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1. 提問中的「迷信」不是名詞,迷是形容詞,信是動詞,是不進行分辨的信。
  2. 信仰指本人對本人的信仰,而非異信仰者對對方信仰的稱呼。

答案總結和理解:

謝謝各位答題者,MUA~~~ @子不語 的答案如同綱領,一言而蔽:

信仰是基於價值觀產生的,如果價值觀發生改變,信仰就會變化;

迷信可以理解是缺乏價值觀的信仰,缺乏邏輯的信仰,盲從沒有自我判斷的信仰。

@薛輝揚 的答案是身心具受的體會,與@子不語 相輔相成,尤其讓人拍案的是他對宗教與科學的平等分析和「覺、迷、我錯了」的見解。答案在評論裏,太長無法引述,請看真身。

@魏朝博 補充說:信仰是建立在對世界的認知上。不同的人對世界本質及其規律的解釋不同,才會成就不同的價值觀。

@夏昊Oscar 的答案:Faith is unjustified belief and most overrated virtue/信仰是未經證實的信念,是最被高估的美德可作參考。理解:信仰是為自己三觀尋找的一個「成熟的三觀體系」。如果認可,即為信仰,即不質疑;如不認可,即非信仰,即退出此三觀體系,尋求或自創新的三觀體系。


大哉問。

首先說明,我對該問題的主要觀念,來自於我對『重負與神恩』這本書的一些主觀解讀。我雖非基督徒,卻也從中瞥見信仰的一鱗半爪。放在這裡拋磚引玉。

1. 我不認為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是「我錯了」。可證偽理論雖不能說不對,但至少不全面。科學,信仰和迷信三者的關係是:科學是反對迷信的利器,也是真信仰的凈化劑。科學對信仰的主要貢獻在於,它將那些不屬於信仰的迷信部分從信仰中剝離出去。

2. 信仰提供的是超越日常經驗的一些原則。當談論信仰的時候,必將陷入談論「非信仰」的危險,原因類似於試圖解釋《靜夜思》的詩意在哪個詞語裏。薇依說,在不曾體驗過上帝的兩個人中,否認上帝存在的人離上帝更近。其含義是,在沒有這種體驗之前,有勇氣否認上帝的存在,即有反對迷信之勇氣與信念。這種勇氣與信念與科學方法本身無涉,而是追尋上帝的第一步。

3.@阿銳 的答案,我個人覺得有些流於簡單化。談一下我的個人看法,求指正。「而信仰也是建立在對世界的認知上的。」說反了,對世界的認知,建立在信仰之基礎上。這裡,信仰類似於康德所講的「先驗觀念」。關於後面的內容,馬克思雖然講唯物主義,但重要的概念是實踐,或者說勞動。所謂「勞動"的觀念,是指人以自我意識規定萬物,也就是政治課本講的」製造工具「。工具本身的概念,來源於人的精神。先從這一層上理解馬克思,則漸通精神層面信仰的問題。至於三大宗教,我本身不是宗教徒,不敢妄談。但個人感覺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宗教徒,流派太多,雜質亦太多,心中憂愁恐怖怯懦驕傲之種種,有時甚至較非宗教徒尤甚。實在有些流於迷信。

簡單說,以錢財或虔誠妄圖收買神靈,是迷信;因恐懼害怕神靈降罪而不敢作惡,是迷信;因驕傲而自以為能掌控世界卻放棄對自身心靈之追尋,也是迷信。人的大罪,無非驕傲與虛弱。

關於信仰,我個人是從理解薇依的「絕對與相對不是相對的」這一句開始的,最後體悟到「知其白,守其黑」一句,雖非結束,再無寸進。但知易行難,信仰的重負,的確非常人所能承受。個人感覺現在自己身上的迷信只怕較從前更深。一聲嘆息。

信仰可否被質疑?可,哲學家和神學家一直在做這事兒——關於信仰的澄明。但個人有了類似薇依所說「上帝體驗」之後,實在很難質疑信仰的「存在」。

「叫幹/不幹啥就幹/不幹啥」既不是信仰,也不是迷信,那個叫「聽話」。

某組織,你們別以為拿著「信仰」兩字說事,家丁就自動升級成聖鬥士了。

——————————

個人以為,信仰是可以質疑的,是應該允許質疑的。極度堅信某樣東西以後,並不意味著人腦就退化到三葉草時代,只要還能喘氣兒,就擋不住哪怕一閃唸的思考。所以質疑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意味著結果就是放棄信仰。對這一點質疑的恐懼,是腎虛型信仰的特點。應該崇尚的是對信仰的理解,為什麼我信它?是因為我真正地懂它,我通過種種包括質疑在內的思考過程最終確認了它。其好處有二,一是便於糾偏,二是更利於傳播信仰。
信仰是基於價值觀產生的,如果價值觀發生改變,信仰就會變化;我在小時候信仰共產主義,現在價值觀變了,信仰也變了;迷信可以理解是缺乏價值觀的信仰,缺乏邏輯的信仰,盲從沒有自我判斷的信仰;不應指望把人教育成盲目的機器,或許可以矇蔽一時,但無法矇蔽一世,一旦覺醒,會有更大的潮湧。
我在國外聽到最有道理的一句話是:Faith is unjustified belief and most overrated virtue

問題本身和問題描述並不是一件事情。

針對該報道來說,該報道其實混淆了信仰和忠誠。

信仰的確是忠誠的重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網易報道的是解放軍對黨的絕對忠誠,是黨指揮槍的基本論斷的擴展闡述與應用。報道試圖將忠誠混淆到信仰的高度,並對此表示稱讚,從而希望使更多的人達到忠誠。

信仰當然可以被質疑,事實上大多數信仰也不停的在質疑中爭論。

只是有的容忍質疑,有的完全不容忍。信仰與迷信在一點上是相通的:即對一個對象(理論、說法、解釋)的認同可以不基於任何邏輯。區別在於,信仰應該使人向善,使本人及周圍的人感覺更好,使人的精神得到滿足。迷信則相反,越信越覺得空虛,越需要外界的事物填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