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ana Walstad
翻译:Erich Sia

消毒增加环境分枝杆菌的数量

讽刺的是,
有些观赏鱼繁殖家以常规的方式清洗和消毒缸子,
可能会增加环境分枝杆菌的数量和鱼结核病的危险。
环境分枝杆菌对大多数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清洁剂、漂白剂等等)比其他的细菌更具抗药性。
举例来说,
环境分枝杆菌对氯气和氯胺的抗药性,
是常见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 100 倍以上。
相对来说,
紫外线杀菌灯同样能杀死环境分枝杆菌和细菌,
所以不会增加环境分枝杆菌的数量,
换句话说,
并不会造成环境分枝杆菌在整体细菌族群中所占的比例。

从培养环境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步骤,
可以提供消毒剂为何能增加环境分枝杆菌的一个绝佳范例。
由于环境分枝杆菌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细菌慢很多,
从病鱼身上的环境分枝杆菌试验室培养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杀死这些组织采样内遭染污的快速生长细菌。
否则的话细菌将长满整个培养皿,
要侦测环境分枝杆菌将是不可能的事。
实验室工作人员以浓烈的鸡尾酒化学物质(混合了氢氧化钠、孔雀石绿和温和的清洁剂)来短暂处理鱼体组织,
之后才把样本置入培养皿。
即便如此,
培养皿本身通常含有抗生素以便更进一步地杀死细菌,
许多环境分枝杆菌不可避免地会被杀死。
不过残存下来的环境分枝杆菌,
此时在培养皿上不再受一般细菌优势成长的影响,
就能够无受限制的繁衍。

环境分枝杆菌在贫养(就是"清洁")足以饿死一般细菌的环境中,
能够存活下来并继续发展。
研究人员曾以实验来证实,
他们把大肠杆菌和 M. avium 放在各自的挨饿介质(毫无营养)容器内,
经过了 10 天以后,
环境分枝杆菌的族群数量增加了 72 倍,
大肠杆菌的族群数量却减少了 20 倍。
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
结果就很不一样了。
在营养丰富的实验介质上,
大肠杆菌的族群每 20 分钟就增加一倍,
可是 M. avium 却需要整整 15 个小时。
这个意思是,
在营养丰富介质上经过了 15 个小时以后,
每一只单独的 M. avium 分裂成了两只。
在此同时,
大肠杆菌已经以每 20 分钟分裂一次(或分裂了 45 次),
而且理论上从一只细菌增加至 40 万亿只的细菌族群!

在鱼群达到"溶化"阶段或感染到毒性特强的环境分枝杆菌时,
必要的时候可采取消毒或消灭的作法。
然而环境分枝杆菌肯定会再度于消毒过后的缸子内开疆辟土,
此外消毒过后格外干净的缸子剥夺了一般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有机质。
这些提供了环境分枝杆菌逐渐形成庞大数量的绝佳环境利基。
由于鱼结核病感染有剂量依赖性,
所以数量是很重要的。

疾病来源。在 2004 年夏天拍摄此照片之前的几个月,我直接在这个 170 公升缸子里增添了几只新的电光美人(Melanotaenia praecox)。电光美人的状况异常的差,没有半只活超过一年。其中一只电光美人在照片的中央,在一旁的三线美人后来死于鱼结核病。电光美人在我购买当时,可能就已经有慢性的感染,不过这只鱼在繁殖场并没有问题。可能新鱼对我这个特殊缸子内的环境分枝杆菌菌丛没有免疫力,在我买回来"以后"发展出鱼结核病。

表面浮渣是环境分枝杆菌的保存之处

有一份针对医院治疗水池的研究,
将水池不同部位的环境分枝杆菌做出了定量分析。
尽管有依据大众健康标准进行维护和监控,
水池救生员遭到了呼吸道的感染。
研究人员最后证明水池是感染的来源。
水表的生物膜向水池所在的屋内空气,
释出了庞大数量的环境分枝杆菌(主要是 M. avium)。
环境分枝杆菌很容易以烟雾状散开。
研究人员发现池水中的环境分枝杆菌数量非常少,
水池过滤器内则几乎没有环境分枝杆菌。

环境分枝杆菌在水表特别丰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此处是脂质和亲水化合物自然聚集的地方。
环境分枝杆菌对于脂质的营养格外偏爱,
对于脂质的代谢能力也比其他细菌还要好。
正如有一位研究学者曾指出,
环境分枝杆菌在大量水体中无法维持太久,
对于这些脂质丰富且亲水性的细菌而言,
水中的极性太强(带有电荷)了。
一旦来到水表,
环境分枝杆菌自己会在水表的生物膜发展起来,
在这个氧气和脂质丰富的环境中,
能够毫无拘束的繁衍。

表面浮渣是环境分枝杆菌潜在的保存之处,
在这里环境分枝杆菌得以逃过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在户外池塘中,
阳光的紫外线会杀死许多水表生物膜的环境分枝杆菌。
此外很多鱼类也会吃水表的生物膜,
从而随著每一餐把大量的环境分枝杆菌吃进肚内。
防止或移除水面浮渣,
是减少鱼只曝露于环境分枝杆菌的简单预防措施。

回到正常?这张近期(2009 年一月)照片是我的 190 公升缸子,里面有好几只蓝美人(Melanotaenia lacustris)是在 2004 年鱼结核病爆发后幸存下来的,有几只现在可能处于慢性疾病的带原状态。为了预防鱼结核病在未来造成问题,我使用了紫外向杀菌过滤器、预防水面浮渣的形成,并且很小心的监看鱼只健康。我相信这些手段有助于延长图中所有鱼只的寿命达好几年。图中其他的鱼种为电光美人和黄金美人(Melanotaenia herbertaxelrodi)的幼鱼,都是我自己繁殖养大的。

水族缸和孵化场的环境分枝杆菌预防

商业性质的鱼类孵化场很怕鱼结核病。
大量的鱼群在止水或不断过滤循环的水族缸中,
总是最容易罹病。
就算孵化场提供了整体良好的条件,
总还是会有一些鱼的免疫力较弱。
这些鱼很容易因周遭的环境分枝杆菌发展成慢性鱼结核病。
孵化场员工的工作包含许多缸子和大型的户外池塘,
很可能不会发现到这些有问题的鱼。
这些慢性感染的鱼于是开始向鱼群内散发出大量的环境分枝杆菌。
此外,
由鱼体所散发出的环境分枝杆菌,
比仍在缸中吃有机残渣的环境分枝杆菌,
更具有致病的能力。
病原微生物学中有个基本信条是这样说的:
细菌在动物体内生长会增强其毒性。

鱼结核病的爆发,
通常是引入新鱼所造成的结果。
即使新鱼在购买时并未罹病,
通常也是免疫力很低。
此外,
新鱼通常要面对全新的微生物族菌,
包含了体内尚未有抗体的环境分枝杆菌品种。

新鱼的检疫需要至少两三个月才能检测出鱼结核病。
环境分枝杆菌的生长很慢,
所以疾病的发展很缓慢。
此外,
慢性染病的鱼只通常也针对身上的环境分枝杆菌,
发展出了某种程度的抵抗力,
所以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外观上看起来很完好。
在此同时,
我们原本的鱼对新的环境分枝杆菌并无免疫力,
极易感染疾病。
为了让这个潜伏的疾病公开明朗化,
我会从主缸中抓一只鱼和新鱼一起进行检疫,
此鱼的作用是疾病的"哨兵"。
如果新鱼被感染了,
那么"哨兵"鱼由于对新的环境分枝杆菌病原不具免疫力,
也会开始出现问题。
在另外一方面,
如果新鱼和哨兵鱼在检疫期间都相安无事,
那么就可以合理的放心新鱼不会危害原本没事的主缸。

我也会在任何含有新鱼的缸子里,
短暂使用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紫外线杀菌灯大幅减少水中环境分枝杆菌的数量,
因此降低了鱼只立即曝露于具致病力的环境分枝杆菌病原。
新来(通常也受到紧迫)的鱼只要给予宝贵的时间来发展抗体,
并且从新缸特有的环境分枝杆菌菌丛中获得一些免疫力。

就算我们一切都按部就班,
鱼只还是可能遭到感染。
有个研究实验室的斑马鱼族群是从没受感染的卵开始培养起的,
这些鱼在最理想的条件中接受照顾,
良好的水质、紫外线消毒过滤器、每日喂食两次等等。
死亡率非常的低,
但当一只新鱼出现表皮损伤与鱼结核病吻合时,
实验室管理人员变得非常警觉。
针对随机采样的 240 只鱼进行验尸发现,
鱼群其实早就发展出某个特殊 M. chelonae 品系的低度隐密感染。
此外,
研究人员发现同一 M. chelonae 品系出现在水族缸的周边、过滤器的出入水管、底床残渣和藻类等等。
研究人员推断这个 M. chelonae 品系虽然毒性相当低,
但却在整个实验室中广泛分布。
尽管进行了积极的搜寻,
研究人员始终无法找到感染的来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消灭环境分枝杆菌变得极度的困难,
况且几乎是不会成功。

现在没有办法治愈鱼结核病,
在可遇见的未来也没有。
采取预防手段以及良好的养殖方式(表四),
或许比试图消灭环境分枝杆菌更有效,
毕竟环境分枝杆菌是每个水族缸正常环境的一部份。
我在自己缸子对抗鱼结合病爆发的方式,
是立即移除病鱼(疾病的主要保存之处),
并且使用紫外线杀菌灯。
一旦鱼结核病爆发受到了控制,
我相信来自普通、生长快速的细菌之竞争,
降低了缸子中环境分枝杆菌的数量到不至于致病的程度。
移除水表的生物膜,
这是已知的环境分枝杆菌保存之处,
也可能很管用。
因此我能够不必销毁所有鱼只并对缸子进行近似核武般的攻击,
就能控制住疾病了。
我个人认为,
了解如何预防和/或处理鱼结核病,
对于长期成功饲养水族而言,
是绝对必要的。

【鱼乡】神秘的疾病~鱼结核病(上)

【鱼乡】神秘的疾病~鱼结核病(中)

鱼乡:金鱼资讯请点击下面的连结

【鱼乡】我有话要说
【鱼乡】个人金鱼屋
【鱼乡】兰寿资讯
【鱼乡】狮头资讯
【鱼乡】流金资讯
【鱼乡】蝶尾资讯
【鱼乡】珠鳞资讯
【鱼乡】水质维护
【鱼乡】爆头增艳
【鱼乡】疾病治疗
【鱼乡】细菌分析
【鱼乡】繁殖培育
【鱼乡】器材设计
【鱼乡】器材探讨
【鱼乡】藻类抵制
【鱼乡】藻类探讨
【鱼乡】滤材探讨
【鱼乡】水草探讨
【鱼乡】综合资讯
【鱼乡】金鱼新闻
【鱼乡】问与答

鱼乡:联系方式请点击下面的连结

【鱼乡】痞客邦主专页

【鱼乡】个人脸书专页

【鱼乡】个人社团专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