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家的回答。

看了西姐,小閨蜜的解決方案,真的很有效。也許我每次都有及時應答,但是回應的都太簡單了,最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感受到我的關注和我的語言表達。同時也非常感謝粟鼠,雖然現在孩子已經恢復往常,但是你的提議讓我回想起來那段時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的可能。四歲剛好是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年,以往雖然爸爸的關注少,但在家裡,一直都有我的陪伴,也有建立安全感。後來出現這個情況,可能是在幼兒園的時間增加,長時間的分離導致安全感可能不夠,周末就特別想要我的陪伴和安全感,而導致了必須寸步不離。其實孩子很需要父母,但是不會表達罷了,反思了自己,同時與寶爸進行了多次溝通,寶爸現在每天都能抽空與寶寶進行親子互動,周末也會全天陪伴和參與。

再次感謝大家,我的寶寶比以前更開心快樂了,我真的很高興!

額,順便吐槽一下,我老公打麻將依舊,因為要陪寶寶,打次數的少了,但是時間長了,8小時起步。有時白天上班,晚上打到凌晨,我也真是服了,啊喂!

——————————————————————————————————————————————————————

4歲的寶寶,不停的喊我,答應了也繼續喊,問他需要什麼幫助,也沒有需要。我想也可能只是感到無聊需要擁抱,可是擁抱了也無法解決問題。也許是因為需要我在他身邊,可是陪伴著還是被喊到頭昏腦脹。

最近試著不再回應他,如果我不在身邊,我會回應等我兩分鐘,最後喊媽次數雖然減少了,可是我也不確定這樣做對不對?因為從小到大我都是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那時我挺希望寶爸也能及時回應孩子,可是孩子應該對爸爸不抱希望了,因為爸爸是真的一心聽不到,要麼就是打麻將不回家。如果我學寶爸那一套視而不見,孩子會怎樣?


你真是非常負責有愛的媽媽,四年來一直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不容易呢,需要很好的耐心。

我覺得可能你家寶寶連續喊媽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高需求寶寶。

有的孩子會比普通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注力,我家老二喊我的次數大約十倍於老大。哪怕我已經給了他更多時間(老大上學以後),老二依然會一直叫我。我回應以後他也會來繼續要抱,要我看很多東西,玩具啊,動畫啊,什麼都是:媽媽你看,媽媽你看,幾十次這樣。

2、因為爸爸照顧的缺失。

有時候健康的單親家庭(孩子分開看到的都是爸媽好的樣子,或者看不到不好的那一方),好過喪偶式育兒。原因在於孩子如果看到爸爸,但是爸爸不理睬,這種「否認」,「冷淡」,「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特別是幼兒。

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在媽媽那裡尋求更多安全感。

3、4歲的孩子大腦在飛速發育成長中,也可能是真的無聊了。

我家孩子4歲的時候,在外面就奔跑玩耍,在家裡會看一些科普動畫,會認知顏色,1-10的數字,做一些手工(網上手工教程可多了,年齡也分好了),聽一些音樂、玩一些音樂敲打玩具,看繪本,哪怕看不懂,我會給他們讀一些,然後自己看一些,有很多smart game桌遊玩具(很多自己可以玩,甚至不需要兩個玩家), 樂高,記憶撲克。

他們玩起來就安靜了,把「急需成長的大腦」放在了合適的地方。


因為我有兩個孩子,還要兼職工作,時間有限又不想傷孩子的心,當我家孩子一直叫我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對策。

弟弟:媽媽你看。(自己拼了個樂高)

我:哇,這個設計真棒,你是怎麼做的?可以教我嗎?(表達了對他作品的好奇,讚揚,還提出了問題,表示我真的是喜歡)

弟弟:好,我這樣這樣……

我:謝謝你,我學會了。

弟弟:媽媽你看。(還是那個樂高)

我:嗯,媽媽覺得真的很棒,我從來不知道紅色和藍色還有綠色也能配在一起,你是特意選的這些顏色嗎?(進一步表示我的認同和談一些細節,讓孩子感受到我對這塊樂高的重視)

弟弟:是啊,我……

我:很棒。媽媽要工作一下,你現在要繼續做樂高還是畫畫,還是玩別的呢?

弟弟:我不知道。(繼續玩樂高)

我離開。

弟弟:媽媽……

好了,事不過三。我一般在第三次亮出殺手鐧。

有幾個辦法:

1、我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表示以下的話是認真的,隔好幾米喊出以下的話效果都沒有那麼好),說:媽媽現在要去工作一下,大約10分鐘(告知具體時間),你自己玩一下,媽媽很快就來,因為真的時間就要到做飯的時候了,媽媽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呢。

解釋越多,孩子越理解前因後果;越認真解釋,孩子越能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對孩子的尊重和禮貌不一定一開始就湊效,但是從長遠來看是非常奢侈的教育方式。會養出很有邏輯、很有大局觀的孩子。

有可能他就不喊了。

也可能他繼續喊。這時候就不能走過去了,可以適當的忽略一點,比如每2聲答應一聲,並附上:是的,媽媽還有8分鐘就結束了,是的,媽媽還有五分鐘就可以過來了。

一般來說,孩子除非是感覺這是個遊戲,但是只要你溫柔但堅定地做自己的事情,他會慢慢適應。適應「媽媽也需要一個人的時間」這件事,以及,媽媽始終對我有回應的。

假以時日,孩子應該會更理解媽媽需要一點時間這件事。

2、就是拿出新玩具。

轉移注意力對學齡前孩子屢試不爽。我在家通常會準備新書、新玩具,隨時拿出來(不貴,新書記得買不同種類的,玩具可以買某寶那種20個小玩意兒集合的,也要不一樣,這樣有吸引力)

3、講條件。

我會說:媽媽再陪你玩一個遊戲好嗎?這個遊戲結束後媽媽要去做別的事情,你自己玩一會OK。不要告訴孩子「不要叫媽媽」,他會很傷心,雖然有時候忍不住會很想說:「不要叫我啦!」(不是)

說好以後,結束了遊戲就走,要溫柔但堅定。

4、吃東西。我讓他吃點健康的零食,不管是餓了還是轉移注意力,這招還是好用的。

這招是最好用的。

別忘了媽媽的大腦也需要休息,這個時候我常常會說:你好好吃,媽媽先上個廁所哦,肚子有點痛,是大號的時候來啦。

尿遁,是當媽必殺技。

最後,請掌握好平衡,給予孩子回應是應該的,和老公溝通是必要的,但,照顧好自己更重要,該休息的時候好好休息,偶爾在廁所里一個人待一小會兒也是不錯的。

祝好!


首先我覺得不回應肯定不行。就想想自己吧,每次喊某人,總是不吭聲,兩聲一喊不理我,我心裡的火就蹭蹭蹭地往上冒。為什麼喊了,總是不答應呢?

如果孩子喊你,你一直不答應,他也會納悶,為什麼媽媽總是不回應我。所以會一直喊來肯定媽媽會理我。

我也看到了,題主說有一段時間,你不再回應,他喊得就少了。為啥呢?

再回到自己身上來,如果你總是喊的人,他永遠聽不到,時間長了,你會不會有點氣餒,算了,不想再跟他說話了。你不是主動不想喊了,而且放棄了,對這個人有點放棄了。你會比較鬱悶。

孩子也是一樣,表面看起來,他好像變乖了,不喊了。但真實的原因,可能是他放棄了,他可能覺得媽媽對我不是那麼在意,是不是我對他媽媽來說並不重要等等。只能降低自己對媽媽的期望。

其次,開頭說到,孩子總是喊媽媽,答應了也沒什麼事。為什麼還喊呢?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多?孩子希望獲得更多的關注?或者孩子純粹地是喊媽媽,為了跟媽媽逗著玩等等。

題主應該還是很有愛的媽媽,孩子喊了會擁抱擁抱孩子,但是也提到這樣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平時有沒有一起陪伴孩子玩耍,遊戲,看書,互動等等。

現在很多父母手機不離手,休息天在家,雖然也跟孩子一起,覺得就是在陪伴孩子了。其實不然,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要真正地融入到他的活動里,進入他的世界裡才算是陪伴。所以老是看到小朋友會對著身邊的爸爸媽媽說,媽媽你過來呀!媽媽也很著急地說,我就在你旁邊,還要過去哪裡啊?

其實小朋友不只是需要你的身體過來,需要你的心也過來。

再換回到自己的角度,如果你跟對方說話,他只顧著看手機,就算他在你身邊,恐怕你也感覺不到他的認真態度吧?

孩子不停地喊媽媽,可能是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注了,尤其是爸爸從來不回應孩子的叫喊。


抱抱寶媽!

我家也有一個四歲的寶寶,也喜歡不停的叫媽媽,如果他叫我的話我會不停的答應他,並且是面帶微笑的,滿眼含愛並且滿心歡喜的答應他,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的他是需要你的,只需要你愛的回答,如果你這樣回答寶寶的話,寶寶感覺到你的愛,那麼他的心理就滿足了,他可能叫不了幾聲就不會再叫了。

再回到題主這邊,現在可能是寶爸不給力,獨自帶娃的一個疲倦期,感覺有心無力,所以想要放棄。但是寶媽,你想想為什麼孕育寶寶的是媽媽而不是爸爸?我認為可以這樣想:這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優勝劣汰,說明爸爸確實是不靠譜,所以不給他孕育寶寶的機會,你看這樣是不是開朗了許多?這麼說來,寶寶不叫爸爸的原因可能有極少一部分是因為爸爸不理他,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寶寶需要媽媽。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能像媽媽一樣細心帶娃的爸爸和不管娃的媽媽一樣少。所以,請寶媽不要糾結要不要為孩子付出,孩子是我們的終身事業,他們從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一樣,寫什麼最開始還是源於我們父母。是寫滿愛的彩色,還是不愛的灰色,都由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我是鈺珠,一個二胎備孕中,並勵志親帶倆娃的寶媽。


01

媽媽~

哎~媽媽~哎,媽媽在哦,寶寶要媽媽幫忙做什麼嗎?媽媽~是還沒想好嗎?那可以好好想想哦,不然只是叫媽媽,媽媽也不知道要怎麼幫你呢~媽媽~想一想是什麼事情哦~

嗯......我想媽媽陪我玩。

好嘞,我們玩積木好不好?

02

媽媽~

哎~媽媽~媽媽現在比較忙,你不著急的話,等媽媽先忙完好不好?媽媽~很快咯,你來倒數好不好,數100下就可以了。1、2、3、4、5......OK,媽媽忙完了,你找媽媽什麼事情呀?

我想出去玩。

好呀,我們去玩滑板好不好?

03

媽媽~

哎~媽媽~喲,小寶貝又不記得遊戲規則了,叫了媽媽後就要說清楚是什麼事情的。媽媽~小壞蛋,你故意的吧,那我也來,寶寶~寶寶~寶寶~寶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事就叫媽,無事也叫媽,這大概是每個孩子天生的能力。

有時候叫了媽後,他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幹嘛,彷彿那一聲媽,不過是迷茫小心靈唯一知道要喊的。

孩子不知道,但我們作為母親是可以引導的 —— 這也是在教導孩子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孩子已經4歲了,是可以好好溝通的年紀。提主不妨就這個問題和孩子確立一個關於溝通的「遊戲規則」:

  1. 只要寶寶需要,媽媽都在,都會回應;
  2. 獲得媽媽回應後,寶寶就要說清楚找媽媽的原因。

讓孩子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里,學會積極地表達自己。


娃目前兩歲多

一般情況是這樣的…


娃:媽媽

我:哎~

娃:媽媽~

我:哎~啥事

娃:媽媽~~

我:怎麼啦寶寶

娃:媽~~媽~~

我:寶寶~~~~

娃:媽~~~~~~馬~~

我:包~~~~~~飽~~

娃:媽~~~~~~~~~~~~~馬

我:包~~~~~~~~~~~~~飽

娃:媽~~~~~~~~~~~~~~~~~~~~~~~馬

我:包~~~~~~~~~~~~~~~~~~~~~~~~飽

。。。。。。


這個問題如何應對呢,對於我來說多數是基於一種本能。在確認他沒有特別需要我幫他解決事情的前提下,我和他可以愉悅地把這個互喚遊戲一直持續下去。說是「一直」,其實沒多久他就會笑眯眯心滿意足地跟我說別的話題,或者自己去做其他事情了。

這種情況換成他爸是這樣應對的…


娃:爸爸!

娃爸:啥事?

娃:爸爸~~~

娃爸:說

娃:爸~~爸~~~~

娃爸:你叫我什麼事情

娃:爸~~~~爸~~~~~

娃爸:…(看他一眼確定沒事就去搞自己的事)

娃:…(自顧自地去做別的事)


爸爸的處理方式果然跟媽媽不一樣

近期還有第三種方式


…省略事件描述

娃:媽媽為什麼呀

我:因為…(省略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娃:為什麼呀

我:因為…(省略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娃:為~什麼

我:我咬你!(作咬人狀)

娃:嘻嘻嘻嘻嘻嘻…(怕癢躲開)

愉快地結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