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以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度脫眾生啊。

也就是說不要以貪執我相人相眾生壽者相的妄想心,來度眾生。《金剛經》一直在講這個。

說白了就是做好事不留名,這就是經中說的無住相佈施。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像擦去灰塵是離塵的方法,度眾生就是滅眾生相的方法!

你不能說我裝作不看見灰塵,不就離塵了嗎。。。那叫自欺欺人!

所以發心度盡一切眾生,是成佛涅槃的前提。


這裡的眾生是指自己以往的生生世世,並不是說芸芸眾生,我相是我的總說,人相是現在的我,眾生相是過去無量生的我,壽者相是未來生的我,後三相是我的別說


題主的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矛盾。既然離四相,何來眾生?

金剛經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離相是一種觀察狀態。善男女,或此時稱為菩薩住於這個狀態就是滅度眾生。嗯?明明是不住於相,怎麼又住了?矛盾呀。所以這個是不可說的狀態,一有言說便成虛妄。

現在有一些「大師」,一張嘴就是我們要度眾生,你自己還沒有得度,怎麼能度眾生呢?

還是堅持讀經為好。


離這些「相」,是指心不執著於這些「相」,沒有分別心,才能真正度化眾生。

如果一個修行者,滿腦子想的都是,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他的,得到多少失去多少,什麼好什麼壞,誰高誰低,勝負成敗,等等這些東西,別說度人了,自度都不可能。


有趣。修菩薩乘的人,是發了願的,度眾生本來就是在佈施波羅蜜。所以,是讓你在佈施時朝著離我相乃至眾生相上精進。你問如何?當然是在實踐和修行中慢慢體會和感悟,積累資糧量變產生質變,你就領悟金剛經的般若啦。所以,你真的是修了菩薩乘嗎? (犯困表情)

僅代表個人知見。


眾生不需度化,我亦是眾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