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司馬懿的可能性不大。

司馬懿是河內人,父親司馬防又是京兆尹。司馬懿大概率不可能投奔劉備的。

所以我們就亂寫一波。

徐庶用八門金鎖陣破了曹仁,曹操大怒,欲親自帶領十萬大軍徵討劉備。

程煜告之曹操,劉備有徐庶為謀,羽翼漸成。不如請徐庶之母過來,以要挾之。曹操應允。

當晚劉備在慶功,徐庶猛然想起一件事。流涕對劉備道:家母尚在北方,如今我投奔使君,倘若曹操以母要挾,則我為人子不孝也。

劉備道:也罷,今讓翼德帶人隨先生請回老母如何!只是先生回去的這些時日,軍務如何?

徐庶:甚好。使君勿要憂慮。此間三十里外有一臥龍崗,那裡有個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使君可屈尊駕請之。

劉備答應。

張飛和徐庶來到家中,見家門外儘是曹操兵馬。原來是曹操差遣許褚來帶徐母。

張飛大怒,挑起丈八蛇矛道:許仲康,汝安敢脅迫人母,豈是丈夫所為。有本事和我大戰一百回合。

許褚早知張飛勇猛,如今更是理虧,只得倉皇而走。回去報之曹操。曹操大驚道:徐庶投劉備。真是我之大患。

劉備請了諸葛亮,心中大喜。於是新野城外大破曹兵。諸葛亮道:襄陽龐統,當今高士。使君何不求之,則大業可成。

劉備道:可是鳳雛?

諸葛亮:正是

於是劉備又求得龐統。

是夜,備欲寢。有人拜見,乃視之,水鏡司馬徽也。司馬徽道:將軍,吾一同宗司馬防,乃京兆尹,世受漢祿。見曹操專權,與楊彪同謀之。今楊彪入獄,防恐事泄,故急走之。來投使君。願與使君同匡漢室,扶君除賊。

遂備收司馬氏。

龐統曰:司馬氏乃當今天下之大族,河內名士,若能得此相助,天下易得耳。只恐其心難服。

徐庶曰:是矣,防之子司馬懿字仲達,善奇策,有雄謀,乃當今大才,其才勝吾數倍,與臥龍鳳雛伯仲。

諸葛亮:司馬仲達若能輔助主公,則三分天下,鼎足之勢成矣。願主公收之。

劉備道:我自會裁處。

劉備請司馬防和司馬懿喫飯。

席間,劉備大哭流涕。

司馬防問為何。

劉備道:備乃一織席販履之徒,名微言輕。昔日討伐董卓之時,諸侯無人正眼相看。而今司馬公為國而走,竟知世間有劉備也。備不勝感激!」

司馬防道:將軍豈不聞英雄不問出處,更何況將軍是皇叔,天子認可。曹操也曾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昔日將軍率數千之眾救徐州與危難之中。天下皆知皇叔仁義。

劉備道:奈何備將寡才疏,錢少地微。曹操以雄霸中原,孫權早已割據江東。他們大業將成,而我卻在依附劉表。歲月蹉跎,徒增傷悲。

司馬防道:若使君不棄,我父子願效勞。

劉備道:誠如是,則二位必是興復漢室的大功臣。早聞司馬仲達胸有大略,不知我如今該如何是好。

司馬懿道:曹操此番南征,雖是圖主公,實則是為荊州而來。但其真正目的,卻是要橫掃江,再一路兵出漢中,一路揮師江陵西進奪取西川。

劉備道:孔明已跟我說過。令我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聯諸戎、南撫彝越,外結東吳,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進宛洛,再率益州之卒以出秦川。

司馬懿道:此謀甚好,孔明果然智謀超羣。主公當趁此刻取荊州,與孫權共抗曹操。再入川,取漢中。發展內政,兵起雍涼,橫掃隴西。大軍東進,可取長安。

劉備道:只是不忍奪同宗之基業。

司馬懿道:此易耳。劉表新喪,蔡帽等人必然作亂。將軍可以平亂為由,進軍荊州。依然奉劉琦為主,實則主公掌權。仿曹操挾天子之事,則荊襄九郡,兵不血刃可有之。

次日,劉備見劉琦,備言蔡帽欲舉荊州降曹之事。欲請劉琦一同以奔喪為名,擒殺蔡帽。劉琦從之。

司馬懿道:此計不妙。蔡帽若知使君與劉琦奔喪,必然防備埋伏。不如佯裝曹操大軍,賺其開門。另外,主公可詐病,以麻痹蔡帽。

於是劉備終日不出門。蔡帽得知消息,心中大喜道:近聞劉備染疾,恐時日無多。吾等便投曹丞相。

張飛率領五千兵馬換上曹操旗幟,來到城下,詐稱是曹仁。蔡帽不知是計,打開城門。張飛沖入進去,一矛刺死蔡帽。奪了荊州。劉備隨後進入城中,奉劉琦為荊州之主。趁機收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南郡、樊城、江夏等地。收魏延、黃忠。

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周瑜破曹兵。

不久,劉琦死了。劉備依然奉劉琮為荊州之主。

劉備聽諸葛亮建議取西川,張松、法正作為內應。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張飛和徐庶、趙雲和司馬懿、黃忠和龐統,三路大軍並進。取得了西川。

隆中對的戰略實現了一半。

漢中之戰,黃忠定軍山斬殺夏侯淵。

呂蒙建議孫權,如今劉備做大,對東吳構成了威脅。不如取荊州殺關羽,全據長江,爭衡天下。

關羽欲北上伐魏。

諸葛亮道:不可。曹兵勢力依然很強。東吳反覆無常,不可信之。當下,江南未服。若起兵攻曹,則腹背受敵。不如先發展勢力,以求富足。然後再圖北伐之策。

司馬懿建議劉備,讓孫權進軍徐州、合肥。吸引曹兵主力。而後讓關羽進軍宛城,直搗許昌。自己則率軍攻佔雍涼。

劉備兵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響應。

龐統奇謀襲取陰平、武都。

徐庶兵出斜谷、據渭水、兵逼陳倉。

曹操孫權聯盟。徐晃、滿寵、曹仁、于禁、龐德、李典、呂蒙、陸遜、潘璋、馬忠、朱然。一同圍攻荊州。

關羽大破于禁,斬殺龐德。攻佔許昌。曹操只有遷都洛陽。

諸葛亮大擺八卦陣,呂蒙難以進軍。只好撤退。

呂蒙建議取荊州。

被諸葛亮擊退。

同年,曹操死。

張飛與張郃大戰街亭,斬殺張郃。司馬懿千里奔襲,擊破曹真。龐統魏延子午谷奇謀,攻打長安。徐庶以大軍圍住陳倉,以逸待勞。陳倉不戰自亂。奪得陳倉,徐庶大軍進入關中一帶。

劉備卒。劉禪即位。

次年,關羽張飛卒。

南中反叛。

司馬懿平定南蠻,諸葛亮打下洛陽。徐庶龐統,收復西涼。

諸葛亮大軍東進,魏延直搗建業。東吳亡滅。

諸葛亮北上,打下徐州。

司馬懿東進,征服幷州、冀州、遼東。

曹魏亡,蜀漢統一


講真看到名單裏的二達同志我下意識有點慌dbq

人才其實還好,主要是天下初亂大家你爭我搶時,劉備在東奔西跑;四海稍平大家開始收網時,劉備還在東奔西跑。

等到劉備好不容易能屯新野招賢納士,天下這塊蛋糕早就被分得差不多了。

所以三顧茅廬除了諸葛亮以外還請到了誰其實不算大問題,問題在於三顧茅廬的時間線能否在保證年齡的基礎上提前,畢竟十多年前的諸葛亮還是一個小藍孩紙。

年近半百的劉備得到諸葛亮就能從一無所有打到三足鼎立,如果是二三十歲的劉備得到了二三十歲的諸葛亮呢?

那時的天下還是諸侯林立,那時的三分還未完全成型。

誠如所言,那個茅廬裏醞釀的可能就是另一番內容了吧。

如果以此基礎加上徐庶龐統司馬懿(假設忠心max),又假設法正劉巴這些既定人才不流失,也許三國志就真的會變成季漢書。

順便啊順便,既然這些都送了,能再附贈塊兒地盤不?

都入技術股,這啟動資金不太夠啊qwq

備若有基本……


司馬懿以後可能會造反


em.....你難道以為這個天下都是靠謀士打出來的嘛,那我覺得你真的是遊戲玩多了。你看三國志,不管是袁紹,曹操,孫策,孫權,劉備或者劉表,戰爭的實際執行人都是他們本人,而不是謀士。就像是一個項目有方案ABCDEFG,你以為老闆成功了是靠某某提出的方案A,實際上不是的,最終執行的是執行人(可以是老闆,也可以是某個總經理)的方案H。這個方案H有可能完全就是老闆一個人的想法,或者是融合了方案A的想法,至於方案是否有效取決於當事人的能力問題(多方面角度的,臨場應變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我最簡單的舉個例子曹操打烏恆,謀士勸他別打,但是他自己非要打,最後險勝。曹操打袁紹,一部分人覺得可以打,一部分人覺得不行,最後曹操贏了。赤壁對吧,謀士說不打,曹操要打,最後輸了,你尋思一下曹操怎麼輸的。

劉備的夷陵之戰怎麼來的,諸葛亮不勸嘛.......

再說了就算真的按遊戲來,曹操的荀彧、賈詡、荀攸、郭嘉、程昱都是假的嘛.....而且徐庶到底厲不厲害不好說.....再說謀士....劉備的法正你是看不上眼.???


並不能,三國的實力並非幾個謀士能改變的。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當時的天就是曹操,曹操統一北方並沒有司馬懿,徐庶,龐統一些事情,所以對自己統一北方的步伐沒有任何阻礙。

北方一統一,那不就是進入循環了嗎。

不過這一次司馬家會不會爭得天下就不好說了。


很顯然,不能。

假設你把五萬塊存款放進銀行,存定期,一個富二代把一個億存款放進銀行,存活期。

的確,你在銀行獲得的利率要高於那個富二代,但你賺到的利息會比那個富二代多嗎?

人才多了,僅僅只能提高利率,但問題是,劉備的本金太少了。更慘的是,別人都已經開始賺複利的時候,劉備還在忙於初級階段的原始積累。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整個天下基本已經沒多少發揮的空間了。

《隆中對》提出統一全國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什麼?

待天下有變。

也就是說,劉備想統一,除非他的對手犯了致命的錯誤,瀕臨破產或賠光了,纔有機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