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條生命的河,她是我心靈的家園,是我力量的源泉。

我的家風,沒有著典成章的名言警句,只有一輩一輩人的行為傳承。祖祖輩輩把善良寬厚、堅韌向上的品格溶進行動里,潛移默化地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深深地觸動我,感染我,指引我。

我的家風,要從我的爺爺說起。爺爺過世時我才4歲,雖然對他並無太多記憶,但每聽家人講起爺爺的故事,總會聽到傷心落淚,令我對爺爺充滿了崇敬與懷念。爺爺艱苦卓絕的一生影響了家族的每一個人。

爺爺3歲就沒了娘,家裡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都靠太爺爺給地主放羊過活,缺吃少穿艱難度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爺爺十幾歲參加民兵連,1943年入黨,參加了土地改革,後來又當上村支書,從解放前一直干到1967年。父親說,爺爺是個焦裕祿似的好乾部。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帶領村民植樹造林修建河壩,打井抗旱解決吃水問題。他為村民日夜操勞,每次都是步行20里到鄉里開會,早、晚都要爬到山上向村民傳達鄉里的指示,村裡、生產隊里、村民家裡……有任何問題、困難他都無私幫助解決。夫妻吵架向他求助的,他就把人請到家裡來連管飯帶調解。有偏癱的村民出行不方便,爺爺就背著他出門。在現代人看來,管頓飯是件不值一提的事,可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自家溫飽尚且不易,還要拿出錢物貼補村裡、接濟鄉鄰,並不容易。鄉里來人,爺爺都是帶他們到自己家吃飯,不花村裡的錢。有位村民生病沒錢醫治,爺爺四處籌錢幫他治病,被救助的村民感激不已,幾十年後還常常念起「老書記,老書記」。爺爺做事公正無私、嚴於律己,有時甚至對自己過於苛刻。村裡推薦學生到鄉里上中學,名額只有一個,爺爺就把學習成績最好的三叔拿下來,將名額讓給了別人。為了撫育兒女,爺爺一輩子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他靠養羊一點點攢錢買下三間破屋。愛抽煙,為了省錢就采豆葉當煙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他把每個兒子都供養到高中。生活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他還為每個孩子都做了一套傢具。

姐姐跟爺爺生活的時間多一些,對爺爺的一些記憶令她刻骨銘心。姐姐很小時,爺爺會不知從哪兒弄個雞蛋來喂她,姐姐吃完就看見爺爺在吃剩下的蛋殼,後來她才明白,原來爺爺是在吃蛋殼裡的那層膜。爺爺想孫女,步行幾十里從山溝里走出來看我和姐姐,一身破爛衣裳像個要飯的,被託兒所的門衛攔在了門外。爺爺一生淳厚善良,他的悲苦命運也受到了善良的「牽連」。在那場浩劫中,爺爺蒙受了不白之冤,加之為保護別人主動擔責,身心受到了巨大摧殘……他隱忍承受,東躲西藏,還曾遠赴北京想與命運抗爭,卻最終沒能熬過去,帶著遺憾和期盼離開了我們……爺爺艱辛一生,酸甜苦辣唯獨沒有嘗過甜……後來日子好了,奶奶跟著孩子們住上了新樓,穿上了新衣,每到全家人吃團圓飯時,奶奶就會想起爺爺,心疼他苦了一輩子卻沒享上今天的福,而他卻是那麼好的一個人……

爺爺的品格留給了後人終身受用的精神財富。在爺爺的精神激勵下,父親和叔叔姑姑們自強自立,齊心和睦,以行動告慰逝者,為晚輩做出表率。從我記事起,就深切感受到家族裡團結向上的和睦氛圍。全家人敬老愛幼,和善謙讓,對奶奶孝順備至,對子女關心愛護,工作上努力打拚,生活上互相扶持,互敬互愛,齊心協力,共同維護著家族的和諧與壯大。在這個團結奮進的家族裡,我有著濃濃的歸屬感、自豪感。

我的父親也像爺爺一樣,一生拼博奮鬥,自強不息。父親是一起上學的孩子中唯一一個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人。從空軍學院畢業到部隊後,因為爺爺的問題好幾年不能轉正,部隊領導看他是個人才沒有放他離開部隊,後來才得以有機會逐步轉成機械師、當上指導員。父親要被提拔成政委時,因我母親生病,孩子在家中無人照顧,便放棄了升職的機會轉業回家。回到地方,父親在工作崗位上依然出色,在市、省、全國都得過獎項,出書、做報告,小有成就。爺爺走後,父親作為長子承擔起了家長的責任,對家族成員盡心呵護,誰有了困難他都極力幫助,寬厚誠信待人,受到族人的信任和尊重。

「他們真偉大!」女兒聽完先輩的故事後由衷地感慨。好家風貴在傳承。如今我對自己的孩子,也常常給她講先輩奮鬥的故事,有機會就帶她回老家看看先輩生活過的地方,讓她領悟家族不屈不撓、正直向上的精神品質,懂得感恩和珍惜現在的生活,做一個品行優秀的人。這,正是家風帶給我們的福蔭。

家風,是我心底的一條河。她生生不息,流淌著家族的歷史與滄桑,哺育著一代一代人的奉獻與追求;她奔騰涌動,滌盪著家族的精神與風骨,也涌動著我對家的無盡思念與深情。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價值追求與傳承,也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與社會風氣的源頭。一部部家族奮鬥史正是一個民族的發展史。有了家風,一個家才有了靈魂,一個民族才有了精神。好家風需要錘鍊,需要傳承,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們這一代人要有我們的使命和擔當。不忘前志,繼往開來,傳承家風,勵志圖強,為了家,為了國,為了每個人心中那條生命的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