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的番劇裏 溫柔的角色大多有很好的待遇 溫柔也被很多戀愛番女主角當做擇偶標準


將日語中的「優しい」(yasashii)簡單地翻譯為「溫柔」並不完全準確。日本動漫中逐漸刻板化的「優しい」,指的是態度上待人謙和可親、觀念上對他人包容兼蓄、行為上對他人照顧著想、人格上使他人安心和信任。簡而言之,日本動漫中擁有「優しい」特質的角色容易與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

「優しい」備受推崇的原因,追溯起來要從日本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講起。

日本約75%的國土屬於山地丘陵地帶,適宜人類居住的小規模盆地或平原則零散地分佈在國境內,這導致了古代日本各個居民點之間的人口交流非常困難。

由於水稻的耕作需要團隊協作、頻發的自然災害要求人類互相依存,古代日本逐漸形成了以村落(或部落)為單位的生活圈與社交圈。

而出於方便管理的目的,為了強化以村落(或部落)為單位的生活圈,古代日本的幕藩政權出臺了一系列限制人口流動的政策。

在地緣、生活需求和政策的共同約束下,村落(或部落)中的居民牢牢依附於自身所在的生活圈。而試圖脫離原本生活圈的流浪者,除了政策上不被允許,自身也很難被新的生活圈所接納。

例如《火影忍者》的設定中,忍者這一羣體在忍村建立之前以部落為單位、在忍村建立之後以村落為單位,都是古代日本這種小生活圈模式的再現。而脫離村落(或部落)的忍者被稱為「叛忍」,對應於試圖脫離原本生活圈的古代日本流浪者。

當這種小生活圈模式強化到一定程度時,集體的利益與和睦甚至可以凌駕於道德倫理之上。

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下,日本村落(或部落)出現了「村八分」的約定俗成的制裁方式:對於嚴重違規違紀(例如破壞了集體的榮譽)的個體村民,全體村民聯合起來對其執行「絕交」的制裁。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絕交」不單只是冷暴力,受制裁的居民在生活中必需的肥料、煤炭、水源等資源都將無從入手,也就是失去了在這個村落中生活的最低限度條件。

近現代之後「村八分」的制裁已逐漸在日本社會中消失,然而能夠凌駕於道德倫理之上的集體主義文化仍潛移默化地存在於如今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之中。

包括動漫在內的日本文化作品中,常常出現「羈絆」、「歸宿」等主題,強調個體融入集體的必要性。相應地,集體主義文化要求融入集體的個人都必須具備以「優しい」為代表的社會性特質。

另一方面,「村八分」在當今日本社會中變形成為了主流羣體自發地對個體(或另一個羣體)加以蔑視和排斥,聯合地逼迫個體(或另一個羣體)陷入社會性死亡。動畫作品《聲之形》、《三月的獅子》所探討的校園欺凌話題,便是這種對於社會性死亡的恐懼的集中體現。

回到日本動漫作品的視角。以死神火影海賊柯南為例的民工漫可以通過收視率和劇場版票房來實現商業上的盈收。但是,除此之外的絕大多數動漫作品的盈收方式只能是碟片、手辦、周邊等動漫衍生產品的售賣,而這些衍生產品的實用價值遠低於收藏價值。也就是說,大多數動漫作品為了存活下去,就必須討好願意為動漫衍生產品付費的羣體。

而願意為之付費的羣體,通常與日本社會語境中的「宅」羣體有較大的重合。

日本社會語境中所謂的「宅」羣體,近似於中國社會語境中的「動漫廚」羣體,指的是重度的亞文化癡迷者。僅僅是喜歡ACG作品的程度並不會在日本受到異樣的目光,然而「宅」羣體卻會被日本主流社會所排斥和輕蔑。

這種排斥和輕蔑雖然不至於達到古代日本「村八分」制裁的程度,但也會對受排斥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創傷與陰影。為此,日本的「宅」羣體往往自我壓抑地隱藏在人羣之中,在ACG作品中尋找內心的藉慰和精神的依託。

總而言之,願意為動漫衍生作品付費的「宅」羣體,潛在地對「與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有著精神上的渴求。

當擁有「優しい」特質的角色是一部動漫作品的主角時,觀眾在觀看過程中能夠將自身代入於主角的角色扮演中,無需付出任何代價便能獲得「與他人的牢固的人際關係」。

當擁有「優しい」特質的角色是一部動漫作品的配角時,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則能夠將「現實中自己無法與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的事實,歸咎於現實中的他人並不具備動漫配角那樣的「優しい」特質。

久而久之,為了討好這部分願意為動漫衍生作品付費的觀眾,日本動漫形成了對「優しい」特質的推崇,而「優しい」也在刻意的推崇中逐漸刻板化。

動漫作品中也存在對這種刻板化「優しい」的反對,例如2015年播出的動畫作品《吹響!上低音號》中有這麼一段臺詞:

「優しい」這種詞,是誇沒有其他優點的人才用的吧?

《吹響!上低音號》第1季的主題包含了對於「為了融入集體而犧牲自己的個性」的反對、對凌駕於道德倫理之上的集體主義的批判,這一主題具體到設定層面,則是對在其他動漫作品中逐漸刻板化、同質化、泛濫化的「優しい」的否定。

當然,像《吹響!上低音號》這樣冒著銷量暴死的風險追求藝術表達的動畫作品畢竟是少數。

歸納而言,大部分日本動漫對「優しい」特質的推崇,比較多地來自於日本歷史文化中對於「社會性死亡」的恐懼。以動漫為代表的文化作品承擔著為觀眾提供內心的藉慰、精神的依託的社會要求,因此日本動漫推崇「優しい」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以上。謝謝閱讀。

參考內容:

[1]知乎用戶 淺色回憶 在「日本動漫中,「存在」這個概念是什麼樣的一個東西?」下的回答.[2]知乎用戶 Nasusu 在「《吹響!上低音號》中的久美子性格「糟糕」在何處?」下的回答.[3]知乎用戶 Chivn 在「即使在二次元發源地的日本,ACG 也是小眾的愛好嗎?下的回答.


說日本動漫推崇溫柔是一種虛偽的雙標。溫柔的男主角只是為了照顧平凡無特長的觀眾代入角色,因為相比個高,顏美,多金和有才華,溫柔是唯一觀眾覺得努努力就可以做到,當然,實際並不簡單。

日本戀愛番裏的溫柔定義為寬容、體諒有同理心。

但溫柔的男角色被羣芳纏繞的同時,溫柔的女角色往往變成男主追求女神時備胎,男主失戀時的膝枕,男主煩惱時的傾訴對象,男主一時起的揩油工具,甚至男主日常生活時的便當廚師。

最後被發好人卡,淋濕在磅礴大雨中,呢喃「明明是我先。」

如果男性向後宮動畫裏,一個長相大眾,身材普通,存在感平凡,個性一般,對男主專心的女主角被深愛,只是因為她「溫柔」。

那我才能相信「日本動漫推崇溫柔」

同理,愛得執著與溫柔一樣是被虛偽推崇的。

當然,溫柔不光是為了觀眾更好代入角色,普通戰鬥系的主角少以溫柔為賣點,後宮系才需要溫柔。是因為溫柔有兩個好處,1、通喫。讓身邊女角色「潛移默化」的被男主角吸引,2、洗白。讓男主角喫碗裏看著鍋裏的行為合理化。

溫柔所以優柔寡斷,溫柔所以無法拒絕新角色的好感,溫柔所以不忍心傷害身邊的女配角們說分開。

我不渣,我只是太溫柔了。

後宮番男主的這種矛盾就像是大喊:

女孩們,不要只看外表與物質,請賞識我的溫柔和執著,請一心一意的愛我,然後,我再「挑「個條件最好的。

女孩們,長得好看或者有錢的男人,既不會對你溫柔,也不會一心一意,請關注我,某後宮番的男主角。

「有錢不真心,帥哥必花心「是對普通人觀眾的安慰劑,就像女性向作品裡男角色高富帥的同時,女主必然手笨愛哭頭腦不靈活兼……黑暗料理,但是她的善良,深深的吸引了一卡車優質男。

「你去找她,她膚白貌美大長腿氣質佳還多金學歷高,我只是個平平凡凡的女孩子,連飯都做不好!」

「小傻瓜,她心黑血冷,哪及你善良,自從看到你救治受傷的小兔兔,我們一卡車……不,我就深深的愛上你了!」

創作者總喜歡讓觀眾覺得,溫柔和善良很容易達到,而高富帥白富美都是條件好人卻渣,你也可以有機會競爭一攬顏如玉。

其實,這三句話都是妄想。溫柔男與善良女湊一起,賣不出票房。

要說溫柔,我們的媽媽對我們最溫柔,但在年輕美色面前,大部分兒子們都變成了好色小怪獸,厚此薄彼。

我們是應該早點提倡溫柔了!


這個所謂的溫柔,在日語中有多種含義,有善良,共情能力強,有包容心等等多種含義,簡略理解就是「這個人是一個好人」。

為什麼日本動漫很推崇這個特質?我覺得其他回答都只以為題主指的是gal。。。並不是,實際上強調「很溫柔」這個特質的動畫可絕不止gal一種啊。

僅僅以我現在追的幾部番而論,鬼滅裏的炭治郎,東離裏的大叔,以及艾爾梅羅事件簿的王妃以及天使禁獵區的男主角無道剎那——這幾位都在劇情裏被稱讚過「溫柔」。

以上幾部番難道都是gal?(笑)

實際上以我的理解,溫柔這個形容詞可以包括很多人格特質,比如說

「就算價值觀截然不同也對他人抱有善意」

「就算是死敵和十惡不赦的惡徒也會試圖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理解對方」

「就算是對著對方舉起劍,殺死對方之後也會為其守靈」

「就算是其他人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會去提出質疑」

「極其敏銳的發掘他人的內心深處的隱情,然後共情對方獲取信任」

他們把這種特質稱為溫柔。

為什麼如此,我只能理解為,也許是因為日本的價值觀很多元,所以漫畫家們早早就意識到,如果想要創造一個貫徹信念的主角就不得不與其他角色衝突,而我們似乎越來越發現,一個人類很難用自己的價值觀裁決所以人類,所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在出現價值觀衝突的時候,主角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但是在自己的立場上最大限度的理解他人。這從某些方面也體現了漫畫家本人的情感吧。

源頭也許是悲憫,無論是鬼滅裏試圖理解鬼的炭治郎,還是東離裏給死去的蠍妹收屍的浪巫謠,還是天禁裏用有的力量給怨靈超度的剎那。

似乎是因為感同身受,在這個痛苦的世界裡因為種種緣由走上不同的道路的其他人,也許就是另一個可能性的自己,在擁有不同的家境和資源變成的模樣——所以會感到哀傷,感到痛苦,明白自己和他們雖然道路截然不同,卻仍然願意用最大限度的溫柔善待他們。

也許用另一個詞可以概括這種特質,「人道主義」。

好像是一個被遺忘了很久,被嘲諷和踐踏的詞啊。


優しい這個詞在形容人的時候,漢語往往翻譯成「溫柔」。其實他的意義應該更加廣泛,有和藹,懇切,優雅,有教養的意思,隨語境可能強調的點不一樣。如果用英語的話最適合的詞應該是gentle,紳士或者說有風度,漢語的話可能儒雅也能表達這個意思。

以前我對溫柔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動漫裏,覺得大概就是男生對女生很柔和的感覺。但真正接觸了日本人後發現,最讓人感覺溫柔的並不是二十歲上下的小哥哥,而是人文學院那些五六十歲的老教授們。在中國真的從來沒人會以那種方式和我相處,會異常有耐心的聽你說話,即使表達或者日語有讓人不太明白的地方,也會等你講完,然後先對你微笑一下才開口「或許」「其實」,說話的聲音也很低,細緻平靜而不緊不慢甚至讓人感覺有點溫吞,也會很考慮對方的感受,如講到一些比較生僻的專有詞或者名字(也許考慮到我日語問題,會拿張紙幫你寫下來。

說抽象點也許溫柔,特別對於男性而言,也意味著不那麼展現父權(規範與定義、禁忌的功能,男權,或者陽剛的部分,和一種普世價值觀。

拿文學作品說說事就好想魯迅與夏目漱石,雖然魯迅說自己受夏目漱石影響很大,但其實二者差距還挺大的。二者都深刻的洞見剖析人性,但在這之後,魯迅愛憎分明具有強烈的批判意義,而夏目漱石除了虞美人草一書,並沒有鮮明的善惡觀,惡人最終也沒怎麼受到懲罰。作者展現人性的善惡,但不作為法庭不去審判定罪。

再譬如川端康成,千羽鶴是一本唯美主義色彩很濃的書,太田夫人與男主的亂倫關係無疑在道德之外的世界上美的,被唯美主推崇的。如果放在奧斯卡王爾德那,從前言開始就要寫什麼,世俗被道德所挾持,必然的崇低的反美的,庸俗不堪的。但川端康成沒有,甚至沒有怎麼讚賞太田夫人,雖然川端的唯美立場是顯而易見,但全文唯一的褒美,可能只有太田夫人死後,其女兒文子一句「在母親死後我才漸漸發現她的美。」這種曖昧的話,這就是川端康成的溫柔依然給世俗留有餘地,反道德的,道德的,美的,不美的沒有毫不留情的否定肯定。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也無疑是本溫柔的書。半個私小說的人間失格,和日本自然主義文學一樣,其和佐拉自然主義的區別在於,無慈悲血淋淋的描寫現實之後,結尾會完成一個浪漫主義式的飛躍,這是對於現實的溫柔對於人心裡浪漫的溫柔。人間失格里對於死去的,被世俗摒棄的大庭葉藏最後酒吧女回答說「他不喝酒的時候就是神的孩子,不喝了酒也是。「其實就是一種女性視覺下的救贖,這種救贖早有伏筆,在開始大庭葉藏作膝枕給同學清理耳朵,同學就說「你阿,真像個女人一樣。」人間失格,失格的不僅僅是人,人背後代表的是用man指代人類的男性語境,人間失格是從嚴明的男性中死去,在溫柔的女性處新生,打破父親姓名下被規範被象徵被禁止的能指符號枷鎖,逃逸到被現實嚴苛而粗暴限制自由靈魂的曠野也正是如女性一樣溫柔所在。


這個問題我真的得言辭激烈一點了。

為什麼推崇溫柔?因為待人溫柔的特質,絕大多數小孩都缺乏。

小孩子會對人溫柔嗎?

不會,他們會自發形成一些小團體,打擊孤立邊緣人物,對肥胖,醜陋的人進行各種攻擊,包括但不限於取綽號、在TA坐下之前把凳子抽走、擺出滑稽誇張的表情大聲嘲諷,各種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動作,等等。這簡直就是叢林法則,說實話令人厭惡。

知乎的人是不是很多長大了就忘記小時候的事情了的了?或者是把記憶美化了,覺得小時候很美好了?可能你們不是被攻擊的人,所以可以在這裡說什麼崇尚溫柔只是無病呻吟,現在,請你們認真回憶一下兒時生活的點滴,這樣過去的記憶一定能夠復甦,然後你們就知道為什麼了。

最後:我小時候並沒有被攻擊,我不混別人的小團體,不過我成績好,沒人會給我臉色看。此外,初中高中都在重點中學,但是這些現象依舊露骨地存在。

分割線 2019.9.4補充

感謝評論區的那位討論商業化的知友回復。

我也看了一下問題下面的別的回答,很多提到商業化的,還有很多說「不然喜歡你錢或者顏?」之類的人的回答。不過我還是想說:日漫裡面基本描述的是高中生之間的戀情,而大多數女的在高中時期還不會那麼看重金錢之類的東西的。胖哥哥們也不是沒有錢,他們買自己喜歡的宅物的時候不也是一擲千金嗎?

如上文所說,溫柔是一個很難得的品質。小學時期,我也有過跟著班裡的人一起嘲諷肥胖的醜陋的人的時候。那個時候班裡有個肥胖的女生,長得也醜。然後,班裡的男生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絕不坐她坐過的椅子。為什麼,噁心啊。在那之後,班裡男生之間互相整蠱的把戲也多了一條:悄悄把那個女生的椅子跟想要整的對象調換,等那個被整的不明就裡坐了下去再把這件事抖出來。怎麼說,那個女生遇到這樣的霸凌好幾年,她內心裡會怎麼想呢?

後面上了初中高中,雖然都是重點學校,但是類似的事情依舊在上演。這個時期我開始學會了同情,我不再跟著班裡的男生一起整別人,但是我也沒有勇氣為了被霸凌的人去跟大部分人對抗。我最多私下裡對那個人好一些,和顏悅色一些。

等我漸漸開始思考過往,並且開始帶著分析的角度去看一些動畫,我開始羨慕那些男主角們。他們擁有這種寶貴的品質,敢於在別人需要他們的時候伸出手去,並且向這個不合理的環境對抗。在我心目中,這就是所謂的「優しい」。然後對於被拯救的那些人來說,能不重視這段羈絆嗎?

另外再說回胖哥哥們。很多人覺得胖哥哥是因為無錢無顏,但是可以優しい,所以商家才炒作這個概念。但是其實,no, 所謂的優しい,恰恰是胖哥哥最缺乏的品質之一。

請看這個問題下面的別的回答,他提到了自信與自卑對人的影響的問題。最後附鏈接。胖哥哥通常是自卑的,這導致他們在一段感情(當然不止是愛情)中,傾向於暴躁,易怒。內心中的自卑會讓他們產生潛在的想法:「我不配與她在一起」。導致一產生矛盾,他們很容易就會歇斯底里,傷害對方。此外,因為內心的自卑,當一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即使觀察到了,從頭到尾卻不敢伸出援手。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溫柔呢?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523019/answer/808980653?hb_wx_block=1

10.14補充:

不少知友在評論區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真的是非常感謝大家。雖然不一定會一一回復,不過我都有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