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迁都进行全面战争,会引发民族矛盾,很有可能造成清朝灭亡。可是太平天国运动不是更直接的民族矛盾吗。也没看清朝灭亡呀。


100%三年五载就完蛋。

一个迁都就能要满清的命了,还要进行全面战争,喝农药开盖再来一瓶?

满清一个异族政权,定都在四九城这个殖民地里靠近老家的地方,迁都就是回老家和深入殖民地二选一。

回老家是不可能的,满洲老家更危险,在俄国日本的控制下。

在中国,迁都深入殖民地是有两个典型的。

一个是拓拔鲜卑,彻底汉化,那满清皇室得自己带头剪辫子改汉姓。这种保中国不保大清的骚操作只有新兴王朝才能完成。

虽然中国历史会正面评价魏文帝的汉化改革,但结果对拓拔家来说其实不好,所以康熙乾隆都以拓拔家当做反面教材。

另一个是完颜金国,在蒙古人的威胁下,只能跑到原来的北宋首都,能撑十八年,完全因为蒙古搞三面出击,打欧洲打西亚打西夏去了。

中外历史无数次证明对于一个殖民政权来说,迁都可以去殖民地,但深入殖民地就是找死。

在外敌威胁下迁都,几乎就是和殖民地人民宣告:我是纸老虎,快不行了。

接著还发动全面战争?十八省豪杰正等你清朝发武器完成动员和战备呢。

老佛爷是英明的,知道那些叫嚷迁都再战的都是秀逗腐儒。就算八国联军攻下北京,谈妥了也还是回北京,北京海防是纸糊的又怎样,列强并没有灭清意图。这不又成功平平安安苟了十几年?


大清朝甲午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是剪除后党羽翼,削弱汉官武装,保证光绪顺利接班。其次是光绪新官上任立威于天下。最后才是抗衡日本,争取结盟英美。

日本国甲午的目的是什么?掌握朝鲜,压制大清国,结盟英美。

如此情况下,双方都没有全面战争的意愿,事实上在后党平壤和大东沟被打残后,甲申被慈禧赶下台的鬼子六就已经走马上任替主战派向日本求和了。而日本战前就取得了几乎所有欧洲一二流强国的中立保证,并承诺不有损于大英帝国在长江以南的经济利益。

所以,甲午本来就是场双方随时准备叫停的战争,双方都是收著打,全面战争是不可能的。

大清国没有迁都的机会,因为日军在准备杀进北京前,就会接到列强照会调停的。两个亚洲统治级别的菜鸟国家必然会被列强按在谈判桌上签协议。甲午实际上是弱势的大陆系国家和强势海洋系国家在远东选择代理人的选秀节目,胜出的日本成为了日后英美在亚洲压制俄国的炮灰,也正因为如此,俄法德才出面帮战败的大清国干涉还辽。


泻药

百分百,以清朝的组织力,动员力,掌控力,是不可能进行全面战争的。第一,民众不知何为朝廷。第二,这种全面动员势必会不利于清朝的统治基础——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可不介意换一个朝廷,管它满人汉人英国人,自己的利益的第一位的,而清朝自县以下都是他们掌控而非朝廷,相对于国朝,清庭有类空中楼阁,加上民众的教育水平,物质基础都不行,谁管你?你觉得常凯申政府打RMZZ会成功吗?虽然不是常凯申政府,但是基层组织一模一样。


依然会灭亡,清朝的失败不是迁都能解决的事情,而是体制已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洪流了。


历史上清朝曾经在战争即将失败的时候,抛弃过北京,庚子西狩,勤王的军队不少也没全面战争呀?庚子赔款更没有亡国,反而国库充盈。

全面战争也罢,发动人民群众也罢,都搞过。勤王的勤王,义和团的义和团,结果呢?后来东南互保(不勤王),暗杀起义遍地(人民反抗)。

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这是一个很烂的问题。我就不苛责你了。

正确的问题是,我大清不迁都,不抵抗,不赔款,你小日本能做什么……


如果大清真能动员起全面战争,那灭亡的不是清朝而是日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