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方解讀提高個稅起徵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時機、方案成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中,“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最受矚目。近日報告起草人員解釋瞭個稅起徵點寫入的幕後。

根據中國政府網公佈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齣爐幕後”視頻節目,國研室宏觀司司長肖炎舜錶示,個稅起徵點寫入報告正是適應新時代需求,大傢的生活水平都提高瞭,收入提高瞭,個稅起徵點要大幅提高。

“這個時候就是時機成熟瞭,方案成熟瞭,把它下大決心給推齣來,國務院領導都要下決心,同時部門要製定方案。”肖炎舜說。

中國最近一次提高個稅起徵點是2011年,從2000元提高至現行的3500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提高起徵點標準的呼聲也不斷加大。

今年預算報告明確2018年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今年全國兩會答記者問時錶示,財政部會根據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水平的變化來確定起徵點,給齣一個政策性的建議。加快啓動個稅改革方案,同時啓動個人所得稅的修法,將個稅改革方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按照程序進行審議,審議以後來組織實施。

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此前在報告吹風會上錶示,個稅起徵點要綜閤考慮稅收製度等相關的改革,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居民的增收需要等方方麵麵關係,經過全國人大的討論和批準。“最後相信會讓各個方麵能夠接受,也有利於改革發展和財政可持續。”

提高個稅起徵點在報告中的位置,也彆有新意。

國研室綜閤一司司長孫國君說:個稅起徵點放的位置很有意思。在“深化財稅改革”裏提瞭一句話,要改革個人所得稅,但是具體的內容卻放在瞭“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裏麵。放在這裏具有政策導嚮意義,即要改善人民生活,讓工薪階層能夠通過勞動改善生活。

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財稅專傢錶示,從專業上講個稅起徵點這一說法是錯誤,有可能後麵被修改。但最終獲得全國人大通過的報告,堅持瞭這一提法。

孫國君解釋,如果不寫起徵點,寫免徵額或者扣除基本費用,老百姓可能半天不知道這個政策是什麼意思,但一寫起徵點,你隻要看到這三個字,你就明白什麼意思瞭。

國研室國際司司長宋立錶示,這樣做是因為政府工作報告不是作給專傢看的,而是給人民代錶。

近日財政部條法司公佈的2018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中稱,力爭年內完成個人所得稅法(修訂)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

史耀斌在答記者問時錶示,個稅改革還要改革完善徵稅的模式,將現行分類稅製轉化為建立起綜閤與分類相結閤的個人所得稅稅製。即首先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勞動性的所得綜閤起來,然後再確定一個基本減除費用(即起徵點),再適當增加專項扣除的項目,進行徵稅。這樣能使納稅人稅負更加閤理,更好體現稅收公平,發揮個稅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