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具的這東西100能用10000挺好,但真的上魚了最重要的就是控魚的手法,其次是魚線的強度,再次是杆子整體的腰力和護線程度。

你新手上路對漁具的需求沒必要一次性滿足,必須要買的只有:桿,線,漂。可以加上炮臺支架,釣椅,餌盤,魚護。其他東西都暫時不需要買。

第一次玩就從最差的入手,以下給你簡單的寫下預算:

桿 100

線 主線5 子線7(成品)

漂 50

支架 30

釣椅 100

餌盤 20

魚護 20

總的算下來330塊出頭,餌料的話就買野戰藍鯽一包足夠(7塊)

希望能幫到你


我這些年在釣魚上花冤枉錢的也不少了,好在夫人還算支持(價錢我都少說個0)。怎麼說呢,「不將就」。

就是你買東西之前,可能沒想好到底符合實際不,或者頭腦發熱,又或者以前那一件東西95分,這個新出的99分,你就會想換了,你換了新的,你之前買的就相當於冤枉錢,又或者你新買的用了一陣兒你發現,其實也就這麼回事,當初不買也能湊合。

我是這麼理解的


漁具當然很重要。比如你去釣鯽魚拿根路亞竿,能釣上來也很奇葩。

當然,這只是誇張的舉個例子,不過實際也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我有一次去釣黃尾鯝,拿的鯉魚鉤子子線,到岸邊就傻眼了…

還有在水庫湖泊,杆子各種長度都不能缺,有時候就差那麼一米,魚情天壤之別。這例子多得都想不起來典型的了……

買漁具要下手穩準狠。穩是不亂買,準是看準了自己需求,狠是要對自己狠一點,買自己能接受的最貴的哈哈哈哈。每個人不一樣,但是我身邊的釣友也許是因為性格差不多所以在一起玩。亂花的錢都不少,大多都花在那種過渡產品上,剛入門覺得兩三百的魚竿挺好,玩明白了看兩三千的魚竿也是一堆缺點。就想要最好的。這個過程在我身邊存在普遍性,這個過程中買的時候過渡產品最後看都是冤枉錢。

還有別迷信廣告說的餌料和小葯,不是不能用,但是別迷信,多少次在水邊用一堆高大上餌料被當地老頭兒用自製的麵糰子小米蚯蚓等等等等羞辱得體無完膚…信廣告就容易花冤枉錢。

要說釣魚過程中,冤枉錢更多了,不熟悉的黑坑別玩,真想玩先看看,看明白了大家怎麼釣的準備好了再去。還有如果是新手,高釣坑靜養坑別去,價格貴的要死,問題是那就不是享受釣魚,是花錢找罪受。

去水庫、湖泊、海釣,花錢也不少,如果沒做好功課所以沒釣好,那也可以說是冤枉錢。不過好好體會一下「遊釣」這個詞兒,也就不會覺得那是冤枉錢了。


沒有冤枉錢,一分錢一分貨,買來不用看著都開心。

我漁具也買過不少,算是個偽發燒友吧。

在我購買漁具過程中發現,低端的質量確實不如那些高端的產品,但是勝在便宜,買魚具的價位、檔次、性能、質量、外觀,應該跟所釣魚種和出釣頻率掛鉤。

如果是一個釣魚發燒友,別看那些能釣多少水的釣竿,完全沒有意義,大品牌信仰充值吧!

如果是一個偶爾釣魚出釣頻率不高度的釣友我推薦買那種,手竿500左右,路亞竿1000左右,大約就是這種價位。

如果是一年只能釣一兩次,漁具店20的玻璃鋼釣竿,5元線組,10元漂玩玩得了

我的部分釣具,就不一一發了挺累的。

真正的冤枉錢是你沒有一步到位升級所花費的那些肉疼的錢,買任何東西沒有一步到位都會如此。


置辦釣具不能看著好就買,要講究實用性針對性,不能看別人有自己也買。釣具裝備更新的很快,一些裝備雖然實用但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就不要急著買,合理化功能化實用性的完善質量價格趨於合理再買。比如我喜歡休閑野釣針對野生小魚,置辦一套3.6――5.4米細身中檔釣竿作為出行必備釣竿。(調性過硬手感差竿身過重累胳膊影響揚竿的速度)其他釣竿70多根大多成了擺設。釣魚裝備總花銷40W+現在看來沒有意義。咱們只是愛好不可能把所有裝備都置辦齊全。所以我建議朋友們實用的常用的必買,其餘的只看不買要守住定力。花錢買釣具免不掉受家人埋怨嘮叨,但總比玩牌好多了,輸贏的悲喜一時不如釣魚人快樂一世。

發佈於 2019-02-1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阿拉哥阿拉哥

魚比魚具重要。

找到有魚/有能力去到有魚的地方,簡單的魚具也能玩得爽。

再好再貴的魚具,沒時間去用也只能拿來擦油把玩。

有錢,有時間的直接上頂級,不糾結;沒錢也沒時間的,拚命去弄錢,也不用糾結。


魚比魚具重要。

找到有魚/有能力去到有魚的地方,簡單的魚具也能玩得爽。

再好再貴的魚具,沒時間去用也只能拿來擦油把玩。

有錢,有時間的直接上頂級,不糾結;沒錢也沒時間的,拚命去弄錢,也不用糾結。


個人認為比較重要,但是也不能走極端。以上魚以後你不會擔心斷竿,且魚竿腰力好,溜魚輕鬆,為標準。魚線標準不漲號且拉力可以就行了。野釣的話,浮標不用太過追求靈敏度。而且買東西一次到位就好,不然淘汰了又是成本。


漁具當然重要。俗話有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先提條件、趁手的工具,釣魚同樣不例外。

漁具四件套:鉤、漂、線、桿

一、魚竿

好的魚竿會讓你在釣魚的時候更舒服,長竿要軟,短竿要硬,多軟多硬根據自己的喜好。

大部分地區野釣,我推薦是5.4米,這個長度適宜,哪怕價格較低的魚竿也不會太重,個人經驗是,5.4米的魚竿的重量分水嶺是140克。這裡指的是實際重量,而不是素材重量,現在網路上太多的商家標的都是素材重量了,看起來很低,但實際上加上配重,油漆,重量都會超過很多。

無論重量如何,腰力是挑選的第一要素,不要相信軟竿有手感這種說法,沒有腰力的魚竿是魚在釣人,控魚的乏力是沒有樂趣可言的。腰力就是魚竿對力量的反作用力,腰力好的魚竿在魚的衝擊下會有較強的回彈力,會讓您有信心控魚。

最後說一下碳布,目前應用到魚竿上的最高46T碳布,分進口和國產,某些號稱60T碳布的沒有真的,同時,魚竿是多層碳布卷制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裡面是低碳外面是高碳的魚竿也是常見的混淆消費者的手法

二、浮漂

沒有什麼科技含量的產品,浮漂重要但是不神祕,如何定義一隻浮漂為好浮漂?

A、漂尾光滑,用手指來回縷,絲般順滑的漂尾。

B、 漂身,形狀不重要,但是自身重量要輕,最明顯比較情況,電子漂和非電子漂,形狀一樣,電子漂自身重,喫鉛小,而非電子漂自身輕,喫鉛大。造成哪些影響呢?

靈敏度,自身重的漂,反應延時,自身輕的漂反應迅速。兩個塑料瓶,一個不裝水,一個裝半瓶水,用手將它們放進水裡,鬆手後,空塑料瓶的上升速度明顯大於裝了半瓶水的塑料瓶。

拋竿難易度,當浮漂自身輕的時候,喫鉛大,線組最重的對方是鉛皮,非常輕鬆的把餌拋出去到你想要的位置。而電子漂,自身重,喫鉛少,線組最重的對方可能不是鉛皮,而是電子漂處,這種情況餌都難跑出去,浮漂網上推得越多越難拋。

C、同心度高,一支好浮漂最重要得參數就是同心度高。

長尾長身長角,深水漂,少見,翻身慢,行程大,介面多。

長尾長身短角,綜合票,翻身快,行程小,釣浮釣底釣離底都可以。

長尾短身長腳,栆核漂,比較流行,翻身稍慢,行程大,釣介面,釣底,釣離底都可以。

長尾短身短腳,少見,不好看,釣浮,行程小,翻身極快。

短尾長身長腳,少見,不好看,釣底,翻身稍快,行程小。

短尾長身短腳,釣底,多為軟尾,翻身快,行程小,直擊底部。

一支浮漂能否打天下?可以,你要了解你的漂,熟悉其動作語言即可。

釣大魚用大漂,因為釣大魚魚竿長,線粗阻力大,漂小,鉛墜小,不利於拋竿。

釣小魚用小漂,不一定,大漂也可以,喫鉛量4可的漂用來釣鰟鮍,我用過,沒有說不靈敏。

魚口好用大漂,魚口輕用小票,通常是這樣說的,其實什麼時候用大漂都可以。

浮漂是否靈敏,在於你怎麼調。浮漂是否穩定,要看水流不流,在流水面前,所有浮漂都一樣不穩定。

釣浮,浮漂都靈敏。

調四釣二,如果能做到,浮漂也很靈敏

調四釣四,浮漂不靈敏也不頓,通殺行調票。

調二釣四,浮漂不靈敏也不頓,通殺行調票。

調四釣六,浮漂比較頓,魚口好時易雙飛。

不是越靈越好,相反頓一點好一點。

釣小魚,調四釣二,釣三,釣四都行。

釣鯽魚,調二釣二,調四釣四。

釣大魚,調四釣四,調四釣六。

魚口滑,調三釣三,明顯下頓可以揚竿,慢慢上頂,慢慢下沉無視。

通常情況下,釣頓比釣靈好

三、魚線

市面上有一種激光線,也叫飛磕線。用在野釣上就非常不錯,線徑足夠細,足夠柔軟,拉力也非常強。魚線的挑選就是在保證不易被魚拉斷的情況下,越細越好。

四、魚鉤

魚鉤的挑選只要適合魚情就行,根據對象魚的大小,使用的餌料來選擇。可以瞭解一下鈦合金魚鉤。

我也是釣魚愛好者,可以多交流釣魚技巧,互相學習進步,釣技更上一層樓!


能問這個問題 說明是新手吧

以下問題是釣魚時需要注意的

按照重要度排序

1 有沒有魚

2 魚有沒有活性 比如冬季和夏季悶熱天都不好

3 你的餌料能不能吸引到遠處的魚

4 魚來到釣點喫不喫你的餌料

5 魚鉤刺魚能不能順利並 且不脫鉤

6 線不要被撐斷

7 竿子不要被拉斷

8 取鉤子時不要扎著自己

所以現在明白什麼重要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