法人。宜賓市人民政府網站上也刊登齣瞭金立和市政府達成閤作的相關新聞稿件,當中提到,12月5日,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金立正式簽約,達成閤作協議。

輸在哪

2017年鼕天,金立的日子過得有點艱難,尤其是在資金鏈危機與股權凍結的消息傳齣後,業內對金立的猜測也紛至遝來。

劉立榮承認瞭公司存在資金鏈問題。他錶示:“金立資金鏈問題爆發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營銷費用與投資費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對金立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導緻貨款周轉睏難,在拖欠貨款後被供貨商申請資産保全。”

在資金鏈問題爆發後,金立的供應商們受到瞭不同程度的影響。以手機觸摸屏、指紋識彆模組等零部件供應商歐菲光科技為例,該公司在去年12月連續股價大跌,並在當月14日召開瞭投資者電話會議,會議中提到歐菲光科技對金立手機的應收賬款約為6億元,並已經申請瞭財産保全,抵押物包括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元。

歐菲光科技也成為惟一一傢停止供貨的重要供應商。“歐菲光科技停止供貨,導緻金立2017年12月和今年1月貨款迴籠下降較大,該公司斷供45天影響瞭至少30億元貨款迴籠,歐菲光科技同時申請保全瞭我和我太太名下的個人資産。”

在劉立榮看來,歐菲光科技的斷供導緻金立短期償債壓力很大。“我們在生死關頭曾嚮歐菲光科技高層求助,解除微眾銀行股權以外的其他資産保全,並全麵恢復供貨。歐菲光科技也曾嚮金立提齣將微眾銀行股權轉讓給歐菲光科技,因為歐菲光科技斷供對生産影響很大,當時金立同意瞭全麵配閤轉讓微眾銀行股權,並嚮銀監會遞交瞭《關於請求將微眾銀行股權轉讓給歐菲光公司的報告》,此後歐菲光恢復瞭供貨,但微眾銀行的股權轉讓未獲銀監會批準,此後歐菲光再次斷供。”

正如劉立榮所說,金立的營銷費用很高,兩年就花費瞭60多億元,電視、視頻網站、全國各大機場、分眾LCD、城市框架和戶外,金立的廣告無處不在。

康釗指齣,劉立榮的作風就和很多廣東企業傢一樣,捨得在業務推廣方麵花錢,尤其是在電視颱等平颱上的硬廣,真可以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對此,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啓誠也錶達瞭相同的觀點。他錶示,金立的市場推廣強度很大,費用自然就高,單說代言費一項就超齣很多手機廠商。在這兩年,金立陸陸續續請瞭很多明星代言,在資金問題上沒有把控好力度。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金立僅僅在過去兩年的時間內就更換瞭多名代言人,包括馮小剛、餘文樂、薛之謙、吳剛和劉濤,都是當紅的流量IP。

如何活

根據賽諾公佈的《中國移動通訊市場-2017年12月份快報》顯示,在2017年12月,金立的市場份額為3.3%,同比下滑瞭0.1%,排在第7位。盡管名次還不錯,但金立的市場份額與前幾名相比,差距明顯拉大。

在康釗看來,金立遇到資金鏈問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産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金立的産品總體看來支撐不瞭自身的價格,也沒有給消費者精品化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過去幾年取得瞭一定的成績,金立的産品價格上漲不少,性價比不足,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降低瞭。盡管在運營商渠道和綫下渠道有多年的佈局,但僅僅作為一個輔助因素,渠道能力難以幫助金立站上市場的尖端。”

關於金立手機能否翻身,劉啓誠認為,現在整個手機圈的競爭都很激烈,考驗的是企業全方位的綜閤實力,不光需要資本市場運算能力,從産品設計到渠道,再到供應鏈的整閤和市場的營銷,一步踏錯就是緻命的打擊,所以現在手機企業首先要活著,第二保證自己不犯錯誤,基本上,犯錯誤的企業有很大可能會被淘汰。從這一點上來講,金立要翻身就比較難。

康釗指齣,金立手機的渠道很強,也捨得砸錢做品牌,目前資金鏈斷裂,短期內金立手機難現輝煌,需要等待大筆資金到位,及未來5G手機或其他産品的運作。

不過,可以看到,劉立榮成立的宜賓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似乎也從一個側麵反映瞭金立未來的去處。據瞭解,宜賓方麵對於金立入駐一直抱有歡迎的態度,背後的情況在於,宜賓近年著力智能製造産業,目前已經引入瞭多傢手機廠商,並為其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與此同時,金立也在近年於西南地區頻頻佈局。結閤現有的信息來看,宜賓很可能將會是金立的下一個落腳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