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生活7年了 生活工作穩定 但是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 讓我動了回國的想法 想著趁自己沒有結婚 還是儘早做出決定 想聽聽大家的故事和建議 還有就是 回國後的大家 去哪裡發展了?


關注一下,希望題主以後能更新一些回國後的生活,我也比較關注回去能不能適應的問題


謝邀。

我在國外5年。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最終一定會回國,只是什麼時間的問題。

之前一個在國外生活了快10年的姐姐和我說,如果覺得要回國,就早點回去,因為離開的時間太久了,就回不去了,因為會很不適應。

決定要回國的原因裏,父母家人一定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素的吧。反正,我是這樣。趁自己年親,父母身體還好,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趕緊出去蹦躂。自己蹦躂夠了,也就該回來了。

我回國的時間也不是在我計劃內的。也就是爛俗的分手,然後覺得沒勁了,就回來了。也許一件壞事後面就一定會跟著一件好事,所以也算運氣好,在疫情前回來的。然後也因為疫情斷了想要再回去的念頭。也就踏實在國內待著了。

至於回來之後會不會有困難,有沒有不適應,那是一定會有的。並且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所以,也不是啥大事兒,出國的時候都不怕,回國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在豆瓣發了,應npy的要求在知乎再發一次。雖然可能沒人看但他很好奇大家的看法。

以下整理自我和他的一段對話。背景相關,我們都從事科研工作,他已經博士畢業過兩年準備回國找教職,現在是某省護照+美國國籍雙重身份。

問:聽說你十歲來美國,已經過去將近二十年了,你想和當年送你來美國的父親說什麼嗎?

答:我想和他說,你送我出來是對的,但是和你的原因是不同的。

問:他的原因是什麼?

答:他喜歡美國,覺得美國文明、高科技、過得好。

問:但是你說不同,你發現美國是什麼樣的?或者是你想留在這裡的原因是什麼?

答:我覺得他把我送出來是對的,是因為留在國內我可能沒辦法擁有我現在的世界觀,我可能看到的世界會不太一樣。在美國,你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的世界。然後,我覺得如果我沒有出來的話,我現在一生的夢想可能不是一個什麼很值得我去努力的夢想。

問:也就是說因為你來了美國,你現在有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終身的夢想,是嗎?

答:我覺得是的。

問:所以呢?夢想是什麼?

答:我的夢想是回到中國,建立一個家,還有為祖國的科研發展給上我的接下來的五十年。特別是xxxx(他的科研領域)這一個領域,我覺得有很多…是一個很有希望的一個領域。

問:這就很有意思。首先為什麼比如你留在美國或者你當年留在國內,你不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很好的家。然後為什麼你在美國不能為xxxx這個科學事業而奮鬥。

答:我先說為什麼在美國不能建立一個家吧。最終的原因是,要有一個家要先有一個國。而美國是白人的國,所以在這裡華人、中國人、亞洲人沒辦法有一個家。我也可以稍微講一下科研這個方面。在美國當然的確是目前為止有世界最好的科研資源,但是這件事正在變,而且估計不會維持很久,會變動的很快,馬上國內的資源會更好。但最重要的是,科研是一個需要討論的領域,因為科研最終的目的是開發一些新的知識,這個過程需要經過討論。但是呢,討論是需要雙方都心平氣和,都願意討論,但是這在美國和白人們可能不太容易做得到。因為你和他們如果有長期的接觸的話,你會發現他們不是很心甘情願地想要和你合作和討論的。所以,講到底,你如果要做科研,在美國是會感到有些不必要的困難,所以這纔是為什麼我想要回國成家立業。

問:似乎你之前一直會稱自己為半個ABC。你在成長過程中,在美國待的這二十年裏,有沒有試圖融入過白人社會,或者有沒有一些經歷讓你形成了現在對他們以及對你自己的未來的看法?

答:當然有。我來的時候是十歲,那個時候是我和我媽在美國。老實講我覺得我那個時候像很多的留學生吧,可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美國。留學生他們可能有自己的理由(可以待會兒講)。但是我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這裡,也當然融入了。我是那個小區裡面唯一的中國人,所以不融入的話就自己玩,這也不太好玩,所以我當然融入了。大學的時候,初中、高中、大學,也都融入了,而且我有很多很好的白人朋友,也不止有白人的朋友,我也都看過他們的家庭,甚至去過他們的家,常常過美國節的時候,也都和他們的家庭在一起,因為那個時候家人們在臺灣也沒有節,所以不方便飛過去。反而過中國節的時候,這邊在上課。所以我過的節也都是美國節,也都是和白人同學們的家庭一起過的,所以我當然融入了社會,所以我才會有這些理解。這跟第一代的移民,如果已經成家立業了才移民的,或者是一些留學生,看到的可能不太一樣。

問:對,但是你說的是好的方面,但似乎你覺得不平等、歧視的現象纔是比較突出的特點,關於這些你有什麼經歷嗎?

答:說到一些細節的經歷吧。這種經歷都是一點一點小事累積成的大體驗。我覺得最經典的例子應該是在讀博的時候,纔有這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我發表一個點子,可能是完全一樣的發表方式,和一個白人同學發表一個點子,會受到完全不同的反應,我發表的論言,基本是會被否定的。不管論言的本質是什麼,基本是會被否定的。所以我覺得在這種環境下,對方沒有很誠懇地想要和我合作,那為什麼我要在這裡這麼的辛苦。

問:你覺得這是所有留學生羣體都會面臨的一個困境嗎?

答:我覺得是的。但是我覺得留學生們和我有兩個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優點,有一些是優缺點。第一,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被否定,或者是他們可能不會覺得對方的指導批評是不客觀的。他們可能會覺得對方是針對他們的想法來發言的,因為他們可能沒有夠多的經驗,所以這是留學生的一個弱勢。但是他們也有優勢,他們的優勢是他們有自己的體系,國內的高校已經強起來了,所以這些留學生們有自己的體系,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走出這些評論。對我而言,我沒有自己的體系,因為我畢竟沒有接觸過國內的高校的教育,所以我的培養還是在美國這種西方的培養裡面,所以我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這個體系。所以我真的得和他們加入討論,所以我得費很大的勁。但是我的優勢呢,是我知道他們討論裏的一些小技巧,我也會用這些小技巧來對付他們,但是就是可能比較…我覺得有點不必要,就不是為了科研,有點花了不必要的精力。

問:但是因為你這個特別的身份,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回國,可能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適應國內的環境和羣體。

答:嗯,這個我想過。而且我常常說我想回國,但是老實講我更像是移民。而且我知道我會不適應,也有過很多體驗,但是我覺得畢竟還是個中國人,而且中國人真的比較包容,從很多方面上可以體會到這些,從科研上更是如此,所以我相信我可以通過努力,我不一定要,大概不會整個融入這個團體,但是在國內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來顯示自己的價值,在這裡沒辦法。

問:但是即使你說服了我們,國內的科研環境更好,但是你怎麼樣確定國內的其他生活環境更好?比如知乎上經常討論,最簡單的,我們平常的菜價、肉價、房價、車價,在美國似乎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多的東西,就像就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一些別的什麼娛樂呀,什麼的,就為什麼國內的環境會更好?

答:我覺得這些事,老實講,是國內人民們活在福中不知福。所以這些生活用品上的一些價錢,這些事經濟學上面有根據的,就是為什麼各國的生活用品會有在這個國家可能比較貴,在這個國家可能相對來講比較便宜。在美國,美國是農業大國,他們喫的當然是非常便宜的。他們穿的也很便宜。這真的是。但是,除了這些小方便,老實講,在美國,小康是不存在的。從很多方面可以討論這些問題。第一就講教育吧。美國的公立教育是不存在的。想要移民的話,你們的小孩你一定要把他送到私立的教育,一年五萬美元。要不然的話,像我讀的高中,教數學的老師他本科讀的是英文,所以你會發現他們的公立教育真的是很差。除了教育以外呢,可以講醫療,這可能經過這一次的新冠,大家可以瞭解為什麼我說美國的醫療差。而且美國的醫療真的是全世界著名的差。全世界只有美國人會因為錢的原因而不打救護車的。這可以聊很多,但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和他人相處的一個總體的體驗。在美國和他人相處對我而言非常不舒服,沒有什麼團體的一個精神,沒有任何溫暖,終究有點孤獨。我知道這在國內是絕對不一樣的,因為我開始更加認識留學生們,我就發現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體驗。

問:那你對廣大的留學生有什麼想要說的呢?

答:對廣大的留學生啊,現在百分之八十的留學生是回國的。所以我最想說的也沒有什麼,就是早點回國。我可能想說的是,我覺得這裡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奮鬥的。

(因為都是在幫別人打工是嗎?)

二十歲總是要幫別人打工的,但是我覺得終究的原因是,我覺得在這裡,你如果回頭看一下,你會發現可能你沒辦法得到你當初一開始來的時候你覺得你會得到的事。然後,你可能會有點後悔。所以,我的意見是,越早回國越好。

(好。)

我再補充一下吧。而且不僅要早回國,也要知道原因,就是要知道為什麼。第一就瞭解為什麼自己出國。我覺得這很多留學生們可能不知道。他們可能只是因為國內高校們有一些老實講很奇怪的要求,要有國外經驗才能申好職位。當然這是一個體系的問題。所以這可能是他們出國的原因。但是對,要了解自己為什麼出國,而且要了解自己為什麼回國,這些有點重要。

其實我在講很多這些什麼溫暖啊,什麼和社會互動的時候想要得到溫暖,這其實都是我覺得家的一個意思。家不僅只描述我想要成立的一個我自己的家庭。我也是覺得「回家」這兩個字,「家」跟「國」在我的想法裏是差不多的,是一樣的。然後,我覺得是我一開始想要成立家的時候,才開始探討這些問題,才覺得在美國還有西方是沒辦法做這件事的。所以我覺得留學生們想要在國外成立一個家,要了解成立一個家到底需要什麼。

2020.7.28 於 加州


最重要的回國條件:部分行業美國的收入不再有統治力了。

解釋:

很多不回國的留學生,也許嘴上說著環境,生態,甚至政治等因素,但本質上留美還是因為美國收入高,即同樣的工作賺的多(排除從小被公知洗壞腦子的牧羊犬,有黑心錢想轉移的二代這種出國等於重生的案例)。

其中以碼農為首,舉例來說:很多家庭條件普通的學霸,出國讀了計算機的項目,就能在美國拿到十幾萬美金的起薪。比如說一個最基本的大廠碼農,刨了稅,到手十萬美金,按照購買力換算(美國賺錢美國花vs中國賺錢中國花),也相當於在國內賺40萬人民幣左右一年。那他回國可能還拿不到這個數,也許還更累,所以會選擇留美。

而對於其他行業,並不一定。比如我現在做的城市規劃、設計,建築這些,對於留學生(僅針對留學生)來說,在美國的收入對標國內幾乎沒有統治力。我們這個行業的初始工資(哪怕你是哈佛設計院出身),大致在稅前5萬多奔6萬的樣子(有高有低,但不會太離譜)。按照購買力換算,一個設計師在灣區或者紐約掙的錢,去掉稅,勉強相當於在上海掙20萬人民幣(名校碩士努力一下回國拿得到這個數)。而設計師無論在哪兒都是高壓力的乙方,所以留美和回國,真的沒有大區別。


在法國生活近6年,讀書2年半,實習+工作三年。有CDI,15年6月選擇回國,目前在位元組工作。

回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國內這幾年發展很迅速,想在事業上更進一步。2,由於是獨生子女,父母年紀大了,還是想離家人近一些,有什麼事兒都能照顧到。

說說個人對海歸是否會過的建議:也一直有人問我,中國和法國的區別。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回國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會快很多,但相對機會多,上升空間大。在法國,工作就像溫水煮青蛙,機會相對少,晉陞天花板較低。但假期眾多,生活壓力小很多,節奏也慢。這兩種生活方式沒有對錯,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我以為上海還是原來的樣子...................


灣區碼農。

我認為中國女碼農適合在這,國男還是回去吧。

國女回去職場被pua,國男在這職場被pua。亞裔男真的是老黃牛,辛苦奮鬥沒地位,升職加薪沒你份。個人感覺科技界甚至華人女高管數量多於華人男高管?反觀國內大廠高管男女比10:1?

反正國男真的是最慘的,最底層。你的技術,實力,有張黑皮都無敵開掛了。


我還沒回國呢.....

但如果有一天我回國的話,基本上要麼就是在國內發現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比如比美國錢多事少;或者有朋友拉我創業(我自己本身沒什麼特別願意闖的意願,也沒有什麼現成的人脈/圈子);或者某一天我那近10年GDP沒變的家鄉突然有了好轉的跡象(數值上沒變,算上通脹可以說是在下降);或者某一天我父母突然告訴我他們其實在某一線城市有很多資源,剛剛給我在那裡全款買了一套房,還把我戶口遷過去了

目前來看,以上幾種可能性都不大

回國去哪發展了,我認識的就是各回各家,北京的回北京,上海的回上海。這也是為什麼我回國的傾向比較弱,回去也沒有前途。如果家鄉在日新月異我也願意回去,並且我也真心希望有那麼一天

哦當然是在提交了綠卡申請之後了,這樣子不至於作單項選擇。


文化語言的差異永遠是在的。

你身邊是一羣和你背景相似,語言相似,都信儒家文化的人,還是完全不同背景,文化歷史從小學的完全不一樣,長相也有差異的人。

你在這兩種環境下,哪種獲得的認同感更高,哪種你有機會往上爬?

在想想年邁的家人,自己的中國胃。

歡迎回國,回國後留學生很多去了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上海是個不錯的選擇,更多上海留學落戶,可以參考

留學歸來:2021上海留學落戶全流程-落戶門檻高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10年。

前一段時間回來了。感覺回到了真實的生活。雙腳觸碰到了地面,腳踏實地,落葉歸根,心裡無比安定。

工作錢少了很多,但是上班都是快樂的。週末就更快樂了。

當然,這個是我的生活。

都是自己的選擇。

還是要考慮自己的具體情況哦。


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語言和文化。在國外生活學習個兩三年,就會遇到最大的挑戰,舉個例子每當你有滿腦子的問題和想法,無法精準表達出來時,每當你想要交個朋友,無法說出內心真實感受時。你可能就會有種什麼堵在胸口上悶得慌的感覺。第二點就是你想要什麼?回國和不回國就是兩個選擇,而選擇了兩種選擇的人不計其數。有的人覺得國外好,就想留在國外,可能有種種原因,但是最後人家就是想留下來。而另外一種回國的,人家就覺得國內好,比如親戚朋友同學都在國內很多的原因。但是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歸屬感,生活的不快樂,畢竟國外不是中國。第三個原因就是種族歧視的問題。在國外就是人種被等級化。當然你憑藉著自身超凡的能力衝破枷鎖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代價不是我願意或是可以承受的。種族歧視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2016年來加州唸的高中,

這五年輾轉過多個城市,

也打過不少兼職,

如果在國外不適應的話完全可以先搬去華人區試一試,感覺和國內差別並不大英文都可以不用講了就很贊!


就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為了家國情懷?


ABC或者小留也不容易,皮在那換不了。特別是研究生才過去,除了少數女性比較能融入外,多數人在文化和思維上還是有點隔閡。如果學術或技術上出色,做做教授什麼的還好,在其他領域往上升,交際能力也是要求很高的,更不要說還有看不見的歧視(玻璃天花板就在那裡)。


美食,愛情,親情,歸屬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