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88年生,換女朋友像換衣服,不婚族,愛喫燒烤等路邊攤,長得一般嘴又臭。可是社會就是不淘汰他。

他叫王思聰,他爹叫王健林。

你氣不氣?

能不能把字寫對了再來淘汰別人。


沒錯,剩男剩女的現象,就是社會淘汰的一種方式。

改開的40多年,社會發展太迅速了,社會形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都在改變。

在2000年之前,人們結婚找的對象,都是在自己家附近的,通常不超過100公里。

80後,90後的,可以回家問問父母,他們倆的老家相距多少距離。

在2000年之前,結婚的標準流程是:

1、年齡到了,父母開始張羅了。

一般是男的滿18歲,女的滿16歲,沒錯,就是那個年齡。雖然婚姻法規定的男22,女20。民間則在男女發育了差不多了就開始考慮婚嫁大事了。

80後,90後的,還是可以看看,父母和你們年齡差幾歲。是不是20歲左右就生孩子了,倒推一下,結婚年齡。

2、相親

父母的張羅方法就是相親,親戚朋友,鄰居打聽,有沒有適合的對象。

這個不需要花多少時間的,由於活動範圍有限,當地出生的男女,到了這個年齡,大多還在本地。絕大多數的人,很快就能相親了。

相親也很簡單,主要是雙方父母之間的交流,子女只是配角。

雙方父母在相親之前,早就打聽好了對方的家境。通過鄰居,朋友,親戚,很容易瞭解。

3、籌辦婚事

這又是父母的事情,結婚的兩人,只要最後出席婚禮就可以了。

結婚的住房,婚禮儀式,嫁娶的聘禮嫁妝等等,也都是父母操心。

4、婚後過日子

當年結婚後,還是和父母,主要是公婆住一起的。

雖然有很多婆媳矛盾的發生,但是對年輕人來說,壓力少了很多。

不需要重新置辦一套生活用具,鍋碗瓢盆等等,生活費也沒那麼高,每月給父母交點錢,有些父母條件好的,錢也不用交,就這樣過日子了。

生了娃,父母幫忙帶。

就這樣一個新的家庭就建成了,在老一代的呵護下建成了。


再來看看現在的情況吧。

大家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情況,現在工作生活的地方,離開你出生,讀中小學的地方有多遠了?

你和親戚朋友,同學,每年有多少次交流。

是不是還和父母住一起?

估計很多人的回答是:遠離家鄉,遠離親戚朋友同學,遠離父母。

也就是你已經離開了你的原生社交圈了。

離開了原生社交圈,帶來的問題就是找對象困難。

如果我們參考動物界的情況,大部分雄性是不能獲得交配權的。

狗頭保命!

看猴子,狼羣,只有猴王,狼王,以及靠近王的幾個強勢雄性纔有交配權。

再來看人類,在過去的2千年時間裡,也是強勢的男人才擁有交配權。

皇帝可以有後宮三千,權貴,富人可以三妻四妾。窮人賣身為奴的,只能等主人分配賜婚,如果沒有就孤獨一輩子。

注意,說結論了。

追求女性的能力,只有一部分男性才掌握。

女性,天生是被動的,等待男性來追求的,而大部分男性是沒有追求女性的能力的。

之前傳統社會,因為家族,家庭的原生社交圈的存在,父母包辦了婚事。

現在,突然把原生社交圈打破了,那些不會追求女性的男的就要被淘汰了。

因為沒有配偶,這些男性的基因無法遺傳下去,被淘汰時註定的結果。

至於女性,被淘汰的原因很複雜。

現行的一夫一妻制,女性數量相對過剩。

和物質條件慣例不大!


病根在於物質不缺,追求精神世界,男也好女也罷都在追求自我(誰都不願放下身價委屈求全)?


應該來說人的眼界開闊了,大千世界,千奇百怪,哪怕喝個咖啡在大部分人眼裡還分三六九等,喝星巴克,喝瑞幸,喝超市咖啡就是不一樣。但人的內心越來越空洞,活得跟洋蔥一樣,一層層剝光鮮艷的皮肉,裡面是空心的。


歷朝歷代都很多剩下的

只不過現在信息發達 大家都知道了而已

剩下的原因古今都一樣 安家紮根太難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