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如果是劇情片,以葬禮開場,那就是告訴你:這個人物的死亡將直接賦予主人公行為動機,或將直接引出一條重要的故事線,比如《紙月亮》。

如果是傳記片,以葬禮開場,那就是告訴你:注意,我要開始進入回憶(倒敘)了,比如《烈火戰車》。

如果是喜劇片,以葬禮開場,那就是告訴你:注意,我要開始惡搞了,比如《葬禮上的死亡》。

如果是悲情片,以葬禮開場……那可能就是一部爛片了,我好像沒看過這個類型的。

以葬禮開場,等於是展示一次毫無鋪墊的死亡,觀眾不會對此產生共情,它就只具有形式上的意義。

呃,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婚葬開場至少能把基本人物關係鋪出來吧。


正義聯盟......


從死到生。

之南雖然死了,但影片最後是以其演講或遺書做結,她活在人們心中,像啟明星一樣指引活著的人今後該如何生活。

《情書》中男藤井樹死了,但通過兩個女人之間的通信和回憶,還原出了一個本初的立體的男藤井樹。女藤井樹和博子本來都只認識一部分的男藤井樹,而一個更加豐滿的男藤井樹的出現,將改變她們各自的生活方式。


古天樂的《一個好爸爸》,開頭就是他的葬禮,把他的生平事蹟一下子通過他的口述表現出來,讓人不由自主的想繼續看下去。


巖井俊二的電影好多都是以葬禮開頭的,《你好,之華》《情書》……大概就是葬禮是個聚集人羣的地方,開場就能點明主要人物關係叭


挺好

鋼的琴


好像看過的只有【你好,之華】是這樣開頭的吧 我覺得之華之南是一個人的兩個性格方面 告別過去走向新生的意思


倒敘 吸引讀者


看看電影《勇闖奪命島》


奠定電影基調,交代主人公的現今情況。

最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超蝙大戰中的開場。僅僅是一個過程,她又讓韋恩夫婦死了一次。但別看這個小小的過程,其實在七中已經奠定了整個故事的基調與關鍵轉折點——瑪莎和蝙蝠俠的產生。

還有一個並不完整的電影情節,那便是與其基調相同的蜘蛛俠。本叔叔的死亡永遠困擾著他。這是蜘蛛俠成長的必然。

許多人會以此開玩笑。認為這只是一個很大的笑點。但如果你切身體會過就知道。死亡可以讓一個人成長。


沒人提一下是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嗎

海街日記以一個父親的葬禮開場,三姐妹因此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玲,葬禮中,大姐幸被玲的堅韌所觸動,於是在父親結束後,幸邀請玲與她們三姐妹一同居住,玲同意了。

玲搬進三姐妹的家中後,日子就這樣在四姐妹之中慢慢的度過了,她們各自遇到了自身要面對的問題,也各自解決了問題,四姐妹彷彿都在那個夏日的煙火大會上成長了。

影片的最後又是以一個葬禮結束,不同的是,三姐妹變成了四姐妹。

海街日記全片以葬禮串成了一條完整的線,人終將離去,但時光依舊,歲月美好。


《你好,之華》,葬禮開場,人物關係馬上清晰。


  1. 婚禮和葬禮是聚人的場所,用在羣戲裡交代背景比較方便。說的人比較多。
  2. 這裡有一個有意思的點。遊牧民族,例如古突厥人,有在葬禮上相親的風俗,原因就是大家平時生活比較分散,沒什麼機會遇見外族的人,所以葬禮就是重要的社交儀式了。死者的親友儘可能廣的通知到、下葬前停留七天的做法,除了有宗教上的考慮,也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合適社交的環境。隨著遊牧民和定居人的交往,突厥人的很多葬禮風俗(包括燒紙馬、遺體告別前痛哭、毀傷自己的臉等)早在唐朝就流傳到中原,相信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也早就藉此完善了自己的葬禮儀式。
  3. 《情書》的開頭是三週年忌日。
  4. 《教父》開頭是婚禮。

//《你好,之華》開頭好像是同學會?

所以這兩個電影標籤,是為了博熱點混進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